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要接触不同的人,试着问自己一下,我们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遇到一个陌生人,仅凭对方的衣着、谈吐乃至一举一动就已经在心底确认对方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很相信自己的眼光和判断力,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认为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是“首位效应”在作怪。
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就是他用四篇不同的短文来描写同一个人。第一篇文章中,此人开朗而又和善;第二篇文章的前半部分把这个人描述得开朗、和善,而后面则描写得孤僻且冷漠;第三篇文章和第二篇相反,前半部分说他不好,后半部分说他很好;最后一篇文章则通篇说这个人十分孤僻。之后,洛钦斯请几个实验者分别读这几篇文章,然后再做出此人究竟是好还是不好的判断。
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文章内容的前后编排不一,实验者对此人的印象也大不相同。看过第一篇文章的人中,78%的实验者认为此人友好;而看过第二、三、四篇文章的人中,只有18%的实验者认为此人友好。由此可见,首位效应对个人认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位效应的定义就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会产生认知过程,而通过第一印象传输到大脑中的客观信息会对认知起到一系列影响作用。
中国人常说“先入为主”,此话一点不假。因为首位效应带来的结果就是,当人们对一个人是好是坏树立起“第一印象”之后,这个印象的概念就在人们脑海里形成根深蒂固的影像。在之后的交往中,这个影像如放电影一般一遍一遍地重复播放,左右着大脑对事物的客观判断。也就是说,开始是好的,我们就认定它就是好的;而开始是坏的,我们则认定它就是坏的。道理同样如此,比如说与人初次见面,我们就将某件事情搞砸,难免会给对方留下粗心、不谨慎的“恶名”,产生很难继续合作下去的印象;反之,第一件事完成得漂漂亮亮、干干脆脆,那么对方除了赞许的神情外,还会给予我们更多的信任。“新官上任三把火”就是这个道理,必须把最初的事情干得红红火火,这个“新官”才会成为百姓心中认可的好官。
也许有人会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他们在心中认定“第一印象不好没有关系,时间长了自然就会发现其他优点”,这个观点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问题在于,当第一印象建立起来之后,除非发生特殊情况,否则逆转第一印象的几率不高。尽管别人眼中的第一印象并非真实的你,然而第一印象只有一个,一旦留下不良印象,很有可能对方不再给你提供继续交往和合作的机会,更不用谈及发现“闪光金子”的机会了。
孔子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圣人用这最简洁的语句向我们阐明首位效应的重要性。先入为主的心理暗示着每一个人,即便是孔子这样的圣人也不例外。我们姑且不论以貌取人的做法是否正确,仅凭首位效应这一点就有理由相信,如果我们不能摆脱首位效应的影响,不如让其为自己服务——干好第一件事,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现在你应该了解第一印象为什么这么重要了吧,如果你不想在人际交往中“跌跟头”,就要乖乖顺应首位效应,打响开头的“第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