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甜甜的苦井水
8297600000018

第18章 星星点灯(1)

玫瑰剑客

汉武帝时,经卫青、霍去病的打击,匈奴远走漠北。后来,汉武帝采取迂回战术,积极打通西域,实施远交近攻的策略,联合西域各国夹击匈奴。势力强大的乌孙国,成了汉朝主要的争取对象。汉武帝选派楚王刘成的女儿解忧以公主的身份嫁给乌孙国国王。汉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匈奴单于发兵威胁乌孙国,大言不惭地要乌孙国王献出解忧公主,并和汉廷断绝一切关系。肥王与解忧大为震怒,火速上书汉廷,表示愿与汉朝军队共同夹击匈奴。这年,汉朝发15万大军,与5万乌孙军队联合,大败匈奴。这次重创匈奴的战役,扭转了西域的政治形势。

面对胜利的大好形势,乌孙国王翁归廉大喜,大宴本国王孙和贵族子弟,并把自己的子女派了出来,到各桌去和客人碰杯庆功。乌孙国王翁归廉因为其身材痴肥不堪,乌孙人都称他为“肥王”,虽然他人很臃肿,却是一个性情中人,很爱自己的子女,特别是对自己的女儿素光公主,更是视为掌上明珠。这天,他把素光公主也带到了宴席上,让她和各位宾客见面,共庆大喜。

当素光公主出现在众位宾客的面前时,所有宾客都被素光公主的美所震撼了。大家想不到,体态臃肿的肥王竟然能有这样一个貌若天仙的女儿。素光公主的身材翩若惊鸿,远远看去,身穿红色绸袍的她就像太阳旁边升起的朝霞;两个肩膀就像用剑削成的一样笔直,腰如蜂腰,长颈秀项,皓齿丹唇,仪表娴静淑贤。

素光公主端起酒器,款款地来到肥王的身边,肥王看着漂亮的女儿,更是乐开了怀。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这时,肥王和匈奴公主所生的儿子泥靡连忙站了起来,宣布了下面的一个重头戏:舞剑歌吟。舞剑歌吟,这可是乌孙国的习俗,越是重大的节日,就越要请一些剑客边舞边歌吟,以此增加节日的隆重气氛。

泥靡王子的话音刚落,就站出来了一个嘴叼玫瑰的剑客,只见他俊眉俏目,身形修长,貌若潘安,扎一条红丝绸缎巾,往这台上一站,用他修长的手指轻舞着白银花剑,抬口两句《乌孙玫瑰》:“玫瑰美兮花自佳,其室则迩兮限增香,根在泥兮香在野,思多端兮谁能理。……”这两句舞剑歌吟诗,可把坐在肥王身边的素光公主唱得是心慌意乱,她的心如马鹿敲击着,当下就哀求父亲,要这个玫瑰剑客到王宫当了舞剑教师,专职教宫里喜欢舞剑歌吟的公主王子。

从此,这个名叫项纬的玫瑰剑客便陪在素光公主的身边,每天教授公主等一帮王孙贵族剑舞弯刀骑马飞箭,素光公主更是缠着项纬每日习武,看剑舞之处,花开花落。

这个项纬有个习惯,喜欢玫瑰,他的住处种满了玫瑰,每次他到宫廷教舞,更是喜欢给素光公主带上一束绚丽的玫瑰花,渐渐地,素光公主变得一日不见项纬就如隔三秋了。她知道,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个俊美俏目的玫瑰剑客了。

这天,素光公主带着一个女侍从悄悄地溜到了项纬的住处,当她穿过项纬那花团锦簇的玫瑰花园时,素光公主就看到了项纬那挺拔的身躯。素光公主刚想悄悄地去蒙上项纬的眼睛,让他猜猜她是谁的时候,一件让她目瞪口呆的事情发生了。只见项纬突然拔出身上的佩剑,用其锋利的剑锋划破了自己的左手食指,然后他把食指上的鲜血一滴一滴地滴到一朵嫣然盛开的玫瑰花上。

素光惊叫一声,扑到项纬的身前,她用纤长的手指拉住项纬的左手,噙着热泪问道:“项纬,你这是干吗啊?你想用自己的鲜血浇灌这玫瑰不成?”项纬吃了一惊,他愣愣地看着公主,呆了呆说道:“是啊,公主,只有经过我鲜血浇灌的玫瑰花,才能娇艳无比,这样的玫瑰才能配上你的高贵啊!”素光公主激动地扑在了项纬的怀里:“你这傻瓜!你这傻瓜!”说着,说着,她就又热泪盈眶了,在她的心中,项纬已经是她的唯一了。

待素光公主走后,项纬的一个随从立刻走了过来,他把一颗药丸递给了项纬,悄声说道:“这是刚从大漠鹰隼身上取下的疗伤药,主人你快把它服下吧!”项纬接过药丸,看着药丸上那闪烁的黑色光芒,他的泪突然潸然而下。

素光公主爱上玫瑰剑客项纬的事情被肥王知道了,肥王大为生气:一个小小的侍卫,竟然爱上王家的公主,这还了得。于是,他把项纬叫到王宫,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项纬不敢面对肥王的目光,跪地不起。这时,肥王问项纬:“我问你!你身为宫廷教师,不好好教授我女儿舞剑,偏偏每天送玫瑰给公主,你究竟安的是什么心?”项纬冷汗刷刷地下来,他站起身来,小声说道:“我只是想让公主开心啊!大王!”肥王冷笑一声:“这么说,你可以为公主舍生忘死,赴汤蹈火了?”

这时,项纬突然一震,他刷地站了起来,朗声说道:“是的,大王,我可以为公主舍生忘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肥王哈哈一笑:“那你说说你怎样个舍生忘死、赴汤蹈火法?”就在这时,让肥王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项纬拔出身上的利剑,往自己脖子上一抹,只见一股腥烈的鲜红从项纬的脖子上喷了出来,直溅大殿。肥王愣住了,他想不到项纬是如此的刚烈。这时,素光公主跑了出来,她看到项纬的尸体,顿时惊呆了。她俯在地上看着项纬,然后突然捡起地上的宝剑,也自杀身亡了。

肥王见爱女死去,悲痛万分,不久肥王也一病呜呼。肥王死前把自己的王位转给了匈奴公主的儿子泥靡。原有的政治格局迅速发生激烈变化,于是解忧的势力、乌孙的强盛、汉廷与乌孙的大好关系,一夜之间付诸东流。

这天,身为乌孙国王的泥靡徜徉在自家的花园里,看着一园盛开的无比绚丽的玫瑰花,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神秘的微笑。没有人知道,这玫瑰剑客只是泥靡派出的一个刺客。泥靡其实并不是肥王的亲生孩子,眼看着肥王和唐朝交往日深,肥王的势力日渐庞大,匈奴国的国王十分着急,但又不能派人刺杀肥王,因为他们可是名义上的亲戚啊。怎么办呢?于是,匈奴国给匈奴公主派来了这个可以让人痴迷的玫瑰剑客项纬,还在玫瑰花上喷上了匈奴独有的痴情粉让素光公主闻。而项纬早就吃上大漠鹰隼送来的绝情丹,他只知道执行上司的任务,用自己的鲜血浇灌的玫瑰花来打动公主的心,在公主深爱上他的时候,他必须自杀,从而让公主因为过于悲伤而亡。公主亡,深爱女儿的肥王也就会得重病,甚至过早死掉,这样乌孙国的大权就可以落入匈奴人的手里了。

这个闻所未闻的刺杀方法,直到挖开乌孙国的一个王孙贵族的坟墓,看到了在他的一本关于乌孙王族秘史的族谱记载,后人才发现了这个惊天大秘密。

许县令巧计修塌桥

清朝乾隆年间,过年逛庙会是安阴县人们不可缺少的过年内容。在安阴,民间有这么一句俗语:“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六打花灯,安阴桥上遛百病。”正月十六的庙会是过年的重要一部分。可这一年,安阴县的老百姓恐怕逛不成庙会了,原来,安阴庙会旁的安阴桥塌了。桥塌后,老百姓都盼着能早日修好大桥,能红红火火地逛个实在的庙会。

安阴县的许县令刚上任不久,就碰上了这件棘手的事情,这下他可睡不着觉了。要想修好这座桥,没有万两的银子可办不成事情啊!而如今,县财政紧缺,哪里能拿出一万两的银子来为百姓修桥啊?想叫那些富人捐助,可他们却舍不得出血,怎么办呢?可还没容他想出个好办法,县丞就来报,说是桥北有个叫“灵来”的寺庙,在那寺庙求神拜佛十分灵验,许多人都爱到那寺庙去祈拜。可是现在桥塌了,大家就只能坐小船过河,谁料河中风浪大,大家抢着过河,结果人多船小,不少人被掀翻在水中,送了性命。

许县令一听,大为恼火,他早就听说过了这个灵来寺庙的主持灵山和尚善装神弄鬼,许多人来求神拜佛,一时间善男信女无数。据说其人还十分花心,不少漂亮的良家女子都被其蒙骗,成了他的玩物。突然,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于是,他就和县丞坐了一条小船从桥北来到了灵来寺庙,他找到了灵山和尚并对他说:“本官今日前来,是想和你商量一件事情。你看,现在桥塌了,大家想到你这里上香就不大方便,我想借你来为大家筹得一笔款项,一半用来修桥,一半嘛,给你重修寺庙。”那和尚一听,大喜,忙问道:“大人想怎么办?”许县令凑近灵山和尚的耳边,悄悄地耳语了一阵,那和尚先是一愣,随即面色潮红地站了起来,大声说道:“有您的保证,我配合就是了。”

第二天,灵来寺庙就发出告示,说是为了能让安阴县的老百姓幸福安康,也为了能早日筹得资金修筑大桥,灵来寺庙的主持灵山和尚将在腊月初三午时在安阴北桥头举行圣火焚身,为大家祈福,请大家广为布施。此消息一出,整个安阴县都轰动了,大家纷纷来到安阴桥北,而许县令就派人到灵来寺庙收钱,帮助和尚作法事。

果然,到了腊月初三那天,安阴桥北人山人海,许多善男信女纷纷捐款,富绅财主更是虔诚在佛像面前投入大把大把的银子。转眼,焚身作法事的时间快到了,许县令叫人把募捐来的银子抬到了灵来寺庙,对灵山和尚说:“大师,现在我们募捐到的银子已经接近一万两了,你也该去焚身作法了!”灵山和尚看着那些白花花的银子,不由地心花怒放:“大人,您承诺的给我一半银子,让我还俗回家娶老婆的事情不会是假的吧?”许县令微微一笑:“哪里有假,不信,你可以跟我去看看那条帮你逃生的隧道嘛?”原来,许县令早就叫人挖了一条隧道,这隧道是从灵山和尚焚身作法事的地方一直挖到寺庙后的一片竹林里的。只要大火一起,灵山和尚就可以趁着烟雾直窜下隧道,来到竹林,一走了之。

那灵山和尚跟着许县令他们从隧道来到了竹林,在竹林处早有一辆小马车在等着他呢。于是,灵山和尚赶紧叫了一个跟在他身边的家人带了许县令给他的五千两银子在竹林处等他。随后,他来到了桥北准备焚身作法。

焚身时辰一到,那些善男信女富绅财主生意人都高呼佛号,大家更是把银子投入募捐箱内。大火熊熊而起,端坐在柴火上的灵山和尚转眼就被烟雾笼罩住了。看着冲天的大火,站在许县令旁边的县丞担心地问道:“大人,您说,您给了那和尚五千两银子,我们剩下的就只有五千两了,这修桥还是缺一大半呢?”许县令还是微微一笑:“你说,我能让这花心、贪心的和尚带走这五千两银子吗?我已经派人封了竹林处的出口了,现在,这和尚只能真的被火化了,谁叫此人这么贪心和花心呢?”

熊熊烈火中,许县令叫人带了万两银子回到县衙,准备叫工匠马上动工修桥。可就在这时,却传来母亲得了重病的消息,这许县令可是一个大孝子啊,他赶紧来到了母亲的床头,询问母亲的病情。原来啊,安阴县有个习俗,说每年的正月初三,只要喝一碗腊月水,就能保一年的平安和健康。今天许县令的母亲到安阴桥头喝了腊月水,可谁想许县令的母亲一喝完水回来,就觉得肚子发胀,肚子挺如孕妇。这还得了,许县令赶紧叫医生来诊治,可医生来问诊一通,却说不出什么病来。这可急得许县令满头大汗,看着母亲难受的样子,他真不知道如何是好。这时,县丞来了,他带进一个人来。许县令一看,是个巫婆,就生气地喊起来:“你带这样的人进来干什么?快给我带走!”那县丞却说:“今天,好几个人喝了腊月水,都得了大肚病,我听说只要按这个巫婆的要求去做,那些人就病好如初了!”为了母亲的病,许县令只好一试。

只见那巫婆手指一碗清水,念念有词。不久,那巫婆对着许县令摇摇头,说:“大人,你家的祖坟正对着安阴桥,现在安阴桥一倒,这块地就成了凶地,你必须迁走祖坟,否则你母亲将有性命之虞。”没办法,许县令就赶紧叫人新找了块风水好地,把祖坟迁了过去。果然,不到三天,许县令母亲的大肚病就奇迹般地好了。

许县令从凶地迁走祖坟救母的事情传遍了安阳县,而更奇怪的是,那些喝了腊月水得了大肚病的人的祖坟也恰巧都在桥南不远的地方。于是,那些人也请来了那个巫婆作了法事,按巫婆的要求纷纷把祖坟迁走了,那些得了大肚病的人的大肚病也迅速地好了起来。

接着,许县令接受了一位造桥巧匠的建议,直接把新桥从桥北断桥处接到那些迁走祖坟地方的山下,说这样就能把这块凶地给压住,而且还省了好大的一段水上距离,既节约了桥的距离,也节省了不少银两。桥建好后,许县令一不做二不休,把剩下的银两在桥南的空地上建起了安阴最大的市场,提供给老百姓做自由贸易的场地。

转眼,春节到了,在安阴县,春节可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啊,从初一到十五,大年连着小年,到处都是一派红红火火的景象。按照惯例,过完正月十五,这个“年”就算正式结束了。新建成的桥南市场方圆几公里内更是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商家的货摊是一个连着一个,决不会浪费半个空隙,甚至有些商家为了占据有利的售货位置,往往在正月十五晚上就会出动,架起货摊,摆设商品,冒着寒风等待第二天的到来。来这儿逛庙会的群众更是数以万计,不管买不买东西,总要在会上走一圈。人与人摩肩接踵,彼此碰一下、踩一脚反倒成了顺理成章的事,绝无人去追究,而挂在老百姓口中最多的,却多是赞扬许县令修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