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当学完本章并做完练习后,你应该可以做到:
描述态度的特点
列出态度的功能
举出态度的主要理论
解释员工工作满意与组织承诺
列举提高员工工作满意与组织承诺的途径与方法
建一座世上最美的城市
有位哲人看见三个工人正在砌墙,出于好奇就近前问他们说:“你们在做什么?”
其中一个站着的工人抢先回答说:“没看见吗?我在砌墙!”第二位工人说:“我在建一幢漂亮的大楼!”第三位工人则欢快地回答说:“我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市!”几年后,这位哲人再次来到这里,结果发现第一位工人仍然在做砌墙的工作;第二位工人成了有名的设计师;第三位工人成为这座城市的市长。这里姑且不看三个人的后来结果,单看第三位工人的工作态度就非常令人钦佩,能够把平凡的工作当成快乐的事来做。
在心理学历史中就有一个类似的真实故事。你知道冯特为什么能够成为心理学的鼻祖吗?就是因为冯特一开始就有一个创建新心理学的明确态度。他在《对感官知觉学说的贡献》一书中,就明确而系统地全面阐述了建立独立的心理学的思想与方法。后来,他又出版了一本题为《生理心理学原理》的重要着作。在这本书第一版序言里,冯特再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其中写道:“我这里献给大家的这本书是想规划一门新的科学领域。”可见,冯特把心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态度是极其明确的。
因此,《生理心理学原理》是心理学史上第一本真正的心理学专着。1875年,冯特被德国莱比锡大学聘为教授。1879年,他在莱比锡大学开创了一项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业--创建了世界上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这就使得心理学有史以来第一次像其他学科一样被作为一门正式科学而进行研究。在这所心理实验室里,他领导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国的心理学研究者有效地完成了100多项实验研究,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心理学专门人才。这些人后来各自回到他们的祖国,在他们的国家里都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其中许多人后来都成了世界知名的心理学家,如卡特尔、铁钦纳、闵斯特伯格等,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心理学专业队伍,为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在管理领域,员工的工作态度同样影响一个组织的正常运行和效率。加强员工的工作态度研究是组织管理的关键所在。本章在对态度的概念、功能、影响因素及其理论进行简介的同时,重点探讨工作满意和组织承诺的行为表现、影响因素和形成规律,并对员工态度的测量提出相关建议。
第一节态度概述
态度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他人及群体的反应,以及对他人行为的解释,都或多或少与自己所持的态度有关。当我们用欣赏的态度去看世界时,就会发现很多美丽的风景;同样当我们用批评的态度去看世界时,就会觉得它一无是处(见案例4-1)。
案例4-1
智慧老人与两个年轻人
一个年轻人翻山越岭来到桃花源,向智慧老人取经,智慧老人问他:
“年轻人,你喜欢这里的风景吗?”
“喜欢,真是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啊!”年轻人说。
“你的家乡如何?”智慧老人又问道。
“糟透了,我讨厌那地方。”年轻人回答。
“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智慧老人说完,便把这个年轻人赶走了。
不久,又一个年轻人来取经,智慧老人问了同样的问题。
当智慧老人问他家乡如何时,这个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思念我的家乡……”
智慧老人说:“年轻人,你留下来吧!”
旁听者深感诧异,问智慧老人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智慧老人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心中没有桃花源,世上也就没有桃花源了。”
一、态度的概念
(一)态度的定义
态度(attitude)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一定对象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人格倾向。
一般来说,态度包含个体的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组成部分。其中,认知部分是由客观事物的知识或信息组成,反映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理性判断和信念。这是态度形成的基础;如果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就无法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如“我认识他,他对人比较真诚”。情感部分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反映个体对客观事物的需要程度。需要则表示喜欢;不需要就表现为不喜欢。如“我喜欢这里的人”,“我不喜欢这里的天气”。意向部分则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如“我准备明天去桂林旅游”,“我要找领导谈谈下星期的工作计划”。正是由于态度的认知、情感和意向的有机统一特性,使得人们可以从个体的外显行为推知其对客观事物的态度。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意向并不是行为本身。态度是人的外显行为的重要条件,态度可以影响行为的发生频率、行为效果、行为的持久性,但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之间还存在许多中介因素,需要考虑社会规范、习俗等外界条件和内在的个体差异性。
(二)态度的特点
1.对象性
即任何态度都具有特定的对象。这种对象可以是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概念;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主体自身;如管理者对员工的态度,员工对工作的态度等等。没有指向对象的态度是不存在的。
2.社会性
是指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的。态度既可以通过他人或大众媒体等间接形成,如家庭、学校、组织、群体、舆论及传统习俗等都对态度的性质、方向、水平和层次有较大的影响,同时态度也可由个体的直接经验获得,如通过联想、强化和模仿等途径获得。
3.内隐性
是指态度虽有行为意向,但不是外显行为本身,所以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它,只能通过对当事人的言谈举止等进行分析和推测,才能认识它。如一名员工在业余时间里总是抱着各种专业书在看,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他的行为中推测他对学习是持积极态度的。
4.稳定性
是指态度的形成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但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发生改变,具有相对稳定性。如客人在某酒店接受了良好的服务后,感觉很好,从而形成了对这家酒店的肯定态度,以后当他再有这种需求时,很可能还选择这家酒店。
5.调控性
是指态度对个体的内在心理活动和外在行为具有激发、调整和协调功能。
如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等就是这一特性的具体表现。同样,在组织情境中,员工的工作态度会调控其工作行为(见案例4-2)。
案例4-2
态度决定结果
某公司有一位普通职员,每天出外勤递交文件、打扫环境卫生、清理垃圾等。工作琐碎且辛苦,但她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总是尽心尽力,没有怨言。因为热爱这份工作,这位普通职员连续五年上班全勤,无论刮风下雨从未迟到早退,而且乐于助人,年年当选优秀员工。她自动放弃每两周一次的周六休假,也从未填报加班费。她经过的公司角落,你不会看到不该亮的灯、滴水的龙头,或是地上的纸屑。
她似乎比老板还要珍惜和爱护公司,而且更是维护地球环境的实践者。清理垃圾时她坚持实施垃圾分类,印坏的纸张或是一些背面空白的废纸,她都裁成小张分给同事做便条纸,对其他废纸,只要是可以回收的,就一一摊平后与废纸箱一并捆绑卖给收废纸的,得到的钱捐给工会。
显而易见,这位普通职员已经把公司视为自己的家了。她的工作态度赢得同事们由衷的敬佩,尤其当拥有高学位的员工抱怨工作不顺时,看到她每天很认真地做事时,也就无话可说了。两年后,普通的她靠着把自己当作公司“主人”或“合伙人”的责任感,在那些学士、硕士们的羡慕中被破格提升为总务主任,进入公司中层主管的行列。
资料来源:宁一,《培养员工精神》,北京,地震出版社,2005年版。
6.两极性
指态度对客观事物具有两种相互对立的极端状态。表现出肯定与否定、赞成与反对、积极与消极等对立两端的形式。应该注意的是,肯定的态度不一定就是积极的态度;否定的态度也不一定就是消极的态度。如对浪费行为的否定态度,则是积极态度。当然,在实际生活中也存在“中性态度”,但这是暂时的,最终会向两极发展。
二、态度的功能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之所以对自己所认识的事物持有一定的态度,是因为态度具有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心理功能。卡茨和奥斯卡姆普等认为,态度有四种基本功能。
(一)适应功能
指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形成后又起着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个体具有从外部环境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的需要,对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态度能使个体满足这种需要。如员工以对待朋友的态度去跟上司打交道往往就不适应,反之则反是。
(二)自我防御功能
自我作为客观世界的一部分,不可能完全改变客观世界。当外界与个体的心理准备状态不一致时,就会使个体产生心理紧张、冲突和不安。如果个体经常处于这种心理状态之下,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害的。
这时个体可以通过形成与之相对的态度,得到个体相应的心理准备状态,起到自我防卫作用。这种功能有助于个体内心压力的缓解,比如一个知识分子看到商人赚很多钱并在生活中拥有许多物质享受时,为了恢复被损伤的自尊,他常会显示出自命清高和鄙视“为富不仁”者的态度,以保持心理平衡。
(三)价值表现功能
在很多情况下,特有的态度常表示一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概念。如某人说:“我的个性就是这样,凡是原则问题就必须是坚持的。”这说明了他个人的价值判断,表明其对某事的赞成还是反对。态度的这种价值表现功能对于个体的心理奖赏不仅仅是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更重要的是,通过自我表现,可以使个体巩固自我中积极的方面。
(四)知识功能
人们之所以形成和改变态度,是为了“赋予混沌世界以意义”,满足人们理解和支配自己所处世界的需要。卡茨认为,每个人都想理解和支配自己的生活空间。由于有了态度,人们才能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汇集、整理和分类。同时,态度也是个体认知环境的参照框架,它会影响个体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判断(见知识库4-1)。
知识库4-1
态度对个体社会判断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兰伯特曾经让加拿大的大学生根据声音判断说话者的人格特征。他让被试听10人朗读同一篇文章的录音(实际上只有5人朗读,只不过每个人都用英语和法语各读一次),然后判断这10人的人格特征。结果发现,同一个人用英语朗读比用法语朗读获得了更高的评价。
说英语时被认为个子高、有风度、聪明、可靠、亲切、有抱负;而说法语时被认为有幽默感。实验证明,人们根据已有态度来判断他人,因为英裔加拿大人的社会背景优于法裔加拿大人,大学生对英裔加拿大人的态度也优于法裔加拿大人。
上述四种功能的前两种能帮助个体调整或纠正自己的行为,后两种则和个体追求自我实现相连的高层次需要有关。因为个体既要从表达自己所赞同的观点中获得满足,同时,也有了解周围世界的需要。
三、态度与行为
态度与行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人们经常可以从他人的态度来预测其行为。比如张三对李四持有消极的态度,我们就很容易预测在选优秀工作者时,张三不会投李四的票。但是,态度与行为之间并非一对一的关系,也不是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一定有什么样的行为,态度只体现了一种行为倾向,它并不等于行为(见知识库4-2)。
知识库4-2
态度能预测行为吗?
在20世纪30年代初,绝大部分美国人对亚洲人持有种族偏见。为了研究这种偏见的影响,心理学家拉皮尔邀请了一对来自亚洲的年轻夫妻驾车做环美旅行。他的研究想要发现,他们所经过的旅馆和饭店的老板会不会以他们对亚洲人的偏见而拒绝接待这对夫妻?结果在3个月的旅行中,他们经过的66家旅馆只有1家拒绝让他们住宿,而184家饭店没有一家拒绝他们用餐。事后,拉皮尔又给他们经过的旅馆与饭店写信,问他们是否愿意接待亚洲人。结果在128封回复的信中,90%说他们不会接待。很显然,他们的态度与行为发生了矛盾。
那么,态度在什么情况下能预测行为?哪些因素影响了态度对行为的预测?围绕这两个问题,人们展开了许多研究。目前已经证实,影响态度对行为预测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态度的强度
人的行为总是代表着一定的态度,但不是所有的态度都会引发人的行为。
一般来说,强烈的态度要比微弱的态度对行为更有预测力。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由于对熊掌的态度强过对鱼的态度,就取熊掌而舍弃取鱼的行为。
(二)环境压力
环境对人的态度性质、强度和行为的一致性程度具有直接影响。通常情况下,当环境压力较大时,个体就会放弃自己的态度,表现出与环境压力一致性的行为;而当环境压力较小时,个体的行为就容易与态度表现出一致性。如入乡随俗就是说环境保证了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