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附录一《自传》开篇中,作者以一种冷静、平实的语调,回忆起不幸的童年和家世: “我原生长于福建漳州市,后来跟父亲移居龙溪县石码镇。我们是清代诗人郑开禧的后裔,家境贫寒。我一生出来便在挨饿中过日子,又由挨饿中长大起来,父亲名济川,长年失业;母亲姓黄,名烨。我有一个哥哥,两个弟弟,都在重病时请不起医生活活地死去了。我不知有几个妹妹,但记得都是一生出来便送给人家作童养媳去了。”[5]郑氏是闽省一大姓。民谚说:“林陈半天下,黄郑满街摆。”其意是说,林、陈、黄、郑四姓在福建占有绝对的人口上的优势。
郑氏来源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周宣王封母弟友于郑,及韩灭郑,子孙播迁陈、宋间,以国为氏。”又郑樵《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载:“周后王之少子,宣王之弟桓父友之后也。”由此可知,郑姓源于上古姬姓,周宣王封母弟友为郑桓公(封地在今陕西华县东)。周幽王时,桓公为周朝司徒。他见幽王无道,预感天下有变,经太史伯指点,避祸于今河南中部的虢、郐两国之间的安全、富饶地带,后利用武力占领此处,在新郑一带建立郑国。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郑桓公后人便是最早的郑氏。但是,因郑姓望族世居荥阳(在今河南荥泽县西南十七里),故往往以“荥阳郑氏”为正宗。旧时郑姓世家常以族中二位名人嵌作楹联: 系出荥阳,家传诗教。(郑玄)
听尚书之履,声响蓬莱;(郑崇)
出通德之门,辉联阀阅。(郑玄)郑姓在中国历史上是赫赫望族,尤其是唐代,崔、卢、李、郑,四门高姓,不可一世,是皇权的支柱。
福建漳州郑姓的先祖也是发源于黄河流域,它是中原士民在迁徙入闽的三次历史性潮流中渐渐在闽南繁衍起来的。中国历史上三次移民南迁分别是西晋永嘉年间,唐代高宗时期和五代时期。这三次移民高潮促成了中国文化中心的南移。《建瓯县志》卷十九“礼俗条”载:“晋永嘉末,中原长乱,士大夫多携家避难入闽。”《福州府志》卷七十五对上述所言中原士大夫流寓入闽的姓氏做了说明:“永嘉二年(308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 林、黄、陈、郑、詹、邱、何、胡是也。以中原多事,畏难怀居,无复北向。”此为第一次郑姓迁闽。以河南为中心的荥阳族后裔,大多为失意士人,在兵燹中为苟全性命遁入闽地;或为中州党争败北者及株连之族人。第二次郑姓入闽是唐高宗时代,即总章二年(669年),玉铃卫左郎将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率府兵五千人入闽,驻守云霄漳江。据史料,陈政、陈元光父子属下官佐中有中原姓氏五十八种,郑姓也为其中之一。五代乱离之际,河南光州固始县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兵据闽,公元907年王审知封为闽王。王氏兄弟入闽值第三次中原姓氏迁闽高潮。而闽中姓氏言谱者,都知来自固始。[6]这是开闽地谱牒之先河。此次姓氏南迁因缺少资料,不知有多少郑姓人氏来闽。但从一些零星的史料中仍可见有一些郑姓名人抵闽。如《全唐诗》卷七六三说:“时中原人士杨承体、郑璘、韩偓、归傅懿、杨赞图、郑戬等皆避乱入闽。”荥阳世族的先天优越感,使一些福建居民产生攀附心理,甚至改姓以附会而借以抬高身价。有人曾对福安县甘棠堡数十姓作调查,发现郑姓为三,比例相当大。其祖籍一为清河郡,其二为荥阳郡,分别于唐僖宗、唐季、宋咸淳间入闽,并与林、苏、陈诸姓称霸一方,可见郑姓之势力非同一般。
郑姓是从中州迁移入闽的外来姓,郑姓人氏不但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而且在迁徙过程中培养了向外拓展的能力。这一点正好与漳州的传统文化氛围契合。郑子瑜的先人是否也是由河南迁移来闽?笔者曾致函询问,传主回答颇为肯定,并说“少时家中厅堂悬挂先祖小传虽曾略提到,今已忘。”[7]由于谱牒学在唐末五代大乱中几尽绝灭,至宋代理学家倡导才绝学又继,所以今之言家族史者,一般仅上溯至宋以后。一般近代谱牒仅从清代开始,上溯先祖则泛泛而论。关于郑子瑜先祖史料,现在仅能寻觅至郑元镈为止。今从《漳州府志》中录出郑元镈、郑开禧父子小传:
郑元镈,字蕴席,又字畲田,龙溪人,贡生。十二岁丧父,事母林以孝闻。兄病,躬汤药同寝室,数月无怠。居马洲濒大溪,乾隆庚寅水涨,居人尽避于山。时元镈父柩在堂,乃以约诸楹,立水中号泣数昼夜守之,闻者怆恻。母疾革,遗言外氏微懼乏祀,元镈泣曰,是在儿,乃以田若小附外祖。外祖母栗主于林氏支祖庙,家素贫习,贾财稍裕,均诸兄弟,无纤毫自丰。况兄卒,抚其孤如己子,族诸生鸿英无后,以己田祀之。海澄诸生柯永才偶命,元镈数振其困,柯殁,母老子弱,为醵金立产业使无馁。凡事所当必为之,有施于旋若忘之,未尝言于人。以子开禧为贵。
开禧,字迪卿,又字云麓,元镈子。嘉庆甲戌进士,授内阁中书,转吏部员外郎,历掌稽勋考功二司印,迁文选司郎中。精于吏,奸吏不敢玩法,出分巡广东粮储道,适民寇粤,大兵征讨,军输旁午,临以整暇。事平,又值南海、三水、清远三县水灾,桑园诸基围俱决,淹没民居,流离,饥殍,请赈不及,开禧首先捐舍,设法收恤,全活以数万计。遂力任堤防,永御水患。粤人德之,建祠以祀。大吏嘉其称职,奏署本省运司,为数月,积弊尽除,商贾利之。擢山东都转盐运使之官,道卒。著有《知守斋诗文集》行于世。
郑元镈、郑开禧父子是郑子瑜先祖中较早见于文字记录的。元镈以其古德幽光,又以孝行被载入《漳州府志》,他是中国传统社会中饱受儒学熏陶,又以布衣终其身的楷模人物。其举止言行浸润了中国传统美德。而诗人郑开禧则是在其父精心培养下步入仕途的一员。他除了保持家族中“内圣”的一面,又在“外王”上有所建树。他参与救灾、率先捐金、革除税弊,倡导商贾以利民生,获得广东民众的赞赏,并“建祠以祀”。这在封建社会中对一员地方官吏来说是一种至尊的荣誉。尤其是他在任职期间,能明是非,为蒙受枉屈的“洋贩”平反冤狱。这反映了一种处于朦胧状态的开放意识。他是封建社会晚期忠于职守,恪守儒规,身处东南沿海地带这一特殊区域中十分难能可贵的清官。除此而外,郑开禧又是闽南颇有名气的诗人。据《清史稿艺文志及辅编》载,[8]郑开禧曾著有《知守斋诗初集》六卷、《知守斋诗二集》四卷、《知守斋诗别集》一卷等著作,又编有《虚受斋汇刻诗钞》二十二卷。可见,郑开禧不仅仅以精于吏治为史所载,而其诗鸣于世也为人所称道。漳州郑氏另一先人郑亦邹(?—1709年),字居仲,号白麓,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举人,四十三年曾撰《黄道周传记》(片段存《黄漳浦集》卷首),四十五年成进士,授内阁中书,假归。四十六年被福建巡抚张伯行聘为鳌峰书院学正,与山长蔡璧子世远结为忘年之交,后由张伯行荐入纂修馆,未赴而卒。郑亦邹博学有才名,藏书之富,“几甲郡中”,曾倡建南屏文社,一时云集三百人。其弟子陈先登、郭成郭、郑溥等皆为清初闽中著名学人。郑亦邹著述十余种,仅存《遂志录》,传见于陈寿祺《东越儒林后传》及陈衍《福建通志》。郑氏与洪思有所交游,而洪思曾问业于黄道周,所以郑氏也饱受黄道周学术熏陶。洪思(1633—1704年),另名浩士、阿士、石秋、私谥文晦,为郑亦邹龙溪同乡。其父京榜曾执业于黄道周,参与编校黄氏《榕垓问世》,后又加盟黄氏的抗清义旅,黄氏就义后,返乡隐居,与其子共同搜集整理黄道周遗文。其子洪思十一岁也随父问道于黄氏,曾出席黄道周主持的邱山讲问大会。黄氏亲为之授以《孝经》。后编成《黄子文集》八八卷,《石斋二十书》一九六卷。他去世后,郑亦邹曾撰《洪石秋子传》。郑亦邹所撰著述十余种,仅存康熙四十一年所撰《明季遂志录》以及《黄石斋先生集》五十卷(今佚),据清人陈寿祺比勘,该集比洪思所编《黄子录》多一百二十七篇。该集订正了洪思《黄子年谱》、庄起俦《漳甫黄先生年谱》的疏误,使黄道周年谱体例更趋完整。郑子瑜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日本讲学时,曾为史家叶国庆、谢国桢寻觅到流失在日本内阁图书馆的《遂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