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生命的礼物:最动人的故事
8049000000045

第45章

小外孙笑笑

文/刘成章

小外孙笑笑,小猫小狗似的,整天呀呀叫着,从这个屋子爬到那个屋子(代爪的小手故意拍得地板啪啪响)。忽一日,他直立起来了,望着大人笑啊笑的,同时摇摆着自己的身子,很是得意。

接着学会了走路。

他一岁了。

一岁的男子汉很不喜欢上厕所,只好给他腰间扎上松紧带,系上尿布。尿布往往在屁股后面竖起来,就像竖起了奇异而强劲的尾巴,使他老虎一样,威风至极。

老虎来了的时候,谁看见谁都会绷紧了浑身的神经。比如你正坐在电脑前写作,他来了,你必须赶忙存盘,否则,屏幕上的东西眨眼就会被他敲没了;比如你正坐在桌前吃饭,他来了,你必须赶忙把滚烫的米汤端开,否则,他的小手眨眼就伸到米汤中去了。他来了,你立即变得手忙脚乱,还往往搞得不可收拾。

老虎走来走去,嘴里总是呀呀的,念念有词。可是他的语言没人可以听懂。不过,别人说的话,他倒是能够听懂三五分的。

他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到电视机前,呀呀地指着要看。他俨然像个事业心极强的企业家一样,兴趣只在广告上面。他可以眼睛一下不眨地看完五六个广告。可是一次广告上出现很大很美的香蕉,我们的“企业家”急得又哭又闹啦。为什么?他吃过香蕉,知道那味道是蛮可以的,所以现在又闹着要吃电视上的香蕉了。

电视上一旦响起音乐声,他的小腿便动起来了。他有相当像样的节奏感。他的妈妈因此便说:“我们的笑笑将来肯定能歌善舞。”

话音未落,笑笑却把妈妈的头发揪住了。狠劲狠劲地揪。你怎么说他也不放手。最后只好把他的头发也揪了揪,他似乎这才明白揪住头发是会痛的,小手才很不情愿地松开了。

他不爱洗头洗脸。洗手可以,洗脚可以,洗澡更可以(一钻进澡盆就击水,跳腾,不愿再出来了),就是不愿别人给他洗头洗脸。要是给他洗,他就竭力反抗。哦。笑笑,你的头脸是太岁的头脸,岂容别人动土?

但妈妈手中的湿毛巾还是捂到他的脸上去了。他生气极了,大哭乱踢,实在不理解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他仍然喜欢趴在地上。因此,他常常看见的是别人的两只脚,于是便常常把玩起别人脚上穿的拖鞋了。他有时候摇身一变成了大盗般的模样,非把你的拖鞋夺走不可。拖鞋扔了后,他就又当科学家了:趴在地上,聚精会神,研究一切他认为值得研究的渣渣屑屑。但研究着研究着,他就捡起来塞到自己的嘴里去了。

姥姥便逗他,把他拉下的屎橛橛送到他的脸前。你猜怎么着?他会吃吗?哪会!他立即躲开了,躲得好快!

他还喜欢站在穿衣镜前,久久地研究。“镜子里的那个娃娃是谁呢?”他一定这样想。过了一会儿,他终于进行测试了:举起小手摸自己的头。结果呢,他看见镜子里的那个娃娃也在摸自己的头。他小眼珠一转,似乎终于认定镜子里的娃娃非笑笑莫属。于是他开心极了,摇摇摆摆走开,呀呀地唱起属于自己的欢乐歌儿。

他养成了一个习惯,老喜欢把喝完的奶瓶叼在嘴上,就像我老喜欢把纸烟叼在嘴上一样。那天,我给了他一块饼干,他大概想他的嘴巴正被奶瓶占着,就拿了饼干,几次试图往鼻孔里塞呢。我笑问:“笑笑,你的鼻子会吃吗?”他想了想,才松开奶瓶,把嘴巴腾了出来。

他的这一行动虽然十分可笑,但难得的是,却说明他没有任何思维定势。成年人难以摆脱的东西,他恰好没有。而这正是创造性赖以生发的基础。因此我想:笑笑!要是把你的“没有”给了爷爷,爷爷的笔下定将生出奇异之花。笑笑!爷爷羡慕你!

笑笑手里要是捏着东西,你要,他给你,可是那是佯装的。当你即将拿到的时候,他便猛地把东西扯到一边去了。他诡谲地微笑起来。

看见大人老是打电话,有时候听见铃响,他就抢先把耳机拿起来了。但他只“喂”上两声,大概也听见了耳机里正说什么,却把耳机“哐”地扔在桌上。大人们望他,他自豪得就像君临天下的伟人一样,咯咯大笑起来。与此同时,他撒尿了,尿水像自来水一般流个不住。

尿布往往在屁股后面竖起来,就像竖起了奇异而强劲的尾巴,使他老虎一样,威风至极。

作者描绘小外孙笑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漫画的效果:小主人公扎尿布的样子,看见电视里香蕉的神情,哭闹的劲头都让人忍俊不禁。我相信这快乐是最容易蔓延最具感染力的一种,让我们每一位读过这篇文章的人共享这份天伦之乐,并欣赏作者那未泯的烂漫童心!附记:当我许久后偶翻此文的时候,笑笑已经两岁半了。他学会了说话。他见人便说:“你死样子!”或者说:“麻烦!”这两句话如童谣一般,常常挂在他笑嘻嘻的嘴边。凡逢上他不愿干的事情,而你硬叫他干——比如说洗脸吧,他仍然不喜欢洗,但有了新的表现——他便拼命吼叫起来:“救救我!救救我!”真叫人忍俊不禁。

母爱超越生命

文/魏强

我所做的医学实验中的一项,就是要用成年小白鼠做某种药物的毒性试验。在一群小白鼠中,有一只雌性小白鼠腋根部长了一个绿豆大的硬块,便被淘汰下来。

我想了解一下硬块的性质,就把它放入一个塑料盒子中,单独饲养。

十几天过去了,肿块越长越大,小白鼠的腹部也逐渐大了起来,活动显得很吃力。我断定这是肿瘤转移产生腹水的结果。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小白鼠不吃不喝,焦躁不安起来,我想,小白鼠大概寿数已尽,就转身拿起手术刀,准备解剖它,取些新鲜肿块组织进行培养观察。

正当打开手术包时,我被一幕景象惊呆了。

小白鼠艰难地转过头,死死咬住已有拇指大的肿块,猛地一扯,皮肤裂开一条口子,鲜血汩汩而流,小白鼠疼得全身颤抖,令人不寒而栗。

稍后,它一口一口地吞食将要夺去它生命的肿块,每咬一下,都伴有身体的痉挛。就这样,一大半肿块被咬下吞食了。

我被小白鼠这种渴望生命的精神和乞求生存的方式深深地感动了,收起了手术刀。

第二天一早,我匆匆来到它面前,看看它是否还活着。让我吃惊的是,小白鼠身下居然卧着一堆粉红色的小仔鼠,正拼命地吸吮着乳汁。

数了数,整整十只。看着十只渐渐长大的仔鼠没命地吸吮着身患绝症、枯瘦如柴的母鼠的乳汁,我知道了母鼠为什么一直在努力延长自己的生命。

那一天终于来到了。在生下仔鼠21天后的早晨,小白鼠安然地卧在鼠盒中间,一动不动了,十只仔鼠围满四周。我突然想到,小白鼠的离乳期是21天。也就是说,从今天起,仔鼠不需要母鼠的乳汁,也可以独立生活了。

面对此景,我潸然泪下。

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母爱却是无限的。伟大的母爱常常会创造奇迹,她有时甚至能驱使生命超越极限,为她的孩子赢得生命的光明。

2005年的幸福

文/[台湾]龙应台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开店铺的人天亮时打开大门,不会想到是否有政府军或叛军或饥饿的难民来抢劫。走在街上的人不必把背包护在胸前,时时刻刻戒备。睡在屋里的人可以酣睡,不必担心自己一醒来发现屋子已经被拆,家具像破烂一样丢在街上。到杂货店里买婴儿奶粉的夫人不必想奶粉会不会是假的,婴儿吃了会不会死。买廉价的烈酒喝的老头不必担心买到假酒,假酒里的化学品会不会让他瞎眼。小学生一个人走路上学,不必顾前顾后提防自己被骗子拐走。江上打鱼的人张开大网用力抛进水里,不必想江水有没有重金属,鱼虾会不会在几年内死绝。到机关去办什么证件的市井小民不必准备受气受辱。

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水果摊上依旧有最普通的香蕉。市场里依旧有一笼一笼肥胖的活鸡。花店里依旧摆着水仙和银杏,水仙依然香得浓郁,银杏依然含着毛茸茸的苞。俗气无比、大红大绿的金橘和牡丹一盆一盆摆满了骑楼,仍旧大红大绿、俗气无比。银行和邮局仍旧开着,让你寄红包和情书到远方。电车依旧叮叮响着,火车依旧按时到站,出租车依旧在站口排队,红绿灯依旧红了变绿,消防车依旧风风火火赶路,垃圾车依旧挤挤压压驶进最窄的巷子。打开水龙头,依旧有清水流出来。天黑了,路灯依旧自动亮起。幸福就是,机场依旧开放,电视里依旧有人唱歌,报纸打开,依旧有字。饭店门口依旧有外国人进出,幼儿园里依旧传出孩子的嬉闹声。幸福就是,寒流来袭的深夜里,医院门口“急诊室”三个字的灯依旧醒目地亮着。

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在晚餐的灯下,一样的人坐在一样的位子上,讲一样的话题。年少的依旧叽叽喳喳地谈自己的学校,年老的依旧唠唠说自己的假牙。厨房里一样传来煎鱼的香味,客厅里一样响着聒噪的电视新闻。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回来了,书包丢在同样的角落里,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子下。幸福就是,头发白了、背已驼了、用放大镜艰辛读报的人,还能自己走到街角买两副烧饼油条回头叫你起床。幸福就是,平常没空见面的人,一接到你午夜仓皇的电话,什么都不问,人已经出现在你的门口,带来一个手电筒。幸福就是,在一个寻常的下午,和你同在一个城市的人来电话平淡地问道:“我们正要去买菜,要不要帮你带鸡蛋牛奶?你的冰箱空了吗?”

幸福还是什么?虽然有人正在城市的暗处饥饿,有人正在房间里举起一把尖刀,有人正在办公室里设计一个恶毒的圈套……虽然如此,幸福就是,你仍旧能看见,在长途巴士站的长凳上,一个婴儿抱着母亲丰满的乳房用力吸吮,眼睛闭着,长长的睫毛翘着。黑沉沉的海上,满缀着灯火的船缓慢行驶,灯火的倒影随着水光荡漾。15岁的少年正在长高,脸庞的棱角分明,眼睛晶亮地追问你世界从哪里开始。两个老人坐在水池边依偎着看金鱼,手牵着手。春天的木棉开出第一朵迫不及待的红花,清晨四点小鸟忍不住开始喧闹,一只鹅在薄冰上滑倒,冬天的阳光照在你微微仰起的脸上。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你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每时每刻……

家有小女

文/朗强

母亲去世后,我首先想到的是该怎样安排老父亲的生活。

若让父亲一个人孤独地生活,是绝对不可以的。且不管父亲如何,在世人的眼中,父亲就像一面镜子,折射着我们对老人的孝敬德行。我几次请父亲搬到我那里去住,可父亲总是执意不肯:“不方便,不方便,我自己还能生活。”每次父亲都是这样搪塞我,可我从父亲昏暗的眼睛里还是看出了父亲对母亲的思念和对我的怀疑。是啊,妻能接纳父亲吗?可一个孤独无助的老人,不能与儿孙一堂共享天伦之乐,孝在哪里?敬在何方?我想这个浅显的道理,妻是会知道的。尽管几次将我的思想传达给了妻子,可迟迟没有行动的妻子又叫我无可奈何,不知如何。我怕我的武断给家中带来不快,更怕伤害父亲的心。还是女儿想得周到,她出其不意的决定,化解了我忧郁的心结。女儿决定不转学了,留在爷爷的身边陪伴爷爷。看到小女儿如此懂事,我沉重的心似乎减轻了许多。可女儿毕竟才12岁呀,一个12岁的女孩承担起照顾爷爷的重任,怎不叫我感动,深感汗颜的我一把抱过女儿,内心在一次次地重复着两个字:“谢谢……”

女儿能担得起这副担子吗?我真怕不懂事的女儿不但不能给爷爷减轻负担,增加欢乐,还要为爷爷增添累赘,那可真就成了“哀哀老父,生我劳瘁”的悲哀了。可谁知这个提议一道出,立即被父亲接受了,我甚至看到父亲的眼圈泛红……

祖孙俩生活在一起,我有了一份安慰,一来父亲有什么事小女算个帮手,二来小女儿天真活泼,会把忧郁的爷爷从悲痛中带出来,再者小女儿可以作个传话筒,父亲的一举一动会从女儿口中得到。

周末,下了班我便匆匆赶往父亲家,短短的一周,父亲的精神有了很大的恢复,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是工作的缘故还是小女儿的作用,我不得而知,反正父亲看上去恢复了往日的精神,脸色不再苍白,眼睛有了光泽。但有一点我还是放心不下,就是小女儿的生活,过去一直由奶奶爷爷照顾,如今会不会还像过去一样由爷爷照顾。没容我问,父亲先叙开了:小雨懂事了,什么事都自己做,早上起来自己叠被穿衣服,自己洗脸梳头,放学回来还帮我摘菜,饭后还帮我洗碗、扫地,有时还偷偷为我洗袜子。说着说着小女儿放学啦,看着懂事的女儿,我心中一阵感激,女儿放下书包来到厨房帮助爷爷削土豆皮。还自己做了个豆皮咸菜。我的眼泪几乎流了出来,难怪父亲精神如此这般,我猛然悟出,这一老一小从极度的悲痛中走出,寻求天伦的快乐,其心力是何等的健硕。

刹那间,我被小女儿的精神震撼了,想幼稚的小女儿放弃了童稚之乐,放弃了母爱的呵护而承担扶助老人的重任,做不能为而为的事,而身为人父的我却不能为,不禁为自己的不孝而哀哀落泪了……

箭手啊,生命之弓就在你的脚下横着,快俯身拣起,把理想的银箭搭在弓弦上射吧!

爱是左右手

文/徐惠青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这么一种热闹情景:每天,在幼儿园或小学的门口,总拥挤着一群做父亲或母亲的,他们在等待自己的孩子,每位眼中都饱含着对孩子最亲切的爱意。而在一些敬老院或老人独居的院落,却极少发现有年轻的身影,除了一片静寂,便剩下一缕缕的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