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苍茫的大海上,巨大的邮轮像一只美丽的海鸥,冲破层层暮霭,向着天空的方向、向着海的尽头,飞去。海面上,时有海鸟盘旋其上,间或有海豚跃出。夕阳的余晖中,林为干喜欢站在邮轮的船舷上,张开双臂,微微抬起头,任由海风吹过。
终于要“回家”了,回到自己朝思暮想的祖国了,船上的其他几个热血青年也和林为干一样心潮澎湃。这一路上大家踌躇满志,所聊的、所想的都是回国后的种种抱负。那时候他们约定,回国以后一定要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出成绩,为新中国增光。
因为船到达的地方是香港,于是能说广东话的林为干就被当选为领队。
但就在船行驶在公海即将到达香港时,他们却被通知因为所拿的不是新中国的护照,所以不能在香港登陆,将被原船送回,在能上岸的地方离船。这突如其来的坏消息,让林为干他们不知所措。“已经快到祖国的大门了,哪有再回去的道理。”作为领队的林为干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对策。经过短暂讨论,大家认为可以试一试利用船上的无线电给广东省教育厅留学生招待委员会发去(SOS)求救信号。
不到两天,对方回电,内容说祖国将派船来公海接他们回广州,要他们耐心等待。接到这一消息后,船上的留学生高兴极了,高喊着祖国万岁。
同样令人高兴的是,在此期间,林为干见到了他多年未见的大哥林为栋。林为栋担任过国民党广东防城县县长,新中国成立前夕,林为栋离开了大陆,来到了香港。在美国期间,林为干曾经托同在加州大学读书的罗应荣带信给他的这位哥哥,告之自己在美国的一切。这次回国,林为干写信给哥哥说了自己将要回国的消息,才有了这次兄弟俩的最后一次见面。
这次见面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从哥哥口中,林为干知道了他近年来的生活情况。他劝哥哥回国,但林为栋却说:“我恐怕再也回不去了,你回去以后好好工作。”看到哥哥当时的处境,林为干当即把自己的手表、衣服、钢笔等东西送给了哥哥。
船很快就来了,接上他们从虎门到达了广州。回到阔别16年的广州,再次登上自己家乡的土地,林为干伫立在黄埔江边,思绪万千。从八年抗战到新中国的诞生,从求学清华园到辗转长沙临时课堂,再到昆明西南联大求学,再到离开妻儿赴美实习,16年的青春岁月,林为干为此四处奔波,而此刻,而立之年的他看到家乡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看着洁净的街道,各种各样的店铺,衣冠整齐的行人,怎么不令他欢欣鼓舞呢?
对于他们的归来,广东省教育厅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安排他们住进了专门的留学生招待所,还举办宴会为他们洗尘。宴席间,当气势恢宏、音调壮丽磅礴,清新优美的“黄河大合唱”音乐訇然响起,学子们心中震颤,热血沸腾,为国建功立业是他们终身的奋斗目标。
而此时,在广州邮电局附近的一间简陋的寓所里,一位扎着辫子、穿着一件短袖碎花衬衣的三十多岁的妇女正在昏暗的灯光下教她7岁的儿子温习功课。儿子很调皮,写一会儿作业便嚷着妈妈要讲故事给他听。但这一次母亲没有如他愿,只微笑着说,“宝贝儿,快做作业,做完了我们去接你爸爸。”“哦,爸爸回来啰,爸爸从美国回来啰。”儿子欢呼着,拉着妈妈的手立刻要出门。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了一阵熟悉地敲门声。“一定是爸爸,爸爸,爸爸……”孩子“忽地”从凳子上溜了下来,快速地跑出去开了门。门开了,一身西服打扮的林为干放下手里的皮箱,弯腰抱起了儿子。在分别整整六年之后,这一家三口才得以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