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二战十大著名战役
8064900000019

第19章 冬天的神话——莫斯科保卫战(3)

莫斯科成千上万的军民在“坚决死守莫斯科”战斗口号的鼓舞下,在最危急的时刻,在每一寸土地上与法西斯展开了拼死作战,使德军每前进半步都要付出无数血的代价。但德军在开始的几天总算还给希特勒争气,进攻频频得手,推进速度虽说不是太快,但却一步步地向莫斯科逼近。而随着德军的逼近,苏军的抵抗也越来越顽强,常常是打得整营、整团不剩一人为止。到12月3日,德军第四坦克集团军在遭受重大损失后攻占了红波利亚纳。

这个红波利亚纳,今天已改名为梅季希,它位于莫斯科西北郊,距莫斯科仅有27公里,从这里出发,坦克最多一个小时便能抵达莫斯科城。闻讯赶来的“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陆军元帅包克站在塔楼顶部,手拿望远镜,当克里姆林宫尖顶那颗闪闪发光的红星尽收眼底时,他嘴里低声自言自语:“看到了,红星……我总算看到莫斯科了……”

然而,包克当时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不仅是他此生此世所能到达的距莫斯科最近的地点,而且也是德国军队第一次和最后一次看到莫斯科。他很快就发现,那颗红星是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及,它虽然近在咫尺,却又像天空的星星一样是那么的遥远……

三、绝地反攻横刀立马已无敌

1941年末,莫斯科战役进入第二阶段,苏军展开战略反攻,德军转入全面防御,战争发生了根本转变,朝着有利于苏军的方向阔步前进。

12月初,莫斯科已是寒冬季节。白皑皑的莫斯科郊外,凛冽的寒风裹着卷起的层层雪浪,阵阵呼啸,铺天盖地而来,就仿佛要把整个大地吞没似地昼夜不停。温度计的水银柱在急剧下降。在这零下40多度的冰天雪地中,一些身着单衣,紧裹破毛毯的德国官兵在呼啸的北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他们一边哆嗦,一边捉身上的虱子。在田野上、堑壕边、顿河冰水中,到处可见冻僵了的德国兵的尸体,而那些已冻得奄奄一息的士兵们,望着满天越下越大的鹅毛大雪,都在绝望中无可奈何地痛苦呻吟着。

1941年12月4日,苏军第十六集团军在红波利亚纳地区发起反击。红波利亚纳镇几易其手,苏军与德军在镇外展开坦克战,镇内则进行巷战。战斗异常激烈,整整持续了一整天,直到天黑,苏军终于把德军逐出红波利亚纳。

与红波利亚纳地区相仿,莫斯科周围其他地区的战斗也是呈白热化状态,战斗的双方就犹如角逐的足球场,德军的前锋已将球带入禁区,正在寻找一切机会企图“破门”而入,而苏军“后卫”也是拼命扑救、补位,死死地保护着自己的大门。双方都是不遗余力,而且双方都知道这是最后关头,谁能坚持住,谁就能取胜。1941年12月5—6日,苏军利用德军预备队消耗殆尽、失去进攻势头的有利时机,出其不意地在加里宁至叶列茨一线开始全线反攻,先后实施了加里宁、克林—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图拉、叶列茨和卡卢加进攻战役,并在罗斯托夫和季赫温方向展开积极的配合行动。12月5日,对苏军来说是整个莫斯科保卫战最关键的一天,而纳粹将领们则称之为“最黑暗悲惨的一天”。这一天,德军在环绕莫斯科周围320多公里的半圆形阵地上,全线被苏军制止住了。不仅如此,古德里安自从他那支所向无敌的装甲部队踏平波兰以来,第一次被迫后撤,以便在坚硬的冰天雪地上组织起一道防线。然而,德国人已经什么都来不及了,苏军的反攻开始了。

1941年12月6日,大雪铺天盖地,整个战区一片银白。朱可夫的西方面军首先从莫斯科的西北发起了反攻,接着在莫斯科前沿北起加里宁,南至叶列茨长达1000多公里的战线上,苏军7个军团和两个骑兵军,共计100个师全线出击。

听到反攻的消息和命令,红军将士们无不兴奋异常。半年来失败的耻辱、退却的痛苦、对入侵者的仇恨,此刻都将转化为一种巨大的能量,推动着他们对疲惫不堪的德军发起猛烈的攻击。他们都怀着这样一个心愿:“是该出口气了,让法西斯看看上西天的路,也让他们尝尝背后挨枪子儿的滋味!”

反攻的第一天,科涅夫率领的加里宁方面军就突破了德军的防御前沿,越过封冰的伏尔加河上游之后,猛扑筋疲力尽的德军。他们进展神速,很快就插进到德军第九集团军的右翼,到达了德军后方大约20公里的图尔吉诺沃。

第二十九、第三十一集团军在当天即渡过伏尔加河,对固守在加里宁的德军第九集团军的交通线构成严重威胁。第三十集团军在骁勇善战的列柳申科将军率领下,迅速击溃德军在德米特罗夫西北的抵抗,冲向克林地区,威胁着德军第三、第四坦克集群的后方。库兹涅佐夫率第一突击集团军在德米特罗夫以南进攻,并越过莫斯科和加里宁铁路。第二十和第十六集团军的进攻更是顺利。8日,德军被迫转入防御。9—30日,加里宁方面军以强攻收复加里宁市,尔后向勒热夫方向发起进攻;西方面军右翼陆续解放伊斯特拉、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和克林等地;西方面军左翼实施向心突击,迫使德军撤出图拉东北突出部,消除了莫斯科南翼的威胁,进而解放卡卢加;西南方面军右翼占领叶列茨,向西发起进攻。德军遭此失败后,希特勒解除了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元帅等高级将领的职务,自任陆军总司令,命令东线德军坚守待援。

12月9日,第二十集团军粉碎了德军的顽强抵抗,将德军驱逐出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12月8日,第十六集团军解放了克留科沃,并开始向伊斯特拉水库发起进攻。此外,戈沃罗夫将军指挥的第五集团军也积极向前推进,从而有力地保证了第十六集团军的进攻。

在参加反攻的部队中有新从内地及远东地区调来的,也有长期坚守莫斯科防线的;有新入伍的,也有久经沙场的。这样一支有着步兵、炮兵、坦克兵、骑兵和空军组成的强大反击兵力,是德军做梦也没有想到的。等到包克反应过来,苏军的攻势已是锐不可挡。从12月7日起,反攻速度不断加快,反攻的前3天,苏军便推进了30公里至50公里,而且攻势一浪高过一浪,战果也越来越大。

在反击中为扩大战果,斯大林特意将西方面军航空兵的飞机增加至1000多架,这大大超过了德中央集团军群的飞机数量。强大的反击部队在航空兵的有力支援下,越战越勇,到1942年1月初,苏军完全击溃了窜至莫斯科城下的德“中央”集团军群的突击兵团,德军被迫后退100公里至250公里,从而解除了德军对莫斯科的直接威胁。

当苏军发起反击时,正在受冻挨饿的德军不得不在没有足够冬季装备的条件下进行垂死挣扎,他们伤亡惨重,根本无力阻止苏军的攻势,防线到处出现危机并被迫撤退。德“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包克元帅几天前,还准备乘坐第一辆坦克冲进莫斯科城,现在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并且准备将他的部队撤往库尔斯克—奥廖尔—勒尔一线作为德军的“冬季阵地”。

从本次战役第三阶段开始,苏军全面展开战略进攻,德军节节溃败(1942.1.8—4.20)。1942年,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利用德军失去进攻势头的有利时机,在西方、西北和西南战略方向发起总攻,并以西方正面为主攻方向。

为尽快歼灭入侵之敌,1月5日,斯大林向红军发出指示:不给德寇任何喘息的机会,不停顿地把他们向西驱赶。1月8日,苏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的舰桅高昂,海军战士将炮弹填进了炮膛,莫斯科郊外野战机场上的战鹰满载航空炸弹,振翅待飞。从列宁格勒城外雪深齐腰的森林,到莫斯科以西冰封的大地;从静静的顿河流淌过的乌克兰平原,到黑海北岸的克里木岛,苏军在这条纵贯南北的战线上,9个方面军110多万将士正在整装待发,收复失地大总攻的战幕即将拉开。

随着红色信号弹飞上天空,威力巨大的“卡秋莎”首先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怒吼,一时之间从空中到地面,炮声滚滚,火光冲天,苏军的全线总攻开始了。

总攻首先以加里宁方面军实施的瑟乔夫卡—维亚济马战役开始,这一战役也是勒热夫—维亚济马进攻战役的一部分。进攻的第一天,方面军的第三十九集团军就在勒热夫以西突破德军防御,至1月21日挺进80公里至90公里,前出至德军第九集团军勒热夫集团的后方。26日清晨,方面军的第二十二、第二十九集团军即在奥列尼诺包围了德军约7个师。

骑兵第十一军从正面突至维亚济马,并切断了维亚济马—斯摩棱斯克公路。

西方面军以9个集团军和2个骑兵军实施的勒热夫—维亚济马进攻战役,1月10日开始发起攻击。方面军的右翼第一突击集团军第二十和第十六集团军在突破德军沃洛科拉姆斯克防线后,于17日切断了莫斯科—勒热夫铁路。方面军中线部队第五、第三十三集团军于1月20日收复莫扎伊斯克;第四十三集团军则向尤赫诺夫方向进攻。方面军左翼的第四十九、第五十集团军和近卫第一军、第十集团军从北面和南面迂回包抄了由德军第九集团军约9个师组成的尤赫诺夫集团,这就使苏第三十三集团军和近卫骑兵第一军分别在尤赫诺夫以北及其以南突入德军后方,并开始向维亚济马展开攻击。为配合正面部队围歼维亚济马的德军,苏军还从1月中旬至2月中旬先后在维亚济马东南地域,以空降第二○一旅、第八旅和第四军主力1万多人实施了空降。到4月20日左右,苏军又向西推进了100公里至350公里,收复了莫斯科州、加里宁州、图拉州等莫斯科以西大部地区。希特勒占领莫斯科的罪恶企图完全化为了泡影。

1942年4月,暖流融化了伏尔加河的坚冰,解冻的土地开始散发出浓郁醉人的春天气息,随着春季泥泞时期的到来,苏军开始转入防御。莫斯科会战,苏军经艰苦奋战粉碎了德军对莫斯科的进攻,战线向西推进100~350公里,解放莫斯科州、加里宁州、图拉州、梁赞州以及斯摩棱斯克州和奥廖尔州部分地区,虽未完全实现围歼德“中央”集团军群的企图,但战果辉煌。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次遭到重大失败,损失官兵50万人(其中冻死冻伤10万余人)、坦克1300辆、火炮2500门、汽车1.5万余辆。

此役后,德国军队元气大伤,二战的结局也初现端倪,苏军士气大振,攻克柏林,出兵中国东北,所向无敌!

战役点评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在20世纪世界战争史上具有重大的政治和军事意义,它不仅粉碎了希特勒闪击速胜的企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德军第一次遭到重大失败,为战争形势的根本扭转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20世纪“一个冬天的神话”。战争的胜利使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给前苏联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坚定了夺取最后胜利的信心。同时,也给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各国人民以巨大鼓舞,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为最后战胜法西斯,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苏军的这一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击计划的破产,改善了苏军的战略态势,提高了前苏联的国际地位,为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基础。会战中,德军虽在初期取得一定战果,但因战线过长,补给不足,缺乏预备队和冬季作战准备不足等原因而终遭失败。苏军则不断完善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体系,加强对空和对坦克防御,重视战略预备队的组建和适时集中使用,善于组织炮兵进攻及各军兵种和游击队的协同,从而初步扭转了战局。

前苏联反抗法西斯德国及其盟国侵略的战争,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和战后军事学术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战争中,德国将其大部兵力和资源投入苏德战场。德国及其盟国共有607个师被击溃和消灭,约占德军及其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作战师的77.5%以上;德军损失达1000万人,约占其在大战中人员损失的80%;75%以上的武器装备被苏军击毁或缴获。前苏联为打败德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亡2700万人,其中军人866万;数千城市和村镇变成废墟,国民经济和人民财产遭到空前破坏和洗劫。

前苏联以重大代价换来了胜利,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德国和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作出了重大贡献。

对于前苏联战胜法西斯德国的斗争,中、美、英等国曾给予巨大支援。法西斯势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是各同盟国相互支援和共同斗争的结果。

战争中,前苏联与不同社会制度的美、英、中等国结成统一战线,通过联盟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避免了两线作战,获得了同盟国在战略上的有力支援或直接配合。前苏联军民的战争功绩对于推动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深化殖民主义体系分化瓦解的危机、促进世界各地千百万人命运的变化,曾产生巨大影响。前苏联的历史性胜利,有利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