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生命的礼物:最动人的故事
8049000000030

第30章

临走前的一个晚上我到邻居家道别,和哥哥一起到唐古拉山的得胜哥说:“你不知道,你哥这次捡了一条命回来。在去往唐古拉山的路上车子坏了,在前不着店后不着村的戈壁滩,一天见不到一个人影。我和你哥拉在了大部队后面,更不幸的是修车的那天晚上下起了大雨,帐篷早已湿透了。我们又冷又饿,只好爬在车厢底下。晚上你哥感冒了,加上高原反应,他浑身虚脱,吓死我了,车坏了几乎等于陷入了绝境。他说为了你们全家,为了你能考上大学,哪怕剩一口气也要走出戈壁滩为你挣足学费。幸运的是第二天大部队派人来找我们,修好了车,我们才得以到达那里。在那里他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干的活最多,受的苦最大。你以后可不能忘了你哥哥啊!你哥不要让我告诉你们,看到他如此辛苦,我不忍心藏在心里。我想你会懂的。”我的泪早已夺眶而出。

到学校报到的那天哥哥给了我2000元伙食费。他说:“到大学里管好自己,照顾好自己,也不要忘了我们的本。”我知道这句话的分量,哥哥的意思我懂。

尽管上大学时当老师的姐姐经常给我汇款,但我还是隔三差五地收到负载着哥哥血汗的汇款,我知道那里包含着何等殷切的期望与希望,我也知道哥哥瞒着嫂子给我汇款要受嫂子多少气。哥哥的肩膀很沉,我也格外用功,不敢辜负任何一滴渗透骨髓的汗水泪水。

毕业后我没费吹灰之力找到了一份轻松的工作。现在我经常给哥哥和父母写信汇款寄托我微不足道的爱意,逢年过节我也给我多病的侄子买些衣服零食,而这一切,仅仅用几份汇款衣物是远远报答不完的。

现在我也经常跟着领导到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去检查,坐在小轿车里行驶在逐渐成形的公路上,看到那些像一张弓面朝黄上背朝天的筑路工人,我就会想起曾经筑路的哥哥,他们也是我的父辈,也是我的哥哥啊。下车后我会亲热地和他们交谈,给他们发香烟,问问他们的庄稼和收入,就像兄弟一样自然。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昨日是,今日是,永远都是!

当往日的苦难离我们远去时,当亲情的温暖潮水一般一波又一波漫过我的心头时,当我在安逸舒适的环境里追求自己的幸福梦想时,我不敢倦怠任何一个日子,我知道我的亲人一直在背后注视着我。

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在一个寺庙里许愿,老方丈让我许个愿,我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来生我愿做哥哥的哥哥!

17岁的兄长,要遭受这样令人无法想像的苦与罪。可是兄长没有丝毫怨言,依然用那长满老茧的瘦削的双手撑住苦难生活的天空。山村里的人,盼的是孩子可以考上大学,因为那是走出贫穷的唯一出路。正因为如此,兄长再苦再累也要供“我”上学,“我”作为兄弟,却踏着兄长用血与泪铺出的路走进大学,这是唯一可以报答他的,而走这条路的“我”是带着几分的歉意啊!

迷恋戏子

文/廖咸浩

又到了村子的庙会时节,庙前广场上也用汽油桶搭起了戏台。那个你迷恋的戏班子也再次来到庙前的广场。你迷那个戏班子纯粹是因为那个男主角,一个女扮男装的男主角。

为了她,你不但每天到庙埕报到,而且甚至还会走路到几公里外的另一个村子,只为了看她下一轮的演出。每回看戏你都必然从戏台侧钻进戏台底下,再从台前钻出来,紧贴着戏台站着。那时还是小学生的你,脸大约勉强高出戏台一点点。你就这样可以在戏台前站一整天。台上的角色所震起的灰尘,不断地飞进你眼中、鼻中,常刺激得你眼泪直流。但在泪眼模糊中你仍然坚持着,目不转睛地等待她、看着她。

每次散戏后,你总是内心狂跳着在戏台旁徘徊不去。有一回你终于忍不住悄悄爬上了后台。她正蹲着在吃晚饭,脸上的妆尚未全卸,穿着及膝的白色衬裤,脚踏着木屐,她的衬裤裤管因为蹲着而往上卷缩,露出了整条白皙小腿。黄昏时的阳光正好照在她的颈子上,你觉得你似乎可以看到那些发出金色反光的细细的汗毛。

她转过身来看见了你,与你四目相对——

“细汉仔,在这做啥?还不紧转去吃饭?”她半训斥的口吻中,好似另有一种知遇的疼爱,你胸中涌出一股汩汩的流泉……你看着她,她也看着你,在那几秒钟里,在黄昏温柔的光线中,你相信她将永远定居小镇,成为一个娴淑的妇人。但你的千言万语一句也说不出来,在尴尬的几秒钟之后,你勉强挤出了一个问题:“你住哪里?”她愣了一下,大概是因为这个问题太成熟了吧,随即笑着举起手来,以准备上马的姿势,半唱半念道:“住——在——四、面、八、方——啊——”她吟唱时左腿一抬,裤管随之一紧,整个大腿在白色的衬裤内绷得紧紧的,仿佛随时会……你霎时低下头去,你觉得再看下去你就是亵渎了她。

突然你感到一阵温热的气流袭来,抬头已看到她在你眼前,你们在那一刻是那么地接近,近到你已无法看清楚她。只听到她说:“憨囝仔,转去吃饭。天暗了。”说完并摸了摸你的头。多年后你才在舞会中再一次感觉到这种气流。在最初的那一刻。那突来的气流让你完全失去动弹的能力。即使是过了那么多年。体热在舞会中袭来仍然让你感到震颤——你们明明只是面对面说话而已——更何况是最初。

那远非爱情的爱恋,因其简单而执着,更能打动成年人的钝心。那略带早熟而充满生趣的对话,令读者浮想联翩,我们仿佛作为“第三者”置身于一次美丽的邂逅中。此外,第二人称的叙述也很有趣味,作者仿佛正与年少时的自己面对面,在促膝长谈中,畅享了曾经的朦胧爱恋,也阐释了勇往直前追求自己所爱的爱情哲理。你仰着头看着她,仿佛有若干世纪之久。最后才热红着脸温驯地说:“好。”你慢慢地走下戏台。到了地面之后,你并没有往回家的方向走去,而是猛然往海滩方向跑去。你在黑夜中独自在似乎永无止境的海滩上狂奔,木屐早已不知去向,脸上更流泪不止——因为那短暂的接近,更因为你也明了了她注定要流浪的命运。

许多年后,你读马康多的荷西·阿卡迪欧因为爱上吉普赛少女而跟着吉普赛人离去,你忽又忆起这个往事,因为你了解他的选择。爱情的机会、流浪的机会,都稍纵即逝;他不愿与青春赌博,因为谁知道离去的吉普赛人是否会再回来。

真情

文/冯莉英

常言道:患难之中见真情。经过了15年的短暂生活,我对此深有体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慢慢体会到了父母那颗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之心,但更使我感动的却是这十几年来他们为儿女所付出的那么多的爱,他们对于儿女的情是那么纯真啊!人们都说,母爱爱得真挚,父爱爱得深沉,果然不错!

由于幼年时不同一般的经历而造成了我的母亲极其内向的性格。可她却并未因此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更不忘记时时呵护我。十几年来,她以她残缺的身体无微不至地关爱着我。小时候,我体弱多病,是她陪伴着我一次次战胜了病痛,每次,病中的我睁开双眼所看到的都是母亲那焦虑的神情,尔后,她就亲手喂我吃药。上幼儿园时,父亲因工作忙不能接送我。我本以为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独自走过那条充满艰难坎坷而漫长的道路,但没想到母亲会陪我一起走。在幼儿园的两年多日子里,是母亲冒着烈日,顶着风雨,不畏艰难地接送着我。而今,每当夜深人静,独自坐在书桌前,昔日母亲的百般爱抚与她一拐一拐的背影时常会浮现在我眼前,此时的我也早已泣不成声了。

我的残疾的母亲为儿女所付出的一切绝不亚于同龄人的健全的父母。母爱的无私将会在儿女心中留下永恒的烙印。

自然,记忆中无法磨灭的还有父亲的坚韧。

父亲是个乐观而深沉的人。他也是由于幼年时的不幸而变得身材矮小。虽然他没有男子汉的七尺身材,可他有大丈夫的刚毅与坚韧。十多年前,为了造房,为了供我读书,我家的经济陷入了困境,父亲为此夜以继日地不停工作着,尽管生活是如此艰辛,可他从未向我们诉过苦。偶尔也会听到他无奈的叹息,但叹息之后,他就会更加振作,拼命干活。经过他长时间的拼搏,我们的家境略微宽裕了些。但恰在那时,弟弟又走进了我们那个贫困的家庭,打破了我们当时平静的生活。父亲为了支撑起这个家,又整日整夜地奔波在外,乌黑的头发愈来愈白了,饱经风霜的那张黝黑的脸也越显苍老了,可他那颗对于美好生活热切向往的心却依旧。如今,在劳累的工作之余,最使他感到安慰的就是儿女优异的学习成绩吧!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慢慢体会到了父母那颗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之心。但更使我感动的却是这十几年来他们为儿女所付出的那么多的爱。他们对于儿女的情是那么纯真啊!人们都说,母爱爱得真挚,父爱爱得深沉。果然不错!母亲以她细腻温柔的爱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们,父亲则以他惊人的毅力支撑着我们这个四口之家,逆境之后,这一幕幕往事就更显清晰了。或许正是如此的逆境,才让我得以领略到父母“身残志不残”的伟大品质,也增进了我与家人之间的那份亲情。此时的我已明白了,母亲的简朴,父亲的艰辛,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姐弟俩的将来,从而也更坚定了我内心的目标:努力学习,争取将来生活得更好!

幼年本该是人的一生中最快乐、最自由的时光,可我的父母却都在那时遭遇到不幸,但她们都以惊人的毅力生活着,并且含辛茹苦地将我们姐弟俩拉扯长大了,比起他们,我面前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而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条件改善了,更因为家庭的特殊,我还受到了师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与资助,面对着这么多人献出的真挚爱心,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亲爱的爸爸妈妈,尊敬的老师以及所有支持我的亲人长辈们:你们放心吧,我会以优秀的学业来报答你们对我的那份真情的!

傻哥哥

文/一世情缘

听母亲讲,哥哥小时候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爱笑,眼睛扑闪闪的特别招人喜爱,只是,在他1岁多时,正学着说话,有一次半夜发高烧,小脸涨得通红,浑身发烫。惊慌失措的父母心急火燎地敲开了村医的家门,村医是族里的一个叔叔,他摸了摸哥哥的额头,见哥哥面色已由潮红渐渐发紫,并且出气多,进气少。村医慌了神,帮哥哥服了简单的退烧药后,他劝父亲连夜把孩子送往县医院。

在20世纪70年代的农村,平日里连车影都难得看到,三更半夜的哪里会有车呢?在村医的陪伴下,父母打着火把,抱着孩子连夜翻山越岭步行到县医院。在医生全力抢救下,哥哥的命是拣回来了,却从此傻了。当别的同龄孩子已经会说话时,哥哥却只会坐在母亲的怀里傻笑,目光呆滞,嘴角挂着一丝悠长的口水;别的孩子已经会满地跑时,哥哥只会在地上爬。我相信父母为哥哥操过不少心,更为他流过不少泪。去了市医院,上了省城医院,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了一大笔钱,哥哥依旧还是一个傻子。

父亲对哥哥是失望了,甚至于绝望。左思右想后,他决定再要一个孩子。当我出生时,哥哥已经6岁了。我的出生重新燃起了父母对生活的希望,他们把我视为珍宝。父母爱的转移是自然而然的,我成了家庭的核心。我很小就知道自己有一个傻哥哥,我讨厌他,我憎恨他,因为他我没有自己的伙伴,因为他我一直被人嘲笑。我一直希望他早点死掉,这样我就再也不会因为他而抬不起头来。哥哥一直不明白我对他的讨厌,他总是成天跟着我,就连上厕所也会等在门口。

“你别老跟着我,行不行?”我哀求他。

“你是弟弟,我要保护你!”哥哥憨痴的脸很是认真,只是目光依旧是无神的,涣散的。

“你是个傻子,我不要你跟着我,我讨厌你,傻瓜!”我厉声大叫,满肚子委屈。

哥哥疑惑地望着我,不知所措,他最怕我生气了。他的手紧紧地拽着衣服下摆,身子缩成一团,眼中盛满了惊惶,他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母亲打了我一记耳光,很清脆的一声,“他是你哥,就是傻子,你也不能欺负他。”母亲流着泪说。我想母亲是心疼自己的儿子,她不愿意看到我良心泯灭。

哥哥见母亲打我,伸开双手把我挡在身后:“不打弟弟,妈妈!”

“我讨厌你!我不要你保护。”我哭着冲出家门。

那是记忆中第一次被母亲打,我恨透了哥哥,那一年我7岁,哥哥已经12岁了。那年9月份父亲带我到村小学报名读书。

“爸爸,我也要读书。”哥哥央求父亲。

“你是个傻子,读书有什么屁用?”父亲叹了一口气,目光幽幽的。一辈子要强的父亲,怎么也无法接受自己有一个傻儿子的事实,哥哥是他心中的隐痛,他的悲哀。

看着父亲牵着我的手走出家门,哥哥流着泪远远的跟在后面。他不敢再多说,他怕父亲打他。那天去学校报名,我是快乐的,我觉得自己从此可以摆脱这个累赘了,只是小小的心中莫名的又有些怅然,为什么,我也说不清楚,只是感觉哥哥很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