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
8426800000002

第2章 利益的冲突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的遭遇,以及这个苛刻的《凡尔赛和约》。

首先大家必须了解的是,三巨头对待战败国德国在利益上是有分歧的。

美国人提出的条款是最宽大的。当然了,美国人也有一点站着说话不腰痛的味道。本来自己就是依靠着一个不靠谱的借口参战,在欧洲各国都打得筋疲力尽的时候中途跑出来捡便宜,损失小,得利多。美国总统威尔逊此时成了好好先生,他认为既然已经打赢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大伙儿都不容易,息事宁人,各自回家洗洗睡吧。

法国人提出的条款是最苛刻的。因为法国是协约国中损失最严重的国家(500余万军民伤亡)。而且,西线战场绝大部分战役都是在法国本土上进行的。因此,法国希望能取得德国工业的控制权以补偿自身损失,并将其军力削减至不再对法国构成威胁。他们呼吁各战胜国当众处死德国皇帝;收回阿尔萨斯-洛林,建立莱茵兰非军事区;由战胜国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同时,法国还希望签订封锁德国海岸线的秘密条约,以使法国能控制德国的进出口贸易。

英国人提出的条款是最实在的。英国首相乔治,是期望在美国理想主义和法国严惩德国的论调中找到一条中间路线。但是,他的政治地位相当微妙,因为乔治清楚地认识到,一旦法国提出的条件全部得到满足,就会成为欧陆的“超级强国”,这和英国意图维持一个均衡的欧洲的传统政策相悖。

英国自然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德国,同样,它也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法国。如果欧洲大陆上只剩一个超级强国的话,作为岛国的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利益必将受损。打个比方来说,假如德国是欧洲大陆的老大,哪天一个不爽,放句狠话,就能把岛上的英国人吓个半死。如若德、法互相对立,综合国力互相均衡的话,双方势必就会使劲地讨好英国,以争取它的支持。

这样,英国就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砝码,只要它愿意压在天平的某一方,另一方绝对要喊吃不消。从中世纪开始,英国人就学会了使用这一招,近代的英国更是修炼得炉火纯青。

因此,那些所谓的英法两国世代交好的论调,都是目光狭隘之见。要知道,在推翻拿破仑的反法联盟上,上蹿下跳,吆喝最起劲的,正是这个与法国“世代友好”的大英帝国了。

其实,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和法国一样,英国国内广泛的民意是希望严惩德国。在如此强烈的民意下,乔治首相依旧保持了良好的克制,把英国千年来所奉行的国家利益放在了首位。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正是深谙此道的英国人说的。

在利益面前——义气,不值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