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最全最全的哈佛经济课
8075700000030

第30章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

资本主义的原罪是,有福时并不一定为大家共享;社会主义的先天美德是,有难时大家一定同当。

——W.丘吉尔

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业界经历了大洗牌。1981年,IBM发布了个人电脑,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当时个人电脑的价格按运算次数、速度和储存能力折算,每台电脑的价格竟高达100万美元。

尽管价格如此昂贵,但个人电脑的实际供给量却极少,而且会使用的人也很有限,只有少数工程师与科学家会使用。

然而,很多嗅觉敏锐的公司和个人发现了未来个人电脑无限的市场。IBM和微软不断致力于高性价比的个人电脑产品,史蒂夫·乔布斯也带领苹果集团抢占市场。与此同时,日韩等国家的企业也在个人电脑市场攻城略地。甚至日本人提出非常简单的战略:可以让客户以“惊人的低价购买到高质量的产品”。

伴随着个人电脑的成长,集成电路技术、硬件与软件技术标准、规模经济与高度专业化分工等方面日趋成熟,电脑的生产成本迅速下降,质量却日益提高。

如今的个人电脑不仅功能越来越强大,而且价格只是当初价格的千分之一,已降至1000美元左右。

这听上去似乎不太合理,但是不要忘了,现在个人电脑的供给量也比当年增加了不止1万倍。

课堂收获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实行等价交换,这就是普遍的价值规律。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这种商品的生产技术经过对比和发展,不断发生着优胜劣汰,以此促进行业生产力的发展。单从技术角度来看,个人电脑本身的价值比发明初期要高很多,但是结合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和产量来看,如果你还以100万美元来卖一部个人电脑的话,大概只能是以收藏品出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