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妈妈当医生
7897700000019

第19章 防治宝宝麻疹

很多宝宝可能会患上麻疹,这时需要妈妈的精心护理,只要避免宝宝着凉,促进麻疹出清,就能够很快痊愈。但如果宝宝有其他并发症,就需要马上送医院诊治,避免更严重的疾病发生。

1.麻疹的症状表现和并发症

(1)症状表现

麻疹俗称“痧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季是麻疹高发季节,6个月~5岁的宝宝易患此病。前期有发热,咳嗽,流涕,畏光等症状,易误为流感。发病2日后,颊膜出现针尖大小的膜斑,为麻疹早期诊断的可靠依据,出疹期发病3~4天后,发热更高,皮疹先从耳后、发际、颈部,渐延到颜面、躯干四肢,最后达手足底,一般3~4天皮诊出齐、出透。恢复期疹出全面,按出疹顺序隐退,体温下降,3天左右退到正常,有糠皮样脱屑及留下褐色斑状色素沉着,2~3周即可消失。

(2)麻疹的并发症

如果宝宝平时身体较弱,营养不良或免疫力低下,患麻疹后极易发生并发症,常见的如下。

①肺炎

麻疹病毒本身可引起巨细胞肺炎,在麻疹病程各期也容易并发继发性肺炎,多出现于出疹期。并发肺炎时,宝宝全身症状加重,体温持续升高。若病程迁延不愈,还可引起支气管扩张症。可能导致死亡。

②喉炎

麻疹患者常伴有轻度喉炎,出现声音嘶哑,有刺激性干咳。重症喉炎多系合并细菌或其他病毒感染,则有声嘶加剧。如果病情迅速发展,可能窒息致死。

③心肌炎、心功能不全

重症麻疹因高热、中毒症状严重,可影响心肌功能,尤其在营养不良宝宝及并发肺炎时。病毒重危。

④脑炎

麻疹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较其他出疹性疾病为多,发病率为1‰~2‰。

早期可能由麻疹病毒直接引起,而晚期发生者多有脑组织髓鞘病变,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

⑤其他

麻疹还可并发口腔炎、中耳炎、乳突炎,大多为细菌继发感染。常因慢性腹泻、照顾不当、忌口等引起营养不良及各种维生素缺乏症。麻疹后也易发生百日咳、水痘等感染。

2.麻疹的预防

(1)麻疹的食疗预防

①豆腐绿豆汤

原料:绿豆30克,豆腐3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绿豆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浸泡1小时后煮烂,加入豆腐,再煮20分钟,调入冰糖,使之融化即可。

服法:佐餐食用(糖尿病人去糖)。

功效:清热解毒,可用于麻疹的预防。

②苦瓜豆腐汤

原料:苦瓜150克,瘦猪肉100克,豆腐400克,料酒、酱油、香油、精盐、味精、植物油各适量。

制法:将苦瓜切细条;瘦肉跺成末,加料酒、酱油、香油腌10分钟;豆腐切块。炒锅置火上,加油烧热,下瘦猪肉末划散,加入苦瓜条翻炒数下,倒入沸水,推入豆腐块,用勺划碎,加酱油、精盐、味精,淋入香油即可。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通利肠胃,亦可解酒毒。

③百合粥

原料:百合30克,大米100克。

制法:将百合和大米分别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粥即可。

服法:佐餐,可长期服用。

功效:润肺养肺,有预防麻疹的功效。

④天冬粥

原料:天冬20克,大米100克,冰糖10克。

制法:先煎天冬,去榨取汁,加入大米煮熟,加入冰糖即可。

服法:佐餐服用(糖尿病人去糖)。

功效:养阴润肺,可预防麻疹。

(2)提高宝宝的免疫力提高宝宝的免疫力是预防麻疹的关键,所以妈妈要特别注意给宝宝接种疫苗。而且在麻疹流行期间,最好不要带宝宝到公共场所去,以免感染。

①自动免疫

所有的宝宝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初种年龄不宜小于8个月,因恐来自母体的抗体中和疫苗病毒,使之失效。最好在宝宝8个月时初种,4岁时加强1次。各年龄剂量相同,于麻疹流行季节前1个月接种最好。

有发热和急、慢性疾病的宝宝,应暂缓自动免疫;有过敏体质、活动性结核、恶性肿瘤、白血病及应用免疫抑制剂或放射治疗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宝宝,不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凡8周内接受过输血或血制品及被动免疫制剂,以及4周内接受其他病毒减毒活疫苗者均应推迟接种,以免影响效果。

②被动免疫

体弱宝宝如接触麻疹病人,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可免于发病,5~9天内进行则仅能减轻病情。可肌内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或成人血浆。被动免疫力仅能维持3~4周,3周后又接触麻疹患者需再注射。

③综合预防措施

凡接触患者的宝宝应检疫3周,并根据情况给予自动免疫或被动免疫,接受免疫制剂者,应延长检疫至4周。

3.宝宝麻疹家庭护理

(1)家庭隔离治疗

宝宝得了麻疹如无并发症应在家中隔离。隔离时间为5天,有并发症者需延长至10天。宝宝的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从而保证空气新鲜,且能够消毒杀菌。宝宝的衣服、被褥、玩具可在室外晒1~2小时进行消毒。

(2)良好的休息环境

宝宝要卧床休息至疹子消退、症状消失。为了使宝宝休息好,妈妈应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居室要安静、空气要新鲜湿润,经常开窗通风,但不要让冷风直接吹到宝宝身上,要避免强烈光线刺激,窗户拉上窗帘,灯泡用灯罩罩住。

(3)清淡食物

妈妈应该为宝宝提供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多喝水或热汤,这样不但有利于将身体内的毒素排出,利于退热,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皮疹容易发透。疹子消退,进入恢复期,及时添加营养丰富的食物。除生冷油腻的食物外,不需“忌口”。

(4)保持清洁

妈妈要注意保持宝宝皮肤、眼睛、口腔、鼻腔的清洁。麻疹病毒侵入人体后,不但使皮肤出疹子,同时还使眼结膜、口腔、鼻腔黏膜产生分泌物,这些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如不及时清洗,分泌物长时间地刺激皮肤黏膜,使这些部位的抵抗力下降,给病毒继续入侵和其他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因此,妈妈要做好宝宝的清洁工作。

(5)退热措施

患麻疹的宝宝如果没有并发症,发热不超过39℃,不必采用退热措施,发热在39℃以上的,需采取一些退热措施,如按医生的指导吃少量阿司匹林,忌冷敷及酒精浴。

(6)注意并发症

注意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麻疹的并发症多而且比较严重。妈妈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并立即请医生诊治,防止发生严重后果。

4.宝宝麻疹注意事项

(1)遇到麻疹别紧张

单纯出麻疹,宝宝无其他并发症,一般没有危险,妈妈不要慌张,按医生嘱咐在家对病儿进行细致护理,可顺利恢复健康。不要带宝宝到处去看病,防止因着凉,疹子出不透,同时也防止把麻疹传染给别人。

(2)宝宝退热不要太快

急性期宝宝有高热时,妈妈可按医生的吩咐吃少量退热药,或用温水给宝宝擦浴等,都可以使体温下降,但必须注意,退热不要退得太快、太低,出汗过多,可能会造成病儿“虚脱”,或者疹子没有发透。一般退至38℃左右就行。

(3)再次免疫我

国自从宝宝普遍采用麻疹疫苗预防接种以来,城市宝宝麻疹发病明显减少,但在学龄期或青年期往往出现了较多病例,这就需要在适当的年龄阶段进行再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