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用心研究一下国内外优秀公司的发展史,就会发现,很多成功的公司都是透过策略联盟逐步走向成功的,而且是从配角开始做起。
当年,比尔·盖茨刚刚发现了软件对硬件的支配力量的时候,他就通过多次请求、磋商、谈判和IBM公司签订了一份合作意向书。比尔·盖茨向IBM公司允诺:在五个月之内为IBM的PC开发出一套操作系统。其实,那个时候比尔·盖茨已经将一个PC操作系统从别人那儿买来了,而那个发明操作系统的人已经在一次酒吧斗殴当中身亡。
最后,比尔·盖茨借助 IBM 公司的力量让微软发展壮大,在操作系统领域占得先机,成就了后来独步天下的辉煌。如果不甘当IBM公司的配角,比尔·盖茨很难有日后的胜利。
对许多公司来说,在初期的发展阶段不宜采取与大公司对着干的办法。与其在市场上针锋相对,不如当好大型公司的配角,携手并进,在相互协作中寻求发挥自身优势的机会。
1999 年,当蒙牛创业的时候,强大的对手伊利已经占据了优势地位。势单力薄的后来者要创名牌谈何容易?更重要的是,同行是冤家,如果自己日益强大,引起对手的警觉,一定会遭到对方针锋相对的市场抗衡。
面对这种情形,蒙牛的领军人物牛根生提出了避实击虚的营销策略。他把乳业老大伊利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并旗帜鲜明到提出创立“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口号,甘当配角。
表面看来,蒙牛避开劲敌伊利是一种示弱的表现,但是这却成为后来者迅速赢得市场成功的有效手段。因为,当时伊利作为内蒙古乳业第一品牌是众所周知的,然而“谁是第二品牌”却没有人知道;蒙牛提出“创第二品牌”,实际上在“表面”避开强敌的同时,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把其他对手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果然,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到2003年,蒙牛由乳业排行榜的第四名一举上升至榜眼的地位,而在液态奶市场则成为行业霸主。
商业竞争固然要争第一,但是在网络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把握好有利市场,做好配角,照样可以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1)做大公司的配套伙伴
在合作成为时代大背景的前提下,总经理不要对做产业配角产生偏见。因为,产业配角做好了,同样可以成为一流的公司。目前,大公司的空前发展为创业型中小公司带来新的发展契机。这些公司与大公司结成某种稳定的协作关系,不但可以为公司的成功营造一个很好的开始,而且可以降低成本和经营风险,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
(2)把非核心业务外包
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世界上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没有一家会在所有的业务环节上都精通,都具有竞争优势。所以,为了保持和强化核心业务,使公司更具竞争力,公司可以只保留最关键的核心业务环节,其他在本公司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无法做到最好的环节,可将之外包出去,这样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来换取更高的价值。
做配角,不仅要有过硬的内功,有基本的职业素养,还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独到的市场眼光,以及与主角的融洽度。所以,首先练好自己的内功,而后再“择木而栖”,才是配角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