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荒村(全3册)
8426700000037

第37章 家里有了女人(4)

铁蛋这才钻出被窝穿上衣服,一副迷迷糊糊的样子,向门外走去。刚到门口,就听见二蛋在屋里喊:“我哥出来了,你不信问问他。”李老铁不由分说,回过头来就用棍子朝铁蛋的身上打去,铁蛋还没有缓过来神已被打倒在地。二蛋从屋里看见,吓得不敢出来。李老铁打累了,停了手,坐在院子的石头上哭了起来:“你们这两个该死的杂种,办出这种事来,叫我怎么向亲家交代?叫我今后怎样做人哪?”

铁蛋娘也在屋里抹着泪劝着巫霞。

李老铁歇了一会儿,忽然又暴跳起来,一脚踹在二蛋的房门上,嘴里骂着:“你今天不给你嫂子跪下,我就扒了你的皮,抽了你的筋。”

门呼啦一声被踢开了,二蛋吓得蜷曲在门下,被掉下的门狠狠砸了一下。李老铁不由分说把门推向一边,一把把二蛋从屋里拽到院子里,举起棍子就打。二蛋在地上滚来滚去,哭爹叫娘。这时铁蛋娘从屋里跑出来,哭喊着:“他爹,别打了,再打要出人命的。”

李老铁不管这些,只管打,直到妻子把棍子从他手中夺过去,他才蹲到地上又一次痛哭起来:“作孽啊,我咋生了这么两个杂种……

铁蛋娘指着躺在地上的二蛋说:“还不快去给你嫂子跪下!”二蛋瘸着脚从地上爬起来,蹒跚着走过去,跪倒在巫霞的门口。铁蛋娘赶忙跑到屋里对小霞说:“闺女,你兄弟已经给你跪下了,你就饶了他吧!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我知道你受了委屈,可这事儿要是传出去,叫咱以后怎么活呀?”

巫霞木然地坐在床沿上,眼里的泪已经流干了。

一家五口人从天不亮一直折腾到天明,外面已经有人走动了,他们的戏还没有收场。就在这时,巫庄有人来报告说:会明已在昨天夜里死去了。一家人一下子停止了吵闹,全都傻了。

巫霞的心缩到了极点,一个天真的刚刚毕业的小姑娘,在经受了一夜人生最痛苦的折磨之后,一下子成熟了起来:会明……自己有七个兄长啊!她一定是被兄长们折磨死的!

当李老铁一家人惊呆的时候,巫霞好像清醒起来。她站起来,打开母亲为她准备的箱子,找出母亲亲手放在里面的剪刀,然后狠狠地朝自己的脖子扎去。

一家人被她的举动惊醒了。铁蛋娘立刻扑过去夺她手里的剪刀,鲜红的血已经流了出来……

一家人把巫霞送到镇上的医院,然后才由李老铁和二蛋两个人到巫庄去料理会明的后事。

巫霞在镇上的医院里住了十多天,脖子上留下一块疤痕。当她伤好后急切地回到家里看望母亲时,母亲已躺在了病床上,没过多久,就辞别了人世。

从此以后,她受着两个男人轮流的折磨,以至于到了晚上,她就心惊肉跳,浑身打战。

如果母亲活着,她可以过一段回娘家住几天,可娘死了,娘家是一大群男人,她怕人们说闲话,每次回家看望父亲都是早上来下午就回去,可一回到家她又浑身哆嗦。真是难以想象这么多年她是怎样熬过来的。

一年以后,还不满十八岁的巫霞生下了一个胖小子,可就连她自己也说不清这到底是他们兄弟俩谁的孩子。但总算有了个孩子,她的心稍稍有了些安慰,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熬着。

如今二哥要结婚了,家里有了嫂子,她也就可以勤回娘家看看爹,甚至晚上也可以住下。当五哥骑着自行车去接她说是二哥要结婚时,她二话没说就收拾东西带上孩子回来了。

巫全贵家是个很大的院子,除了后院,中间是堂屋,堂屋前是四间厦屋。再往前是一大片空地,角落里堆放着杂物,三个女人就在这院子里铺开席子为巫二狗缝着结婚用的被子。

三个人各有各的心事。

巫霞心中自是喜悦,因为有了嫂子,她以后就可以常回娘家,甚至住在娘家了。栓柱娘想的却是媳妇小翠,小翠同小七去四川的时候已经怀了孕,孩子要是生下来现在也该五六岁了。可她现在到底在哪里呢?小七也没有一点踪影。是长是圆你们捎个信儿呀。

要说是许妮心情最复杂。二狗可以说是她的情人,可她心里又总惦记着四狗,想给四狗做媒说个媳妇,又被二狗抢了去。二狗结了婚还不知会不会再去找自己?她心里老惦着四狗,甚至有点恨二狗,可二狗要是不去,她还真有点想他。

三个女人边说话边想着心事,这时三狗笑嘻嘻地端着一锅白开水走过来。

在这个没有女人的家里,不仅所有男人都会做饭,甚至连洗衣服、缝缝补补他们都会。今天三狗因为要拾掇架子车去城里拉脚儿,所以就留在家里。车修好后他烧了一锅开水端了过来,又拐回去把糖瓶也拿了过来。

三狗把开水一碗一碗地凉在石头上,又把糖搅在里面,这才凑过来说:“三嫂,啥时候给咱也介绍一个媳妇?”

“你不是要上城里拉脚儿?城里大姑娘多的是,你还不随手捞一个?”许妮说着,所有的人都笑了。

“唉!咱都四十岁的人了,像咱这水平能找个二茬子(即二婚)就不错了,还敢想城里的大姑娘?”三狗说着,好像有许多感慨。

巫全贵叼着烟袋从里面走出来问三狗:“车修好了?”

“修好了!”

“和保强、栓柱都说了?”

“说好了,后天我们一块儿走。”

“后天你二哥结婚,你们停一天再走嘛!”

“他结婚,我在家干啥?”三狗说着,一甩手站了起来,向后院走去。

“这孩子,说的是啥话?”

“三伯!你不知道啊,人家三狗是急着往城里找大姑娘哩。”许妮说着先自笑了。

巫全贵摇摇头,坐在石头上吧嗒吧嗒抽起烟来。

栓柱娘停下手中的线说:“三哥,你说这小七跟小翠到底是咋回事?这都出去五六年了也没个信儿。要说小翠不愿回来,可她怀着咱栓柱的孩子,这小七也该捎个信儿回来啊。”

原来家里没个女人,一群孩子站在院子里他也心慌,就极力不去想这事。现在世道好了,二狗要结婚了,巫全贵还真有点想念小七。小六,他倒不怕,这孩子聪明,心眼多,况且在外游荡过,还会缚笤帚。可这小七出门前连县城都没去过,这一去五六年没消息,巫全贵心里确实牵挂。他不想往坏处想,但也确实找不出什么理由来回答栓柱娘,就只管吧嗒吧嗒地抽烟,抽完了一锅又装上。

栓柱娘停了停又说:“是不是小翠不想回来,硬拉咱小七在那里倒插门?”

“不会,不会。”巫全贵说着,显得那样的勉强无力。又停了一会儿,他忽然把烟袋锅子在脚下的石头上磕了磕说:“他要敢那样,回来我扒了他的皮。”

三个女人又干起了活。

巫全贵站起来走动了几步说:“等把二狗的事办了,收了麦我就出去找他。”

“你又不知道地址,上哪儿去找他?”巫霞说。

栓柱娘忽然想起了什么:“有,有地址,小翠在的时候,她家里来过一封信,信皮上有地址。”她说完,放下手里的针线跑回家里,把藏在灶爷台上的一个已经发了黄的信封拿过来,递给巫霞:“你看看,这上面有地址。”

小霞接过信皮看了半天,除了“四川”两个字隐约可见外,可能是滴上水的缘故,下面落款处只留下模糊的水洇过的蓝色,什么也看不出来。

“婶子,这上面滴水了,什么也看不出来。”小霞说着把信封递过去让栓柱娘看,栓柱娘看了好大一会儿,才失望地长叹一声。

这天夜里,小霞没有回婆家。

天将黑的时候,她下灶火做了一大锅面条,烙了几个油馍,让三嫂子和狗蛋婶子也在这里吃了饭。晚上,她陪着爹说了好长时间的话,直到深夜才和儿子回到堂屋的里间,睡到她少女时代曾经睡过的床上。今天是她离开娘家后第一次在娘家过夜,她梦见娘向她走来,可就是走不到她的身边,直急得她哭了起来。

外面睡着的巫全贵听到小霞的哭声,赶忙拉着电灯,披衣跑到里间说:“小霞,你怎么了?”

小霞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说:“爹,我梦见娘了。”

巫全贵闻听,止不住一股热泪流了下来,小霞赶紧从被窝里伸出一只手为父亲擦泪。

“爹,你睡吧!我没事,明天我去娘坟上看看,给娘烧些纸。”

巫全贵回到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他想,是他害了自己心疼的女儿。

巫霞也睡不着了,她想起了娘。要是娘在,她会哭着把自己满肚子的苦水说给她听的,可面对父亲,她只有把生活中的一切苦水咽到肚子里。何况父亲也够苦够累了。

前几年农村人结婚,彩礼的最高标准是“三转一响”,即: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这是人们攀比的一个标准,缺了一件,仿佛姑娘的身体就落了价,因而有些人家为了购买“三转一响”弄得负债累累,甚至倾家荡产。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的彩礼标准自然要相应提高。前两年的“三转一响”现在升格为“新三转一响”,除了前面的三大件外,收音机换成了录音机;可是没几年出现了电视机,于是三转一响就改成了“三转二机”,即录音机和电视机;后来又加上了三十六条腿(组合柜、沙发、席梦思床等)之类的东西,再后来又加上了屁股冒烟(摩托车)。二狗结婚的时候正是“三转一响”盛行的时候,尽管已经出现了电视机,但农村一般人家买不起,大队(现在已改成村委会了)里也只有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有时村干部偷偷钻到办公室里看,一些孩子急得爬窗户。

巫全贵家早在生产队时因为全家都是劳力,分红多,积攒了不少钱。这两年地分给了个人,他家的地种得最多最好,卖给国家的粮食也多,自然挣的钱也就多。去年乡里下来的驻队干部要大家种棉花,可吃惯了红薯干面、玉米面的人们怕再饿肚子,谁也不肯带头种,完不成任务,村支书巫全林只得来求告三哥巫全贵,他是最服从领导的。巫全贵就把自家分的六亩坡地全部种上了棉花,由于管理得好,秋季下来,光皮棉就收了好几千斤,一下子就又多了两千多块钱的收入。因此可以说到目前为止,除了村干部外,巫全贵家是巫庄村最有钱的户。自行车、手表,他们兄弟几个人人都有。也许正是许妮向许保珍介绍了这些情况,许保珍才毫无意见,一百个愿意。缝纫机前几年五狗结婚买了一台,大狗结婚时,五狗的哑巴媳妇已经跟人走了,巫全贵想让大狗先用一下五狗这台缝纫机,可五狗说啥也不同意,无奈只得又买了一台。几年来,两台缝纫机除了四狗用一下外,几乎是闲着(四狗在闲时悄悄地学了剪衣服的技术)。现在家里经济也宽余了,巫全贵想再买一台,可四狗说:“你要恁些缝纫机干啥?还不如到城里买一台电视机哩。”

“电视机?那得几千块呀。”

巫全贵没有见过电视机,可他听巫全林给他绘声绘色地讲过:“真神了,一个黑匣子,前面一块鼓起来的玻璃,一插电,里面就有小人走来走去,跟电影里的一模一样,就是小了点。”

巫全贵心里想,这神秘的黑匣子没有几千块恐怕是买不来的。但想来想去,这几年政府是真心让老百姓富起来,再说,买一台电视机,在村里露一露脸,也好让其他几个孩子找媳妇时顺当点。于是晚上吃过饭以后,他就把众孩子留住说:“你们二哥要结婚了,我想把这事办得体面一点,缝纫机咱已经有两台了,我想让四狗明天到城里看一下,要是电视机两三千块钱能买得下来,咱就买一台,这样对你们几个以后找媳妇也有好处。”

大家听了这番话,都愣了一下。

二狗心里自然是高兴。三狗白了二狗一下不吭声。四狗默默地坐着。只有五狗看着老二嘟哝了一声:“你真美,爹还给你买电视机,我结婚时啥都没有。”

众人并不理会五狗。

巫全贵接着说:“电视机是给恁二哥结婚买的,买回来以后头两天放在他屋里,往后放在堂屋里,大家一起看。再者,人家婶子大娘要来看一眼,咱也不能不让。”

小霞来给二哥套被子的那天,一大早四狗就带着三千元钱和五狗一起进城买电视机了。

巫全贵交代说,要是三千块钱以下就买回来,要是超过三千块钱就先不买,并交代千万不可在村里讲,要是太贵买不起,那多丢面子。

县城离巫庄村有六十多里路,早上有过路的车开往城里。四狗和五狗早早就在北地等候汽车,六点多搭上汽车,到县城下车时还不到九点。前几年四狗来县城办过事,五狗还没有来过县城,四狗就领着他到处转转。

县城可不比农村,街上到处是人。五狗悄悄拉拉四狗的手说:好像今儿个是会(庙会)哩,怎么这么多人?四狗就示意他不要说话。

商店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高高的楼房足有天安门那么高,他们仰起脸数着,最高的楼竟有五层。两个人用了大半晌把县城里里外外转了一圈,最后才走进百货大楼去看电视机。

电视机摆了一大排,全是黑白的,好几部都开着,两个人简直看得入迷了。还有好多的录音机。那时已经有了彩电,但根本摆不到商店里,就被有头脸的人买走了,就连黑白电视机进一批也用不了几天就卖完了。售货员向他们介绍说今天刚进一批,过不了两天就会卖完一大半。

四狗问售货员多少钱一台,售货员说12寸的一千六百八十元,14寸的两千一百八十元。

两人一听这么便宜,就决定买一台大的。五狗看看一旁的录音机也不错,售货员就向他们介绍价钱,从三百多到一千多不等。最后,他们两个人合计了一下,就买了一台14寸的电视机,一台录音机。

两个人买了录音机电视机以后,忽然想这两个大纸箱,怎么运回家呀,要是放在汽车上晃坏了怎么办?

两个人商量了一阵儿,就由五狗看着东西,四狗去买了绳子和扁担,把两个纸箱放在一起捆得结结实实,这才抬着向家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