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名叫布里丹的人养了一头小毛驴,他每天都要向农户买一堆草料喂它。有一天,农户额外赠送了一堆草料,布里丹将两堆草料都放在毛驴旁边。这下子可给小毛驴出了个大难题,两堆草料大小相等、质量一样、与它的距离也等同,究竟该吃哪堆呢?虽然毛驴可以自由选择,但是它始终在两堆草料中徘徊,左看看,右瞧瞧,根本拿不定主意。事情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最终,可怜的小毛驴竟然眼巴巴地看着两堆草料饿死了。
根据这一现象,布里丹总结出有名的心理定律——“布里丹毛驴效应”,主要是指在两个相反而又完全平衡的推理之下,随意行动是不可能的。人们往往在决策过程中犹豫不决、迟疑不定。正因为左右都不肯放弃,所以无法做出有效的决策。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可能变成布里丹的小毛驴,每当遇到人生的十字路口都会反复权衡,再三斟酌,在举棋不定的思考中让机会偷偷溜走。人生充满了选择,我们必须在选择中做出一个决定,机会稍纵即逝,想要拥有紫霞仙子的“月光宝盒”让时间从头来过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决断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各种考验的交集。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两个牧童在山林里发现一个狼窝,狼窝中有两只嗷嗷待哺的小狼崽。两个牧童一人抱起一只小狼崽爬上了高高的大树,他们打算利用小狼崽来捕获老狼。
一个牧童在树上掐住小狼的耳朵,小狼开始嚎叫,老狼随即奔来,在树下疯狂地乱抓。
另一个牧童在旁边的树上拧小狼的尾巴,这只小狼崽也连声嚎叫,老狼又来到这棵树下,企图救回孩子。
老狼在两棵树下不断地奔波,它不知道先救哪只小狼崽好。最终,老狼累得气绝身亡。
老狼之所以累死,是因为它不想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倘若它能守住一棵树,就可以救回其中一只小狼崽。也许我们会嘲笑老狼愚蠢,但是由于布里丹毛驴效应的作用,人往往比这只狼和小毛驴还要愚蠢。古人云:“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正是这个意思。
生活这出戏剧永远没有结局,在矛盾迭起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选择。这些选择没有明确的是非观,也不可能猜中结局。在悬而未果的答案中,我们的选择意味着放弃。很多时候,选择的关键在于当初的果断与最终的坚持,而不在于选择的过程。如果你不想成为布里丹的那头小毛驴,最好不要局限于选择的本身。
布里丹毛驴效应是决策中最忌讳的话题,如果我们的面前摆有两堆大小等同的草料,或者选择其中一堆大吃特吃,或者犹豫再犹豫,直至看着食物让自己饿死。看似前者带有“非理性”色彩,而后者拥有“理性”韵味。但实际上,对时机的正确判断恰恰是成功重要的组成部分,“理性”并非过度考虑,而“非理性”也不意味着盲目决定。布里丹毛驴面对着残酷的生存现实:“吃”就可以生存,“不吃”就会被社会淘汰。
不要让自己成为“小毛驴”,在果断的抉择中抓住不可多得的机遇,让美丽的青鸟落在自己的肩膀之上,你会成为幸运之神眷顾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