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边走边想
8416500000079

第79章 法律 道德 国家利益

这次访美,听到许多关于杰弗逊的趣事。为建立自由平等民主共和国毕生奋斗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的杰弗逊,同时又是一个极为务实和精明的国家领袖。

1803年,杰弗逊决定从法国手中购买新奥尔良。当时,法国在新奥尔良控制着密西西比河河口两岸的地区,如果法国人不想让美国的船只出入的话,它可以随时关闭河道。而这条水道对于阿拉巴契亚山以西的美国定居者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出乎杰弗逊意料,拿破仑竟然同意出售从密西西比河到落基山脉的整个路易斯安那地区。这使美国国土一下子扩大了一倍。

美国宪法中没有任何规定说总统可以拥有使美国国土翻倍的权力。杰弗逊本人也一向认为,总统除了具有宪法规定的权力之外不能拥有其他的权力。但在这次决策中他同样认为,美国的未来取决于西部,这笔买卖对美国来说实在是机不可失。他毅然先斩后奏,签署了购买协议,然后再寻求国会的同意。一些人对他超越宪法权限行事极为恼怒,以至有人说他想当新领土的皇帝。

杰弗逊的第二个任期中,法英重开战,英国阻止美国与法国做生意。为避免战争,杰弗逊使国会通过了一项禁止美国商船同英法做生意的法律。过了一段时间,杰弗逊发现,这项法律对自己的国家弊大于利。于是在总统任期即将结束的时候,他要求国会通过了几项法案,其中之一就是废除这项不得人心的法案。

利益至上,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可以说是美国的国家传统。

此前的1787年,杰弗逊任法国公使。他用了将近半年时间在法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考察欧洲农业。意大利皮蒙特出产优质稻种,都灵政府为了防止稻种外流,对私自外运稻种者处以死刑。但这并没有吓倒杰弗逊。他雇人把几袋稻种走私偷运出亚平宁山口,为万无一失,他甚至在自己的衣袋里也装上稻种。

与此同时,国内制宪会议刚好强调了所谓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即知识产权是一种国家创设的垄断权,并不是先于法律的道德权利。国家之所以为私人创设这样的垄断权,目的在于促进本国科学和工艺的进步。一国不必遵从外国法律设下的垄断。这一来,走私外国良种的杰弗逊不仅合法并且没有什么不道德,而是打破欧洲技术垄断、发展本国科学和工艺的有功之臣。

当美国还是技术和内容的进口国的时候,它的知识产权法非常宽松,以至于被当时的欧洲国家称为“海盗国家”;而当它变为技术和内容的出口国的时候,它就要求那些技术和内容的进口国也进口它的知识产权法。比如,1790年其版权法规定版权期限为14年,如果到期之后作者还活着,他可以选择再延期14年;如果选择不延期,作品就进入公有领域。到1831年,其法定版权期限延长为28年,期满后可以再续一次14年,也就是最长42年;1909年又规定28年期满后还可以再续28年,这样版权最高期限就变成56年。1962年以后,美国国会越来越频繁地延长版权期限,创下了11次延长既有版权、2次延长未来版权的记录。1976年法律把自然人的版权期限定为生前加死后50年,公司为75年;1998年法律则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20年;自然人的版权期限为生前加死后70年;公司的版权,期限则延长为95年。总之,每当迪斯尼的米老鼠快要失去版权保护的时候,美国国会总会适时地延长版权期限。总之是永远不吃亏。

杰弗逊和美国法律的启示在于:无需在谈论利益的地方大谈道德,并且把技术、内容和知识产权打包在一起。面对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道德虚荣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