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关于女人和男人
8095500000058

第58章 悼郭老

1978年6月12日16时50分,一颗中国当代科学文化的巨星,拖着万丈光芒从我们头上飞逝了,陨落了!

他并没有陨落,他永远不会陨落。他永远在广漠的宇宙中,横空飞驰。

60多年以前,郭老在他的一首长诗《星空》中写道:

我迎风向海上飞驰,

人籁无声,

古代的天才

从星光中显现!

巴比伦的天才,

埃及的天才,

印度的天才,

中州的天才,

星光不灭,

你们的精神

永远在人类之头昭在!

泪珠一样的流星坠了,

已往的中州的天才哟!

……

唉,我仰望着星光祷告,

……

鸡声渐渐起了,

初升的朝云哟,

我向你再拜,再拜。

现在,我在初升的朝云映照之下,来写悼念郭老的文字,我几次住笔沉吟,我这枝小小的笔,实在写不尽他的热情潮涌、才调纵横的一生,写不尽他的前进的一生,革命的一生,创造的一生。我只能从我自己对他的景仰说起。

我在20年代,就拜读过郭老的新诗,如《女神》、《凤凰涅槃》、《星空》,以及译诗译文,如《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和这以后的许多作品。我对于这位诗人气魄之雄大,学识之精湛,有着很深的敬佩!他的创作固然是清艳雄奇,而他的译诗译文,也是青出于蓝,不同凡响!不是对于中西文学、文化,都有很深的研究者,是发挥不出来的。

我们也听到诗人在大革命时代投笔从戎,以后又到了日本。他的研究文、史、哲方面的文章,都在我们年轻人中间传诵着。而我和郭老相识,还是1941年至1946年间在抗战时期的重庆。

那时郭老正在敬爱的周总理的领导下,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我也算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之一员。虽然我因病久住在重庆郊外的歌乐山,深居简出,但也还有些朋友登山造访,其中就有郭老、老舍先生和其他人士。我记得在一个夏天的下午,郭老和老舍先生,冯乃超同志等上山来了,在我门外的山坡上,万树浓阴之中,遥望蜿蜒如带的嘉陵江,清谈了半日。过了几天,老舍先生就送来一张郭老赠我的条幅,上面写着一首五律,还有跋语,我记得诗上写着:

怪道新词少,病依江上楼。

碧帘锁烟霭,红烛映清流。

婉婉唱随乐,殷殷家国忧。

微怜松石瘦,贞静立山头。

这十年来,我所珍藏的友人赠书、赠字、赠画,丧失殆尽,郭老这张条幅也在其中!在我追怀悼念一位良师益友的时候,就会忆起我的每一件失去的珍藏的诗画,这对于我都是不可弥补的损失!

幸而我还能看到许多郭老的字迹,有的是录毛主席的或是他自己的诗词,在毛主席纪念堂,在人民大会堂以及国内外的其他集会或名胜的地方,都能看到他热情奔放、龙蛇飞舞的笔迹。

郭老是字如其人,文如其人,他的感情是坚贞的、纯一的。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拯救祖国人民的中国共产党,热爱毛泽东主席,热爱中国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以及每一个为人民的自由幸福而献身的革命前辈。他以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投射在他涌溢的热情之上,写出了许许多多诗、词、论文、剧本……来团结、歌颂了中国和世界的劳动人民,来抨击、反对了全世界劳动人民的敌人。我有幸地几次在郭老领导之下,参加了国际的会议,听到了郭老精彩风趣的即席发言,更时常在招待国际友人的场合,看见郭老在国际友人的敦恳围观之下,欣然命笔,郭老的发言总是逸趣横生,写的字则是笔花四照。郭老以其美妙的语言和文字艺术,把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革命政治内容发挥得恰到好处,这一点我感到是可学而不可及的!

郭老和我们永别了!但他是在写“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之后,是在为全国科学大会写出了《科学的春天》那篇响彻云霄的向科学进军的号角的闭幕词之后,是在为中国文联常委会扩大会议写出了《衷心的祝愿》的闭幕词之后,才快意地与世长辞的。他勉励我们要好好学习博大精深的毛泽东思想,要牢记敬爱的周总理对文艺界的培育与关怀,他要我们“敢于坚持真理,同人民群众心连心,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放开笔来写,拿起笔来投入战斗,把‘四人帮’设置的种种精神枷锁踏在脚下,深刻地、光彩夺目地反映我们伟大的时代”。

郭老!您的精神,永远在人类之头昭在。您就欢乐豪放地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迎风飞驰吧!我们这些还在祖国土地之上的您的景仰者,定将努力拿起笔来投入战斗,把“四人帮”设置的种种精神枷锁踏在脚下,深刻地、光彩夺目地反映我们伟大的时代!

1978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