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昔日的同盟者很快反目为仇,展开了一场血腥的大残杀。保加利亚自恃兵力雄厚,在1913年6月3日首先进攻塞尔维亚和希腊,黑山和罗马尼亚随即加入反保阵营,土耳其也趁火打劫,向保加利亚宣战。四面受敌的保加利亚寡不敌众,只得节节败退:塞尔维亚人深入马其顿,希腊人横扫色雷斯,罗马尼亚人渡过多瑙河直逼索菲亚,土耳其人乘机夺回亚得里亚堡……四面楚歌的保加利亚只得吞下战败的苦果,根据1913年8月签订的布加勒斯特和约,塞尔维亚取得了马其顿的北部和中部,新帕扎尔州则由塞尔维亚和黑山加以瓜分;希腊取得了色雷斯的西部、马其顿的南部和伊庇鲁斯的大部;多布罗加的南部则落入罗马尼亚之手。巴尔干同盟只存在了一年多的时间便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炮火声中寿终正寝。建立巴尔干同盟费时费力,旷日持久,而其瓦解速度之快却出乎人们的意料,令人无不感到震惊。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巴尔干各国虽纷纷摆脱土耳其的统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但其宗教、文化、民族诸方面的矛盾并未因此而消失,历史上的种种恩恩怨怨依然存在,一有机会就会爆发出来;其次是独立后的巴尔干各国均有很强的民族主义意识,力图在本地区内称王称霸:保加利亚力图把《圣斯特法诺和约》中勾画出的大保加利亚变成现实;塞尔维亚在这方面不甘落后,1911年出现的秘密组织“不联合毋宁死”主张把巴尔干半岛上的所有东正教徒都团结在“大塞尔维亚”的旗帜下,其范围包括波黑、黑山、科索沃、马其顿、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伏伊伏丁那、达尔马提亚……它们都将成为塞尔维亚的各个行省;再次是土耳其的统治虽告结束,但欧洲列强又纷至沓来,争先恐后在这里划分势力范围,把名义上独立的巴尔干各国变成手中的工具,相互进行激烈的斗争,使巴尔干国家无法实行联合。
两次巴尔干战争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野心勃勃的奥匈把迅速强大起来的塞尔维亚视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1914年6月28日奥匈皇太子斐迪南在萨拉热窝被刺事件成为奥匈向塞尔维亚寻衅的绝好借口,后者虽忍辱负重,但在俄罗斯的支持下仍步步为营,进行顽强的抗争。7月28日,气势汹汹的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3日向法国宣战,4日英国向德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战争伊始,奥匈志在必得,集中第五和第六两个集团军向塞尔维亚猛攻。塞尔维亚动员40万人与之抗争,虽装备极差,但仍英勇抗战,寸土必争。经数月奋战,在毙伤敌人10余万人后,终将奥匈军队全部逐出国土,此后双方即转入僵持状态。
1914年8月,土耳其和德国秘密结盟,10月29日向协约国宣战。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失利,对塞尔维亚满怀怨恨的保加利亚早就在寻找复仇的机会,1914年2月便试探和奥匈帝国及德国结成同盟,未获成功;1915年9月在获得同盟国将给予马其顿和部分塞尔维亚的土地后便宣布加入同盟国阵营。本属同盟国的罗马尼亚经过长期摇摆,在获得协约国的慷慨许诺后,终于在1916年8月改换门庭,投奔到协约国一边。希腊直到1917年6月才加入协约国集团。这样以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为一方,以保加利亚、土耳其为另一方便分属两个集团,相互厮杀,使巴尔干陷入前所未有的大分裂局面。
1915年10月,沉寂已10多个月的巴尔干又重燃战火,塞尔维亚遭到德国、奥匈和保加利亚三国军队的联合猛攻,不久贝尔格莱德即告陷落。塞军虽奋力抗战,最后只得弃守本土,向黑山和阿尔巴尼亚方向退却,沿途饥寒交迫,死伤无数,撤退时为42万人,到科索沃时已减少至30万人,到阿尔巴尼亚时仅剩22万人。最终约有15万人退守至科孚岛,仍继续抗战。罗马尼亚军队由于装备极差,缺乏重武器,所以参战数月在奥匈和德国军队的打击下便溃不成军,伤亡和被俘逾25万人。到12月初,罗军仅剩下7万人,首都布加勒斯特也告失守。1917年夏秋之交,罗军再遭重创,无力再战,只得在12月9日经协约国同意后与同盟国签署停战协定。直到1918年11月10日,也就是一战结束的前一天才重新向同盟国宣战,勉强挤进战胜国的行列。保加利亚在参战后曾一度派兵攻入塞尔维亚境内,随后又进军罗马尼亚,占领了罗马尼亚的首都布加勒斯特。然而这些胜利都是暂时的,不久战局便发生逆转,保加利亚陷入经济困境,再加上人员大批伤亡,只得于1918年9月29日请求停战。保加利亚在这场极其残酷的战争中共有15万人死亡,另有20万人伤残,20-50岁的劳动力大致损失了三分之一,其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巴尔干各国人民相互残杀。而南部斯拉夫各族人民之间可说是骨肉相残。在奥匈帝国军队中服役的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在战场上和塞尔维亚人对阵。同时在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则掀起一股反对塞尔维亚人的狂潮。克罗地亚宣布废止基里尔字母,而《克罗地亚报》则公开号召和塞尔维亚人作殊死斗争,甚至攻击塞尔维亚人都是毒蛇,“只有砍掉他们的脑袋”才能使克罗地亚的安全有保障。波黑境内还设置了大批集中营,自1915年12月至1917年7月共有3万多塞族人被囚禁。它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巴尔干分裂所造成的悲剧。
三、两个“协约”:艰难图存的联合
尽管在两次巴尔干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巴尔干都战火纷飞和陷于分裂,但浓浓的硝烟并未能阻止联合的思想继续传播,也未能中止各种政治力量开展联合的行动。
在克罗地亚、伊斯特利亚、达尔马提亚出现许多从事文化宣传活动的协会和组织,仅在伊斯特利亚就有200多个。在萨格勒布的南斯拉夫科学院和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的各种文学出版社也在为南部斯拉夫人的联合而奔走呼号,它们一方面致力于巴尔干斯拉夫人的团结,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加强与俄罗斯及东斯拉夫、西斯拉夫民族的联系。还在一战前,萨格勒布的南斯拉夫科学院和斯洛文尼亚文学出版社便和塞尔维亚科学院计划出版南斯拉夫百科词典,后因战争爆发而中断。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达尔马提亚等地的话剧院和歌剧院每逢节日便相互访问演出,加深了彼此的了解。230多位着名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作家呼吁所有的南部斯拉夫人都使用一种文字,而另一些人则主张加强南部斯拉夫各族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在联合呼声高涨的情况下,又再现新伊利里亚主义。1848年革命后,伊利里亚主义并未完全消亡。克罗地亚境内的天主教神父约瑟夫·斯特洛斯梅依尔和法兰科·拉斯基仍孜孜不倦地宣传和发展伊利里亚主义,他们认为伊利里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联合奥匈帝国境内的所有南部斯拉夫人,然而这还不够,必须把巴尔干半岛的所有斯拉夫人都联合起来,这种思想被命之为南斯拉夫主义。这种思想的鼓吹者都强调语言和文化上的统一,同时还要消除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在宗教上的差异。斯特洛斯梅依尔和拉斯基都主张成立一个南部斯拉夫人的联邦,克罗地亚则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新伊利里亚主义也有其很大的缺点,即它仅局限于一小部分知识分子,对广大群众影响很小。于是一批斯洛文尼亚知识分子便组成一个名叫《复活》的团体,出版《复活》杂志,鼓吹通过暴力手段消灭奥匈帝国,实现南部斯拉夫人的大联合。另有一些激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发行名为《祖国》的杂志,为南部斯拉夫人的联合而奔走呼号。
不仅在思想上和文化上存在着一股强大的要求联合的潮流,要求实现南部斯拉夫人政治上统一的有识之士也大有人在。达尔马提亚的新闻记者苏皮洛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奔走呼号于欧洲各政府之间,不遗余力地宣扬南部斯拉夫人统一的思想。最初他劝说英国驻罗马大使罗德爵士,力图博得后者对“南斯拉夫理想”的同情,后来又到波尔多游说法国外交部的官员,甚至风尘仆仆地赶到伦敦和彼得格勒去会晤英国首相阿斯奎斯和俄国宫廷要人,请求他们支持南部斯拉夫人的统一大业。苏皮洛的直率和热情打动了许多人,塞尔维亚首相帕西奇在听完他的一番话后便保证以塞尔维亚的名义为南部斯拉夫人做到撒丁王国为意大利人所做的一切。1915年,苏皮洛在巴黎建立南斯拉夫人委员会,开展统一南部南斯拉夫人的活动。
针对南部斯拉夫人要求统一的活动,奥匈帝国的统治集团十分惊慌,抛出了一个三元君主国的方案,试图以给南部斯拉夫人类似马扎尔人自治的办法来解决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但因种种因素未能付诸实施。
南部斯拉夫人则不失时机地推出了两种联合的方案:一是把南部斯拉夫人中的东正教徒都统一在塞尔维亚的旗帜下,其中包括塞尔维亚、黑山、达尔马提亚南部、波黑的大部、克罗地亚东部等,而天主教徒则被排除在外,也就是建立一个大塞尔维亚;二是把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南部斯拉夫人的国家。
最后是第二种方案占了上风。1917年7月20日,塞尔维亚首相帕西奇和南斯拉夫人委员会主席特鲁姆比奇签署“科孚岛宣言”,宣布支持所有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在卡拉乔治维奇王朝统治下组成一个单一国家,新国家将是“一个民主的和实行议会制的国家”。
1918年12月1日,摄政王亚历山大面对来自波黑、黑山、伏依伏丁那的代表团宣布正式成立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起称南斯拉夫王国,本文以下均简称南斯拉夫)。
南部斯拉夫人终于有了一个统一的国家,这是巴尔干联合的第一步,然而一战后巴尔干仍面临一个分裂的局面。
首先是另一个南部斯拉夫人的国家保加利亚作为战败国长期被排除在巴尔干事务之外。1920年11月27日签订的纳依条约使保加利亚失去了西色雷斯(交与希腊)、南多布罗加(交与罗马尼亚)和西南部的一部分土地(交与塞尔维亚),把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划了出去,以致元气大伤,并种下了对周边国家的仇恨,成为妨碍巴尔干国家联合的一个因素。
此外,土耳其也是战败国,一战后被迫签订割地赔款的色佛尔条约,本土也面临被分割的危险。随后又遭到英、法支持的希腊的进攻,直到1922年才在希土战争中取得胜利,1923年7月签订的洛桑和约也改善了自己的处境。但此后土耳其和其他巴尔干国家,尤其是和希腊的关系一直比较冷淡,对巴尔干国家的联合自然也不感兴趣。
罗马尼亚的情况则很不一样,作为战胜国,它从苏俄手中得到比萨拉比亚,从匈牙利手中得到特兰西瓦尼亚,从保加利亚手中得到南多布罗加,又从希腊手中得到西色雷斯,领土大为扩张。它和新建立的南斯拉夫在一起,反对任何修改一战后签订的和约的企图,主张维持现状。
随着一战的结束,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也相继瓦解,干预巴尔干事务的外部势力大为减弱。但对凡尔赛体系不满的意大利却取而代之,急欲在巴尔干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不仅用武力夺取阜姆,而且还力图瓦解新成立的南斯拉夫,其办法按意大利副总参谋长巴多里奥的说法为:
挑拨塞尔维亚人不信任克罗地亚人,煽动克罗地亚人的霸权主义和鼓动斯洛文尼亚人的分离主义。
面对这种新的挑战,巴尔干的某些国家,首先是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为制止奥地利和匈牙利复辟奥匈帝国的图谋,同时也是为了对付意大利的威胁,决定寻找同盟者。1920年4月,另一个在奥匈帝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斯拉夫人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怀着同样的目的首先向南斯拉夫提出了建立名为小协约国的军事同盟方案。南斯拉夫立即予以积极的回应,同年8月14日,捷南两国便签订了同盟条约,规定缔约的一方如遭到匈牙利的进攻,另一方应立即提供一切必要的援助。不久罗马尼亚也加入了这一同盟,于1921年4月和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包括军事协定在内的同盟条约。接着罗马尼亚又和南斯拉夫在同年6月签订了类似的同盟条约,不仅针对匈牙利,而且还防范来自保加利亚的威胁。尽管捷克斯洛伐克在东欧,但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都在巴尔干,因此可以说这是一战后在巴尔干最早建立起来的政治军事同盟,也是巴尔干国家最早的联合。
法国由于十月革命而失去了在东欧的一个强大的盟友俄罗斯,因而急欲在那里寻找新的同盟者,所以对小协约国的建立自然抱欢迎的态度。
1924年、1926年和1927年,法国先后和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签订了友好同盟条约,使整个小协约国都置于自己的庇护之下,并在巴尔干找到了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