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棉花的营养特征和需肥规律。
1.出苗到现蕾。棉花一生中的含氮水平以这个时期为最高。
2.现蕾到开花期。这时如氮素供应过多,常会引起棉株徒长,增加蕾铃脱落,因而要避免施用过多氮肥。增施钾肥,可提高茎叶中含钾量,对茎叶中含钾量的提高尤为明显。
3.开花盛期到始絮期。生殖器官中磷和钾的含量迅速增加。磷、钾供应不足,均会影响对氮素的摄取。
(二)棉花施肥技术。
有机肥:也就是棉田常用的农家肥,一般棉田每亩用有机肥2000-3000kg作基肥,高产棉田每亩3000-5000kg。
氮肥:一般棉田,亩施纯氮9%-14kg的情况下,以纯氮5-8kg作基肥,与有机肥一起在耕翻前施入土壤(其余的在花铃期作追肥),可获得良好效果。中上等地力壤质土壤,保肥、供肥能力较强,氮肥分两次施为好,一次作基肥施50%左右,另一次以在花铃期施50%左右为宜。地力较高,保肥能力强的棉田也可将适量氮肥一次作基肥,缓控释肥可直接底施;对土壤肥力较差,质地偏沙,保肥能力较差的棉田,氮肥可分3次施用,即基肥30%,蕾期追肥20%,花铃期追肥50%。
磷肥:主要作基肥使用,就可以满足棉花全生育期的需要,所以棉花一般不再追施磷肥。
钾肥:以基肥施用效果较好。施用钾肥要根据地力状况而定,在施用氮、磷的基础上,一般中等地力棉田每亩施用氯化钾或硫酸钾9-10kg,中下等地力棉田每亩施用氯化钾或硫酸钾15kg左右。
硼肥:可作基肥、种肥和追肥。严重缺硼的棉田(土壤有效硼低于0.2mg/kg)每亩用0.5-1kg基施。
二、冬小麦配方施肥技术
(一)冬小麦需肥特点
在小麦整个生育期,需要的氮、磷、钾数量及其比例,因自然条件、品种、栽培技术、施肥水平等因素不同而不同。在一般产量水平下,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N)2.8kg,五氧化二磷(P2O5)1kg,氧化钾(K2O)3kg。小麦整个生育期内,除种子萌发期间因本身贮藏养料,不需吸收养分外,从苗期到成熟的各个生育期,均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小麦各个生育期,吸收积累养分的数量和模式是不同的。苗期氮素代谢旺盛,同时对磷钾反应敏感。因此,保证苗期的氮素供应,可促进冬前分蘖、培育壮苗,为麦苗安全过冬、壮秆大穗打下基础。但此时氮肥过多,也会造成分蘖过猛出现旺长,造成群体大、个体差的局面。由于麦苗小,根量少,温度低,吸收养分能力弱,养分积累不多,一般不到总量的10%。
拔节期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并进。幼穗分化、植株发育、茎秆充实需要大量养分和碳水化合物。此时吸收特点是代谢速度快,养分吸收与积累多。氮、钾的积累已达最大值的一半,磷约占40%左右。
进入孕穗期,干物质积累速度达到高峰,相应地养分吸收与积累达到最大。此时养分吸收速度远大于拔节期,尤其是磷、钾,要比拔节期大4-5倍。地上部的氮素积累已达最大值的80%左右,磷钾在85%以上。在拔节期到孕穗期满足氮素供应,可弥补基肥的养分经前期消耗而出现不足,提高成穗率,巩固公顷穗数,促进小花分化,增加穗粒数。
抽穗开花后,小麦以碳代谢为主导。根系吸收能力逐渐减弱并丧失,养分吸收随之减少并停止。因呼吸作用消耗,地上部分养分积累在灌浆后减少。
小麦一生吸收氮肥有两个高峰期,一是年前分蘖盛期,占总吸收量的12%-14%,另一个是拔节至孕穗期,占总吸收量的35%-40%;小麦对磷肥吸收高峰期出现在拔节扬花期,占磷总吸收量的60%,苗期磷吸收量虽然少,只占总量的10%左右,但此时磷营养对于植株,尤其对根系极为重要,是小麦需磷的临界期;小麦对钾的吸收在拔节前较少,一般不超过总量的10%,拔节孕穗期吸收钾最多,可达60%-70%,此时保证充足的钾量供应,可使小麦植株粗壮,生长旺盛,加速灌浆,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同时还可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改善小麦品质。
冬小麦-夏玉米是邱县典型的种植模式,在施肥上要将冬小麦与夏玉米全年两季统筹考虑。
(二)冬小麦施肥量
1.亩产500-600kg的麦田,在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15g/kg,碱解氮60-80mg/kg,有效磷16-25mg/kg,有效钾120mg/kg以上的地力基础上亩施纯氮16-19kg,五氧化磷10-11kg,氧化钾5-6kg,硫酸锌1-2kg.
2.亩产500kg左右麦田。在土壤有机质含量10-15g/kg,碱解氮50-70mg/kg,有效磷10-20mg/kg,有效钾100-120mg/kg的地力基础上亩施纯氮14-18kg,五氧化磷9-10kg,氧化钾5-7kg,硫酸锌1-2kg.
3.亩产430kg左右麦田。在土壤有机质含量小于10g/kg,碱解氮小于50mg/kg,有效磷小于10mg/kg,有效钾小于90mg/kg的地力基础上亩施纯氮14-16kg,五氧化磷9-10kg,氧化钾4-6kg,硫酸锌1-2kg.
(三)冬小麦施肥比例及时间
1.底肥与追肥的比例。在小麦施肥中,有机肥、磷肥、钾肥、锌肥、硼肥都可以在播种前整地时做基肥一次施入,氮肥部分做底肥、部分做追肥。一般情况,中产田氮肥总量的50%做底肥,50%做追肥;高产田40%做底肥,60%做追肥;低产田60%做底肥,40%追肥。
2.追肥时间。对于一般中高产田应将追肥时间后移到起身至拔节期;对于土壤肥沃的高产麦田也可移到拔节后期追肥。有条件的可采用两次追肥。
(四)肥料的选择
一是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根据配方施肥通知单进行单质肥料的合理配比,传统的肥料如碳铵、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等。二是在小麦肥料的选用上,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选用合适的配方肥,配方肥简单实用,配方合理。
三、夏玉米配方施肥技术
(一)需肥特性
玉米是邱县主导粮食作物,玉米正常生长发育需氮、磷、钾、铁、锌、铜、锰等多种元素。在氮磷钾三要素中相对需氮钾较多,需磷较少。根据研究资料,玉米每形成100kg籽粒需要吸收纯氮2.3-2.5kg,五氧化二磷0.9-1kg,氧化钾2.0-3.2kg,需肥量随产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生产100kg玉米籽粒产量需要的养分吸收量氮(kg)磷(kgP2O5)钾(kgK2O)
秸秆籽粒秸秆+籽粒秸秆籽粒秸秆+籽粒秸秆籽粒秸秆+籽粒1-1.21.2-1.42.3-2.50.2-0.30.7-0.80.9-1.01.5-2.30.5-0.92.0-3.2玉米植株高大,是高产作物,对养分需求比较多。玉米全生育期所吸收的养分,因种植方式、产量高低和土壤肥力水平高低而异。玉米对营养元素吸收的速度和数量各生育期差别很大,一般规律是随着玉米植株的生长对养分的吸收速度加快,到灌浆期、成熟期逐渐减慢。
夏玉米苗期植株小,生长慢,需肥较少,这时对氮、磷的吸收量为总吸收量的10%左右,以后逐渐加快。从拔节到孕穗吸收速度达到高峰,在20-30天中吸收氮、磷分别占总吸收量的76.2%和63.1%,平均每天吸收3%-4%,这时累积吸收的氮、磷已达到总吸收量的85.9%和73.2%。而后吸收减慢,到抽雄期,氮、磷的吸收量已达到90%。所以夏玉米需氮、磷的关键时期是拔节孕穗期。其中,玉米营养最大效率期在大喇叭口期,磷素营养临界期在三叶期,氮素临界期比磷稍后,通常在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期。施肥时应根据这一规律采取前重后轻的原则。
(二)施肥技术
1.玉米施肥量。玉米施肥量因不同土壤肥力、产量水平略有差异,高产田,目标产量600-650kg,一般亩施纯N14-16kg,P2O53-4kg,K2O4-5kg,ZnSO41-1.5kg;中产田目标产量500-600kg,亩施纯N13-15kg,P2O53-4kg,K2O3-4kg,ZnSO41-1.5kg。有条件的可亩施有机肥2500-3000kg。
2.施肥方法及时间
(1)基肥。将30%左右的氮肥、全部磷、钾肥基施,一次开沟施入,使肥料施到10-15cm的耕层中。不便施基肥的地块可在苗期串施或穴施,施用深度7-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