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甜甜的苦井水
8297600000020

第20章 星星点灯(3)

他抬头看看弟弟元成孝,发现他正笑嘻嘻地望着自己,他感到有些异样:莫非,弟弟早就知道今天父皇要来考验他们,而他故意设了个圈套让我钻?果然,父皇大大地表扬了元成孝一番,而对元成平只是狠狠地瞪了几眼,就带着手下,气冲冲地走了。

回到皇宫,元成平那个气啊,母亲唐昭仪忙问怎么回事,元成平把事情经过一说,唐昭仪一下子就坐在了地上,号啕大哭起来:“完了,孩子!这下我们完了,这一定是那个李贱人的主意,我们上了人家的圈套了!”元成平大惊,忙问如何是好。

“事到如今,我们只好下狠手了!”唐昭仪站了起来,怒目圆睁地说道,“孩子,你以后再也不能吃喝玩乐了,你要多习文练武,争取给你父亲一个好印象!我呢,想办法除掉那对母子!”

“母亲,成孝可是我的弟弟啊,您千万不能这样做啊!”元成平吓了一跳。

“心不狠,不能成大事!”唐昭仪瞪了儿子一眼,就吩咐宫女过来,如此这般一番。

晚上,唐昭仪的住处灯火通明,借着十五的月色,唐昭仪央求皇帝老儿带着李昭仪元成孝母子一起过来,说是要亲自给李昭仪赔礼道歉,以挽救自己前几天的过错。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唐昭仪亲自给李昭仪斟酒,在皇帝面前向李昭仪赔礼道歉。皇帝老儿本来就疼爱这两个美妇,平时也舍不得骂她们,现在见她们和好如初,自然高兴。

皇帝有事先走,唐昭仪说要给李昭仪和元成孝母子敬茶。她招了招手,一个宫女就端着两杯茶过来,李昭仪端起茶正想喝,突然,元成孝肩膀上的一只金鸟“喳喳”叫了两声,然后飞了起来,把尖嘴伸入茶水中,叼起了一只小东西。元成孝一看,大吃一惊,母亲的茶水里竟然有一只水毒螨,这种来自异域的水毒螨,万一进入人的腹腔,就能慢慢侵蚀人的五脏六腑,让人在一年之内毒发而亡。再看自己的茶水中,也潜伏着这样一只黑色的小小水毒螨。

元成孝赶紧让母亲放下茶水,拉着她的手,离开了。幸亏元成孝养了这样一只能够辨别毒物的神鸟,不然,一年之内,他们母子就要葬身这邪恶的唐昭仪之手了。宫廷相争,果然最毒莫过妇人心啊!

眼看自己的计划失败了,唐昭仪气狠狠地把那两杯茶水砸在地上,她气急败坏地对元成平说道:“孩子,事到如今,你要想成为太子,就只能靠你自己了!”

从此,元成平卧薪尝胆,习文练武,日日精进。这年,边关告急,皇帝派元成平随军出征,元成平立下大功,皇帝老儿十分高兴。而那个元成孝呢,却也突然变了一个人,他似乎觉得自己成为太子已经胜券在握,就日日吟诗作画,流连在山水之中。

皇帝终于老了,这天,他召集众大臣上殿,说是要立储君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综观二位皇子之中,大子宽厚有余,无奈霸气不足;二子才思飞扬,谋略无双,却不能把握时机,精进自己;现鉴于大子能卧薪尝胆,重塑霸气,特立皇子元成平为储君……”宣旨太监话音刚落,众大臣皆向元成平下跪,三呼千岁。

在后宫的唐昭仪听到儿子被立为储君的圣旨,高兴得嘴巴都合不拢了。不过,还没等她高兴个够,圣旨又来了:“现已立元成平为储君,根据本朝法旨,赐成平储君母唐氏三尺白绫,准其自尽于寝宫……”

听完圣旨,唐昭仪大叫一声,就昏死过去了。为了让儿子成为太子,可怜的唐昭仪忘记了一件事情,自汉武帝之后,历代皇宫都立下了“汉武帝定律”:“子为储君,母当赐死”,就是说一旦确定了皇太子,其生母就必须去死,汉武帝以此来谨防类似“吕后”这样垂帘涉政所导致的悲剧再度发生。

三天后,元成孝带着母亲悄悄地离开了皇宫,去了一个只有他父皇才知道的地方。其实,父皇很早就想传位给他,但是元成孝却是一个大孝子,他知道:要想当太子,母亲就必须死!而他却不忍心自己的母亲被赐死,就向父亲推荐哥哥。可是元成平整天花天酒地,没有霸气,于是,父子俩就想了个办法,先让元成平受辱,然后激励他上进,元成平果然奋发图强,成为大器之材。

“现黑心的唐昭仪已经死了,而自己的母亲却能和自己在一起,这才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啊。”元成孝转身最后看了看威严却冷漠的皇宫,就策马扬鞭,向载着母亲的车队追去。

星星点灯

唐朝末年,德安县出了一件怪事。每天晚上,在德安县的雾笼山山头,常常会出现九颗明亮的星星,这九颗星时而九星一线,时组成一个大大的“卍”字。有经验丰富的老人说,九星一线,这是吉象,九星成“卍”,可是灾星乱象啊!但这时而灾象,时而吉象的,却是千年仅有,神秘莫测的天象!为此,一到夜晚,德安县城的老百姓,都关紧了大门,闭门不出,总怕有什么灾难会降临到身上。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德安的雾笼山头冷风呼啸,不一会儿,天上竟然飞沙走石,有许多“乒乒乓乓”的声音,响彻天空,老百姓大气都不敢出,都心惊胆战地躲在家里,战战兢兢地期待天空快点安静下来。

“大爷,大爷,开开门!”突然,王伯家的柴门猛烈地颤动起来,显然是有人在使劲地敲打,王伯战战兢兢地打开了门,借着灯光一看,可他把吓坏了。只见在他的家门口,斜斜地倚靠着一个白面书生,这个书生眉清目秀的,样子甚是俊朗,只是他伤得厉害,左手好像被什么东西抓伤了,而且几乎要断掉了。

王伯虽然是个卖柴的,但他却懂得接骨敷伤之术。他见年轻人伤得厉害,就唤起老婆子,把年轻人扶到屋子里,给他接骨敷药。年轻人见老人家进进出出地为他忙活,心里十分过意不去,他挣扎着坐了起来,对王伯说道:“大爷,我曾经见过您到雾笼山上砍柴,也知道您家住在这里。如果您能治好我的伤,我一定好好报答您!”

王伯记起来了,一次,他在雾笼山打柴时,曾经见过这个年轻人,他正和另一个书生打扮的汉子在下棋,那书生称这个公子为“南公子”。看着受伤严重的南公子,王伯赶紧摇了摇头道:“年轻人,别说了,我一个穷卖柴的,可不想要什么金银珠宝,我们只要能养活自己就可以了。你还是放心养伤吧!”这时,王伯的儿子王顺出来了,他见年轻人连包袱都没有,还说报答的话,就冷笑了一声:“哼!看你这样子,拿什么东西报答我们?还是好好养好伤走吧!”

这时,门外的“乒乒乓乓”声音已经没有了,那南公子不再言语,躺在王伯给他铺好的稻草铺上,睡着了。

几天之后,南公子的伤口就迅速地愈合了,王伯十分奇怪,正常人得了这样的重伤,没有半年以上的休养,是不会这么快就好的,可这个南公子,怎么好得这样快?不等王伯细问,王顺却不耐烦了,他嘀咕道:“病好了,就快走吧!我们这里,怪事可多着的!”那南公子倒也不计较,他呵呵一笑,对王伯说道:“王大爷,我身上没有什么东西送你,你就取一盏废弃的油灯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