书城历史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
8426800000023

第23章 大西洋幽灵

众所周知,像南极这样鸟不生蛋的地方,船只也是最稀少的。

“施佩伯爵号”从出海的那一刻开始,就进行了极其细致的伪装,它悬挂英国国旗,并用帆布罩上炮管。就算偶尔碰上过路船只,远远望去,也会被误认为英国商船,而不被人们所注意。

最初,“施佩伯爵号”的舰长汉斯·兰斯多夫上校并不急于取得战果。他先把军舰隐藏在靠近南极圈附近的海面,等待出击时机。

这个经验丰富的战将明白,在这片船只最稀少的海域,只要不进行袭击,不会遇到任何危险。直到9月下旬,兰斯多夫上校才决定把军舰驶向巴西附近海域,进行猎捕活动。9月30日这天,该舰取得了它在战争爆发后的第一个战果:一艘5 000吨的英国商船“克莱门特号”。

机敏的兰斯多夫上校在取得战果后,迅速撤离战场。他知道,从他取得战果的那一刻开始,也是暴露“施佩伯爵号”所在位置的开始。他的信条是:保命第一,战绩第二。就算撤离途中遇上再多英国商船,他也不会采取攻击。因为,他一旦发动攻击,皇家海军就会探测出“施佩伯爵号”的航行路线,并加以追踪。

兰斯多夫上校所采取的战术是:迅速驶入英国商船最密集的航道,在取得战果后,又立刻撤出,从一个战场,转移到另一个战场。广袤的海洋提供了良好的隐蔽空间。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施佩伯爵号”存在一天,那么,它对英国航运始终是一个威胁。在此后一个半月时间里,“施佩伯爵号”频频得手,它先后摧毁了4艘英国商船,随即又迅速撤离,消失得无影无踪。

由于“施佩伯爵号”这种声东击西、灵活机动的战术,英国海军根本无法探测出“施佩伯爵号”的航向。皇家海军舰队为了保护航运,也只能被动地在大西洋海域疲于奔命。

但是,这种无目的的搜索,简直就跟大海捞针一般徒劳。

就在皇家海军苦苦搜索南大西洋之际,幽灵般的“施佩伯爵号”于11月15日,突然出现在了印度洋,并在马达加斯加附近海域,击沉了一艘英国小油轮。

在这里,兰斯多夫上校耍了一个小花招。其实,他在印度洋的现身,是想把皇家海军引到这个方向来,然后,他迅速折回,并取道好望角最南边的航线,再次杀回大西洋。

但是,兰斯多夫上校在随后的行动中,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在他驶向南大西洋途中,他居然在特里斯坦群岛附近袭击了一艘英国货轮。

这样,他不但暴露了自己的行踪,还使得那些原本打算驶入印度洋的英国舰队,迅速折回,继续搜索大西洋海域。

而且,特里斯坦群岛毗邻南极,要想重回大西洋,“施佩伯爵号”只能往北或西行驶,才能进入大西洋航道。

更致命的是,早在10月5日,丘吉尔就已经抽调了包括3艘航空母舰为骨干、28艘大型军舰组成的9个搜索群,在大西洋海域进行了拉网式的搜索。如此庞大的舰队,目标只有一个——摧毁“施佩伯爵号”。

为了铲除这个大西洋幽灵,就算是高射炮打蚊子,丘吉尔也在所不惜。

当“多里克明星号”出现在兰斯多夫上校视线里的时候,毫无疑问,他心动了。他没有料到,一艘万吨级巨轮,会在这么偏远的航道出现。

看着士兵们那期待的眼神,他毫不犹豫就下达了进攻命令。“施佩伯爵号”那高达26节的航速,不到一刻钟,就堵住并击沉了“多里克明星号”。

就在官兵们庆祝袭击得手,举杯欢庆之际,兰斯多夫上校又立刻感到后悔了。他发现,“施佩伯爵号”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多么不利,像他这样的“海上游击队”,选择一条好的逃跑路线,要比取得战果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