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梨园风流
7956300000078

第78章

“怎么了?部长同志。”耿小卉刚走到楼梯上,就停下来,“我为浑阳除了一只窃国硕鼠,您这位市委常委不给我鼓掌,怎么还横眉竖目对待我?”

“你闯了大祸,知道不知道?”耿若渔几乎疯狂了,“你这等于直接把矛头对准了市委书记!”

“那又怎么样?”耿小卉毫不买账,“谁窃国我把矛头对准谁,不管儿子,还是老子!也不管是书记,还是百姓!我这是‘位卑未敢忘忧国’,敢把皇帝拉下马!这叫英雄壮举!如果因此影响了您的乌纱帽,那可不是我的本意,我只能说声对不起。”

“我打死你!”耿若渔气急败坏,追上楼梯就要去打耿小卉。

耿小卉早就逃进自己的房间,锁上了门。

耿若渔便只能站在楼梯上干生气。

这时,电话铃响了,耿若渔便气呼呼地去接电话。

电话是冯笑梅打回来的,她说下班后要去医院探望一下杨月樵,因为听说他的病情急剧恶化。她让耿若渔自己下一点速冻饺子将就一餐,并说对不起。

耿若渔正在气头上,便恨恨地说:“随你便吧。”就摔了电话。

这时,耿小卉收拾了一包衣服,提在手里,又走下楼来。她边走边说:“老爸,既然我是不受欢迎的人,我最近就不回家来了——告诉您,我和宋小鹏、杨秋女还有本市的青年京剧爱好者们,正在探索京剧样式改革的新路子,也是为您领导下的文化战线的改革创造新经验。”

“滚!什么新经验、旧经验,对我都没有用了!”耿若渔双手抱住头,痛苦万状。

“哎呀,老爸,您这些天不是天天经验经验不离口吗?怎么一下子就又没用了呢?——啊,我明白了,您的女儿得罪了市委书记,您的乌纱帽就戴不长了,什么经验也就没用了,是不是?这可太可悲了,党的高级干部怎能这么心胸狭窄呢?”

耿若渔又要去打耿小卉,耿小卉拉开门就跑了出去,反手在外边扣上了锁,把耿若渔锁在了屋里。

耿小卉走到窗前,对耿若渔说:“老爸,贵党一向以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诩,怎么您就偏偏受不了一点儿批评呢?我真怀疑,你到底还是不是真共产党!”说完,转身扬长而去——她知道,一会儿开门的人就会回来。

第二天,上班后不久,耿若渔便被纪检委书记常忠厚请了去。并同他进行了一次单刀直入的谈话:揭发材料里的问题到底是有,还是没有?

耿若渔在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立即什么都明白了。他不得不从心里往外对刘舜尧书记由衷佩服。佩服他的机变和老辣。他没说一句话,没做一句辩解,要过一张纸,写道:

揭发材料完全属实,本人供认不讳。请求组织严厉处分。

耿若渔

然后,连看也不看常忠厚一眼,丢下笔,转身而去。

杨月樵的追悼大会,在重新修葺后的永乐戏院举行。

台口上方的横额文字是:

卓越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杨月樵同志追悼大会

舞台上,天幕正中是杨月樵的遗像,挂在一个金纸刻成的大大的“奠”字中间。下面与台口摆满花圈和挽联。台口两侧悬了最大的一副挽联。上联是:

名噪梨园关外杨,关在园外蹉跎半世

下联是:

德被菊坛大气节,永垂史内辉煌千古

没有横批。

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的主要领导都出席了追悼会。全市文化系统所有专业艺术团体成员也都出席。

追悼会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化局党委书记盛初善主持。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耿若渔致悼词。

这之前,刘舜尧书记找耿若渔进行了正式谈话。他首先对耿若渔追随党一生,不断成长与进步,不断取得成绩,特别是近期创造性提出文化城市的概念和通过筹办京剧艺术节,首先抓出京剧院一系列改革经验等等,看出他是个大才,本想帮他再升迁一步,以便多干几年。遗憾的是有人旧账新提,这个节骨眼儿上送来了揭发材料——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可党的纪律是严肃的,他也就爱莫能助。但还是尽力帮他开脱了一下,争取到最轻的处分——党内警告。当然,这么一来,也就没法再升迁那一步。所以,这也是很遗憾的事。他希望耿若渔能理解他的苦衷。耿若渔很佩服他不仅领导干部当得好,戏也演得这么好,便也以戏相对,表示感谢。刘阳的事谁也没提,新书记已经到来,住在新改建的浑阳宾馆的话谁也一字没提。

那么,在全市文化系统全体人员面前讲话,对耿若渔来说,当然也是最后一次了。所以,他不禁满腹感慨,声音也有些不自然。他开始时,是按惯例行事,照本宣科,一字一句地念文化局替他写好的悼词。那悼词是:

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在这里追悼我市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界关东派的代表人物杨月樵同志。

杨月樵同志出身梨园世家,幼承家学,少年成名。十八岁时,就名噪四海,誉满神州,被誉为同南麒北马齐名的关外杨。成为我们关东派京剧界最有影响、也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新中国成立前夕,杨月樵同志受反动势力挟持,身陷香港数年。后经党组织营救重新回到关东大地,得到党的关怀和重用。左倾文艺路线干扰期间,他的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正确主张,未能得到实施,反被左倾文艺路线排挤出文艺界二十六年之久……

念到这里,耿若渔突然不再往下念。他扬了扬手中的悼词稿,朝主持会议的盛初善大声问:“这悼词是谁写的?这里所说的左倾文艺路线是指谁?指什么?”

这突然的中止和突如其来的发问,使全场皆惊。惊得盛初善更是说不出话来。

“算了!这种含糊其辞的话,说出来有什么意义!”说完,耿若渔突然把悼词稿双手一揉,丢到台下,用手抓住麦克风,又接着说:“同志们,我们今天拨乱反正,纠正我们党过去在文艺战线所犯的错误,不能一个简单的左倾文艺路线了事,这不是认真态度,而我们共产党人,是最讲认真的。我耿若渔当时任宣传部副部长兼文化局党委书记,我就是当时党和左倾文艺路线的重要推行者。但是,我这里要坦率承认的是,当时,除了党的正常纲领性文件之外,我们日常工作中的许多决策,往往都是根据个人的感情来制定的,比如对杨月樵特嫌问题的审查,中央根本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具体的决定,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有这么回事,也没有什么左倾文艺路线对此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当时,只是因为市委主管文艺工作的刘舜尧书记一句话。因为杨月樵同志是他任宣传部部长期间决定接回浑阳来的,他怕万一 杨月樵真有什么问题 ,会牵连自己,又怕杨月樵没有问题,放走他落下不重视人才的埋怨。所以,才定了个既别唱,也不放的调子。这样,我们从部里到局里,以及院里,才既不让他演戏,又不放他走。逼得他最后产生强烈不满情绪,一怒之下,失手打人,落得被开除、劳改的下场。所以,这件事根本扯不到什么党的左倾文艺路线上去,这就是当时浑阳地区的刘舜尧、耿若渔路线的罪过。不管刘舜尧书记他今天怎么认识,我耿若渔作为共产党员,不讲起码的党心,也得讲点普通人的良心。所以,我不同意那种文过饰非的措辞。我现在明确承认自己的罪责,郑重向杨月樵同志谢罪!”说完,转过身,向杨月樵的遗像深深一躬。

台上、台下,经过短暂的惊诧,突然掌声大作,且经久不息。

耿若渔显然越发激动起来:“谢谢大家的掌声,谢谢大家对我的自我检讨的肯定。我也借此机会,向所有受过我耿若渔窝囊气的同志、向受过我耿若渔不公正对待的同志,表示谢罪!”说完,又是深深一躬。

又是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

耿若渔掏出手绢擦了擦眼睛,又说下去:“同志们!杨月樵同志被迫中断粉墨生涯之后,身在梨园之外,魂在梨园之内,在他妻子瘫痪在床,他不得不以卖血换钱,给妻子补养身体的艰难岁月里,依然著述完成《关东京剧史》巨著一部及成语典故剧本五十余种。这种无与伦比的敬业精神,何其感人!何其伟大!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缅怀!”

掌声又被耿若渔富有煽动性的语气调动起来。

“同志们!”耿若渔又提高了声音,进一步加强了讲演攻势,“杨月樵同志复出后,在明知自己生命有限的情况下,依然拖着抱病之躯,如常人一样,四处奔走,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在他终于病倒之前,短短二十天时间,就连续创造了二十几条艺术表演团体极具战略价值和方向意义的改革经验。可以说每条经验都非常珍贵,非常富于开拓意识和建树色彩,体现着杨月樵同志对待理想与追求的一片赤诚!”

又是一阵掌声。

耿若渔的语气又深沉下来:“同志们,在杨月樵同志病情急剧恶化的日子里,他心里想的依然不是自己,而是又重新修订了院艺委会主持制定的京剧院从艺人员《章程》草案。并起草创立我市青年演员为主体的股份制新京剧实验剧团的可行性方案。他把全市人民捐助给他的医疗费用全部又转捐给了这个未来的以青年演员为主体的股份制新京剧实验剧团。给自己女儿留下的只有‘励精图戏’和‘关外杨’七个字。同时,为我们京剧院集体留下了他《关东京剧史》和五十几种剧目的手稿。这仅仅是几个字、几本书吗?不,这是他的一腔热望和深情嘱托。他希望我们人人树立励精图戏的敬业精神,更希望我们共同树立续写好《关东京剧史》的宏大志愿!同志们,杨月樵同志复出后的时间虽很短,但他的业绩却很辉煌。他像一颗流星,在陨落之前,充分燃尽了自己,去照亮世界!照亮后人!现在,这颗梨园巨星陨落了,但他的精神永在,浩气长存!”

经久不息的掌声。

“同志们!”耿若渔再次提高了音调,“今天我们聚集一堂,追悼与缅怀杨月樵同志,应该学习和继承他的精神。党员领导干部们,要反思自己在杨月樵同志的艺术生涯中,是做了春风细雨,还是做了冰雹秋霜?面对他的遗像,我们是无地自容,还是心安理得?今后,作为共产党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广大从艺人员,要以杨月樵同志为一面镜子,认真审视自己和他存在哪些差距。作为党的文艺战士,应该如何学习他的人品、艺品,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以便尽快实现他的未了遗愿,早日消除京剧危机,早日实现京剧复兴!谢谢大家!”

耿若渔讲完,谁也不看,转回身向杨月樵遗像又是一躬。然后,转回身,急步走下舞台,在热烈的掌声中,穿越剧场,直朝门外走去。

耿小卉在后面追上他,一下子抱住他的脖子,大叫着:“老爸,你今天可真棒!”喊完,就吊在他的脖子上,连连吻起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