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微波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为干传略
8067900000037

第37章 “只有走这条路,才能冲破国外的封锁”

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光纤制造技术日益成熟,大容量光纤通信技术急速发展,国内外一批知名的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领域的学者纷纷将主要精力转向光纤通信的研究,有的甚至放弃微波技术的研究方向。但是,林为干教授以睿智的眼光分析了学科发展,果断决策,坚持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在光纤技术和微波技术上均衡布局科研力量,同时对西方大国刚刚开始关注的3毫米波技术给予了格外的重视。林先生将首批三名博士生的研究方向全部确定在3毫米波技术领域,计划要在不长的时间里,让我们的毫米波技术研究方面跨入世界前沿。

由于毫米波具有波长短、高频率的特点,该波段具有十分明显的军事背景。正因于此,西方国家在3毫米波技术领域一直对我国实施严密的技术封锁和测试设备的禁运。这使原本难度很大的3毫米波技术研究更是雪上加霜,我们的论文研究遇到很大的困难,具体研究方向的确定让林先生操心不少。

一天,林先生在最新一期英国《电子快报》上发现了一篇实验报告,文章报道了一个在理论上尚不能解释的实验现象:用6毫米波段的耿氏器件,可以产生3毫米的毫米波。林先生立即把我叫到办公室,明确地指出:“只有走这条路,才能冲破外国的封锁!我们一定要勇于创新,把3毫米波产生出来。”而当时,国内的器件正好可以满足 6 毫米波段的要求。因此,林先生亲自确定了我的博士论文题目,即“超越器件极限工作频率的谐波提取技术的研究”。由于这个课题涉及微波半导体物理、非线性理论和微波技术三门不同学科,有很深的难度,我感到压力很大。林先生非常关心我的论文进展,基本上一个月我要向他汇报一次工作,他总是十分耐心地听,每次都鼓励我沿着拟订的技术路线坚持走下去,从不轻易地提出不同意见。有一次,当我汇报到,在采用经典范得堡模型的模拟研究无法深入下去的时候,林先生看了看我疲惫的神情后,他沉思了好一会儿,最后,用试探的口气问道:“你为什么不建立一个更完善的模型呢?”这句简单的话语犹如一道闪光照亮了黑暗中的道路,我的思路豁然展开。后来,我提出了动态范得堡模型,使论文研究取得大突破,部分成果很快就在英国《电子快报》上发表,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经过两年多不懈努力,终于顺利完成了博士论文。当我手捧大红的学位证书,怎能忘记林先生给我的谆谆教诲和潜心指导啊!

从 1985 年起,在林先生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开始考虑将理论创新向成果转化,3毫米波技术实验室应运而生。林先生要求我始终有这样一种信念:没有办法,去想办法,没有条件,就去创造条件。经过精打细算,东拼西凑,终于搭建起简陋的实验系统。反复琢磨、斟酌加工工艺,在一家机械加工厂普通的机床上完成了毫米波谐波振荡器的加工。1986年底,实验室一次就提交四项成果并通过部级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1987年和1988年,其研究成果获得电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为此,《科学报》(现在的《科学时报》)以题为“中国毫米波谐波提取技术跨入世界前沿”的文章,对我们在前沿领域的出色成果作了报道。199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我“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光荣称号,林先生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后来,林先生对我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他再三强调将研究工作推向纵深、推向实际应用的重要性。在课题组开展热烈讨论后,终于达成共识:为了开发我国3毫米波新频段,应该竭尽全力地把预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经过不断努力,实验室自主研制的3毫米波系列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高校、研究所、工厂等数十个单位推广应用,并出口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地。1991年,研究成果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在林先生的引领下,我们一举站到了国内毫米波技术研究的制高点,随后一批又一批研究生致力于3毫米波技术的研究,从单元部件到组件和分机,直至系统设备的研究,取得了十几项骄人的成果。我们锲而不舍、执著追求,花费了近二十年时间,在 2000 年终于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套3毫米波段的整机系统——“3毫米波接力机”,并批量交付部队,开辟了3毫米波通信新频段,2001年获得国防科技一等奖,我们用辛勤的劳动实现了林先生早年的愿望。

如今,电子科技大学在毫米波技术研究领域,早已形成在多个频段、针对不同的研究方向、全面推进的新局面,一直处于国内的领先水平,紧跟世界毫米波技术的发展方向。这一切,应该归功于林先生当年对学科发展作出的正确决策,应该感谢林先生对学生们呕心沥血的培养指导和真情倾注的关怀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