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荒村(全3册)
8426700000084

第84章 家里多了女人(21)

几年前,当小七和小娥一块儿把小翠送上汽车后,两个人牵着那头小毛驴唱着轻快的歌儿回到了老虎坡。小娥迫不及待地把小七和小翠原不是夫妻的事一股脑儿地告诉了父母亲。胡医生夫妇将信将疑,他们不相信几年来生活在一起的小两口,竟是叔嫂关系,更不相信他们是逃避批斗才来到这里的。他们甚至不知道世界上有批判批斗这种事。小娥给他们谈了这些后,他们没有立即表示同意他们的婚事,只是告诉女儿应该再考验一下,万一过一段他走了怎么办?但从直觉上他们感到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小伙子。因此,一年以后,他们便名正言顺地把小七招为上门女婿。又一年以后,小娥便生下一个可爱的小外孙。一家五口人除了耕种山坳里的几块地以外,胡医生照旧依祖传秘方行医。小娥和小七仍然在学校教书。冬天的夜晚,一家人躲在小石屋里听胡医生夫妇给外孙讲狼外婆的故事,小石屋里充满温馨。在这个小山坳里,他们的窑里亮着灯光,就像一个童话里的家园一样。没有纷争,没有烦恼,有的只是亲情和关爱。春天来临的时候,漫山的小花在一片一片绿的草间绽开,山间便一下子热闹起来。胡大婶领了外孙到山坡上玩耍。小外孙俯下身子用小手摘一朵小花,然后旗帜一样拿在手里,一扭一扭地跑着,整个山坡便如一个纯真的幼童一样绽开了笑容。小娥和小七领着学生们读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那涧边的小溪欢快地歌唱,叮叮咚咚地向着远方流去。夏天的山风吹走炎热,把清新、舒爽留给山里的人们。秋天的豆角、芝麻,还有满山的瓜果披着中秋的月亮在人们轻快的歌声中摇曳。每家每户都住得很远,但他们的歌声是连在一起的,只要某个山坳里响起了歌声,山风便把这歌声送到村寨的每个角落。

巫保才(小七)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着,除了同小娥的爱,就是满山的温馨和那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这使他原来就淡漠的回家的愿望消失得无影无踪。若无小娥的催促,他甚至会忘了每年回去一次看望父亲。因此,当父亲沿着他初来时的那条山道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小七简直有点傻了。起初他只是觉得山路上的这个老者有点像父亲,于是便朝那个方向看,当那人走到他的面前时,他一下子惊呆了。

“爹,是你吗?”

看到站在山坡上的小七,巫全贵松了一口气。

“哎呀,好多年没出过门,这山路还真耐走。”

巫全贵说着便坐在身边的一块石头上喘气。小七跑到父亲身边,接过父亲手里一个多年前时兴的小提包和在山下买的水果糖之类的东西,然后偎在父亲身边。

“爹,你咋来啦?”

“爹想你啦,来看看你。”巫全贵说着,一只手抚摸着小七的头,小七一下子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几年来,他也不是不想家,回家的念头被淹没在同小娥以及儿子小石头的温馨生活里面。母亲死了,秀秀成了他的六嫂,最亲的人只有父亲了。他想父亲,但他摆脱不了被批判的阴影,他的思想仍停留在逃离时的惊骇之中,他不想从这种温馨但又封闭的生活中走出来,生怕一步不慎,再掉进去。当看到父亲出现在面前的时候,他对父亲的思念一下子释放出来,竟止不住哽咽起来。好长时间,小七才缓过劲来:“爹,咱回家吧。”

“中,回家。”

两个人站起来走了几步,小七就忘形地大声喊道:“小娥——快来——爹来啦——”

正在上课的小娥闻听,立即说了声“下课”便寻着小七的喊声跑了过来。

小娥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当看到小七扶着一位老者走来时,小娥才猛然意识到:是自己的公爹来了。

多年来,小娥一直想随小七去婆家看看,可小七总是婉言拒绝。她也知道,这是因为小翠嫂子的缘故,但回去看一下的念头总不时地在心头蠕动。今天,公爹来了,这是几年来小娥第一次看到婆家的人,她也有些激动。

小娥跑过来,站在公爹面前,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爹——”巫全贵长长地答应一声,小娥便接了小七手中的提包,小鸟一般叫了起来:“妈——爹——我爹来啦——”

这也许是山里人的特性,他们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生活,对骤然而至的喜悦从不掩饰,以至于要喊叫得漫山遍野都知道。等小七和父亲走进山坳时,胡医生夫妇早领了小石头在那里等候了。

“哎呀呀,我的好亲家,你咋舍得来了?”

胡大婶说着,忙拉过小石头:“小石头,快叫爷爷。”

小石头两眼直直地看着巫全贵。

巫全贵和胡医生拉了手便赶快俯身把孙子抱在怀里,然后从衣兜里摸出两张百元钞票来,塞到孙子手里,小石头吓得不敢接钱。

一家人寒暄过后回到院子里,巫全贵才看到这个小院子仅仅是偎在山坡边上的一片空地依山势用石头片子垒起的两间小瓦房。院子不大,也没有院墙,象征性地摆了一些石头而已。还有一个小厨房,也是依山势而建,外面是两根石头垒起的柱子,里面依了山势挖成了一块平地,又用石头垒起一个锅台,旁边放了好多干草和劈柴之类的东西。依山的墙壁已被火熏得黝黑。院子里倒也干净,只是两边放着棍棍棒棒以及杂乱的东西。向南望去三四十米远便又是一户这样的人家。

巫全贵的眉头拧成了疙瘩。但看着亲家母慌忙为自己倒茶、一家人热情的样子,巫全贵便不再说什么,看着小七高兴的样子,心中掠过一阵阵痛苦和不安。

这时院子里出现了一群小孩子,这是小七和小娥的学生,他们有的手里拎着一只野兔子,有的拎一兜花生,有的拿一兜白面,有的甚至拿来一小瓶芝麻油、一瓶酱油。七八个孩子齐齐地站着,很显然,他们从老师欢天喜地的叫声里,知道巫老师的父亲从山外来看老师了,于是家长们便把家中所能拿的东西都拿出来了,要胡医生好好招待自己的亲家。小娥和小七拍着孩子们的头把东西收下。巫全贵也有些感动,他赶忙把自己带来的水果糖分给孩子们吃。孩子们连声叫着:“爷爷好。”巫全贵的心里便生出许多怜悯来。

山里的太阳落得早,山外太阳还老高的时候,山里的太阳已吻着了西山。山里人无事,就早早地吃饭。这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可以省些电费。巫全贵和儿子小七及胡医生在院里说着话,胡大婶和小娥便在灶火里拉起了风箱。好几碗待客菜放在小院里的石条上。这是山里人特殊的桌子,永远被固定在一个位置,吃饭、喝茶,人们都围在它的周围。

巫全贵看着母女俩拉风箱做饭的样子,心中就不是味。浓浓的黑烟从不太高的小烟囱里吐出来四散飘去,一次一次地把埋在灶台上的锅掀起,劈柴在灶膛里炸开,火星溅得老远老远,这饭菜里便有一种草灰味。

等摆好了菜,胡医生便说小七:“我屋里还有一瓶好酒,拿来我和你爹喝一杯。”

夹第一口菜时,巫全贵就感到了那种草灰呛到喉咙里的气味,但看小七、胡医生一家人大口大口地吃着兴奋的样子,他也不好意思放下筷子。小七、小娥又一个劲地往他碗里夹菜,他也只有大口大口地吃,幸亏有酒,巫全贵便吃一口菜喝一口酒来压一压喉头的草灰味。

吃完饭以后,天还早,小七就带父亲到山里转转,还让父亲晚上住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巫全贵跋涉一路找到儿子。看到儿子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里太偏僻,该劝儿子回家。等吃了一顿草灰味的饭菜以后,巫全贵更坚定了这种念头,让儿子回去,让儿子带上儿媳和孙子回去,那样村里人又会大吃一惊的:我巫全贵如今是真正的大户,子孙满堂,人财两旺。至于别的,他倒没想那么多。小翠回去已经几年了,人们总不至于再怀疑是小七拐了小翠吧?况且小七还带着媳妇。但怎样劝说儿子他心里没谱,他一路走着,听儿子介绍情况。

“爹,这就是学校,原来只有十几个学生,还有的到外地上学,现在有三四十个学生,去年考上了三个初中生。

“爹,你看,那座山像不像一个卧着的老虎,这方圆一带就叫老虎坡,可有名了。

“爹,这下边不远处有一个小山泉,一年四季水流不断,这一带有六七个小泉眼,我们吃的就是泉眼里的水,纯净着哩。

“爹,你看这秋天山里的景色多美,那是柿树,柿子都红了,那是梨树,那是山楂树……”

正当小七兴奋地说着时,巫全贵突然问:“一个月多少工资?”

小七怔了一下,但马上回过神来,笑着说:“不多,前些年是记工分,一月三百分,后来不记了,每月十五块钱,后来涨到了二十块,现在每月是四十块,涨好几次了。”小七说着,搓搓手笑了笑。

巫全贵从心里感到震惊,但他没有吭声,依然随小七在山上转悠着,好长时间才问:“四十元钱能弄个啥?”

“够花,这山里本来就花不了多少钱。小娥她爹还帮人看病,有时也收些钱,我们每年能省下好几百块呢。”小七说着,脸上露出笑容。

“唉——”

巫全贵长长叹息一声,停下脚步说:“孩子,回去吧,这里太偏僻,太落后,你爹早就不是地主了。你这么长时间没回去过,不知道家里变成啥样子啦。你六哥把粉条厂变成了粉丝厂,还加工腐竹、粉皮,一年能赚好几十万;你二哥如今是镇建筑公司的经理,每年的进项也有好几十万;你四哥在城里办的服装厂每年也会收入十几万元;现如今你三哥又当了县长,家里的票子成捆成捆地花不完,可你在这里当个民办教师,前几年是不错,可如今三四十块钱顶个啥呀?”

六哥和四哥办工厂和二哥当工头的事,小七略知一二。三哥当县长的事是刚听说的,特别是听父亲说家里的钱成捆成捆的,小七的心里便是一震:这不是贪污吗?于是他瞪大眼睛看着父亲说:“爹,三哥家咋会有恁多的钱,莫不是贪污的?”

巫全贵知道说漏了嘴,忙说:“哎呀,什么贪污?他是县太爷,每月的工资都好几千块,怎么能是贪污的呢?”

两个人都不说话了。

默默走了好长时间,小七才说:“我要是回去,小娥也要跟我走,这里的孩子们可怎么办?”

“哎呀,管那么多干啥?上边自然会再派教师来的。”

“这地方偏,没人愿意来。”

“那就只能你在这里?你又不是正式的。”

小七知道此时不是和爹争的时候,就说:“爹,在这里多年我已习惯啦,您猛一说,我心里没有一点准备,您先住两天,让我好好想想,啊?”

“那你就想想吧。”巫全贵停了一会儿说,“回去没事到你六哥的厂里打工,他也得给你开两三百的工资。”

两个人又在山上转悠了好半天。但小七再没了父亲刚来的兴致,天黑的时候,小七把父亲领到山上学校(其实是一间古老的庙)自己的办公室里(这里曾是小娥的办公室,现在是他们两个的办公室,只是他用得多一些),说:“爹,累了一天,你歇息吧!”

巫全贵环顾一下这个大约有十平方米的小石屋,然后说:“怎么洗脚?”

小七愣了一下:在家时也不见父亲天天晚上洗脚,可今天父亲却像城里人一样说要洗脚。他迟疑了一下,忙拿脸盆到几十米外的山泉那里接了一盆水过来,放在父亲的面前:“爹,您洗吧!”

巫全贵洗了脸以后,又把脚伸进盆里洗了起来,这令小七觉得别扭,早先听说城里人不讲卫生,洗脸洗脚用一个盆(在农村洗脚和洗脸的盆是严格区分的,脚不常洗,所以洗脚盆都是一个比较破旧的即将淘汰的盆子,而洗脸盆则是比较讲究的),怎么如今父亲也装洋学城里人?他觉得父亲洗了脸以后又把脚伸进去有点别扭,但他没有说,只把这种别扭藏在心里,并想着明天弄些洗衣粉来把脸盆好好洗一下。

小七把父亲的洗脚水倒了以后,就把脸盆放在一张小办公桌下面,然后站在那里,看父亲还要什么。

父亲找不到擦脚布,竟用小七的洗脸手巾把脚擦了一下,然后坐在床沿上伸着两条腿说:“这里没有电视?”

小七说:“原来没有,现在村里有好几台。我们家有一台,在下边,是黑白的。听说山下有彩电,小娥爹说准备换一台。”停了一下小七问爹:“爹,您是不是想看电视?”

“不看了,年纪不饶人,我跑了一天的路,先睡了。”巫全贵说着,蜷到那张小床上说,“你也回去休息吧。”

小七说:“爹,你把门上住,我回去了。”

巫全贵本已躺上,但听小七要他上门,他便想,莫不是这山里有野物?于是便又起来把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