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阅微草堂笔记(中华国学经典)
7890900000004

第4章 滦阳消夏录(一)(3)

《孟子》:战国时期孟子宣扬“仁义”,主张实行“仁政”、“王道”,与弟子著书七篇261章,即《孟子》。主张“省刑罚,薄赋敛”,使民有“恒产”,能安居乐业,并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劝告统治者要“与民同乐”,反对虐政害民。《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杰出散文著作。

今文古文:这里是指西汉末期形成的经学研究中的两个派别,今文派和古文派。战国以来儒生传经,大都是师徒、父子口耳相传。到汉代才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在竹帛上,所以称为今文经。今文经学解释经义,主要在于“通经致用”,着重章句的推衍,结合阴阳五行灾异和刑名学说来发挥经文的微言大义,提倡大一统,尊君抑臣,正名分等思想。汉武帝时由于董仲舒的原因尤其受到尊崇。汉哀帝,平帝时期,今文经学还与谶纬结合在一起,内容更为空疏荒诞。汉代出现的先秦经籍,相传或者出于孔子家的墙壁中,或者来源于宫廷,或者是民间所献,经文都是用秦以前的古文字书写的,所以称为古文经。古文经学解释经义,主要在于“通经识古”,详于训诂,局限于探索经文本义,在理论上没有太大的发挥,但是在辨认解释先秦文字的过程中,建立了系统的训诂方法。今文经学早就是国家认定的正统,列于学官,而古文经学却一直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汉哀帝,平帝时,刘歆想要将古文经学列于学官,但是没有成功,他写书抨击今文经学,由此引发今古文经学之争,持续二百多年。今文经学汉末衰微,尤其是由于战乱,消失殆尽。而古文经学却由于东汉学者在民间的提倡与传播,日益兴盛。后来六朝的南北学和隋唐的义疏派,立场都和古文学相同。直到北宋庆历以后,宋学兴起,古文学暂时衰歇。明末顾炎武大声疾呼复兴古文学,古文学又成为经学正统,惠栋的“吴派”与戴震的“皖派”都与其有联系。而清代中末叶,今文经学也开始复兴,当时的“常州学派”,“公羊学派”皆是。其中,宋学虽然仍旧依托古文经义,却以理欲心情为研究对象,结果道问学愈加变得空疏无物,为清代学者所批驳。

【译文】

朱子颖运使说:他在泰安防守的时候,听说有读书人到了岱山的深处,忽然有人的说话声从石壁里传出来,说:“什么地方有经香,难道是有转世人来了吗?”接着发出一阵破裂的震动声,石壁从中间裂开,一座壮丽的楼阁出现在山顶上,有一个穿着齐整的老儒走下来迎接他。读书人感到非常奇怪和惊讶,问这是什么地方?老儒说:“这是经香阁。”读书人又请教什么是经香。老儒说:“这说来话长,请坐下来慢慢说吧。当初孔子删定经书,以教化世人,其中含蓄微妙的言语,精深切要的义理,以师徒传授的方式流传着。汉代的儒家学者,离孔子还不算太久,通过对经书字义的解释,还能够明白先圣的心意。而且比较单纯朴实,没有结帮争名的习气,只是各自教授老师传授的学问,讲究老老实实地追源溯本。到了唐代,这种风气都没有发生变化。北宋时,这些学说总结成十三部注疏。先圣觉得这很不错。不过当时的大学者已经开始担心新的学说日益兴起,先圣之学会逐渐变成绝学。于是建了这座楼阁把它们储存起来。中间是最早的版本,用五色的玉作盒子,表示对先圣的尊重。旁边配以历朝历代官方刊行的本子,用白玉作盒子,以昭示帝王提倡先圣之学的功绩。这些都放在南面。左右放的都是一些私家自己刻的刊本。每当一本书刻好以后,一定要取一本第一次印刷并且质量上乘的书,按照时代的顺序,放在这座楼里,用黑色的玉作盒子,用来表扬他们对于用功于古书,钻研于古书。这些都放在东面和西面。以上这些书,都用珊瑚作书签,用黄金作为钥匙。东西的两个房子里用陈年的檀木作桌子,最好的绸缎作褥子。那些大学者的神灵,每一年来视察一次,来时按次序坐在楼里。后面三排房子里都是唐代以前的学者的经义,我们把他们编成册,分组收藏,大概有一库之多。除了这些书之外,其余的著作,即使写得很多,在当时影响很大,我也只是听由作者们自己保存,而不再收藏在这座楼里,这也是先圣的愿望。这些书每到上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以及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钟的时候,其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会发出浓烈的香气,所以就叫这座楼经香阁。这是因为在一元运行下,阴阳二气发散,阴气从中午十二点开始,阳气从晚上十二点生出。圣人的心灵,是与天地相通的。这些大学者阐发圣人的道理,其中的精髓奥妙之处也是和天地相通的,所以会互相感应。然而一定要是传播这些学问的人才能闻得到,其他的人是不行的。当代的学者对这十三部书,有的夜以继日一辈子钻研这些书,有的字斟句酌,每个字都求其来历,对这些书进行猛烈的抨击,这都是因为各人因其智识所限。你四世前是一个雕刻的工人,曾经刻了半部《周礼》,所以你身上还有残留的香气,我因而知道你来了。”于是老者带领读书人参观了整个楼阁,用珍贵的水果招待他。送他出来时,老者对他说:“你自己多多保重吧,这地方很难找到。”读书人回头再看,就只看到高耸入云的山峰,没有一点人烟。这件事太离奇了,好像是尊崇汉学的人写的寓言。汉代的学者以解释古文字义为最主要的学问,而宋代的学者则强调观点和看法。由此看来,似乎汉学比较粗糙,而宋学更为细致。但是如果不明白古文的字义,如何知道其中的看法和观点呢?而宋代的学者却只是全然的诋毁排斥汉学,把它当作土块一般粗劣的东西。免不了就像做好了大车,就把做得不好的轮子毁掉,渡过了河,就把船给烧了一样。于是又导致攻击宋代学者的人多了起来。所以我写《四库全书·诗部总叙》时说:“宋代的学者攻击汉代的学者,不是为了探讨经义的道理,而是为了表明自己强于汉代的学者。而后人攻击宋代的学者,也不是为了探讨经义的道理,只是对宋代的学者攻击汉代的学者感到不满而已。”韦苏州诗说:“水性自云静,石中亦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就是这个道理。平心静气地来说,《易》从王弼开始改变了原有的解释理论,这是宋学发展的开始。宋代的学者对《孝经》没有什么异议,因为其中的意思是很明确的。宋代学者所争论的,只是今古文字句的差别,对于总体来说没有什么影响,都可以把它放到一边去不用计较。至于对《尚书》、《三礼》、《三传》、《毛诗》、《尔雅》这些书的注释解释,是需要根据字词在古代的说法,这一点宋代的学者是做不到的。《论语》、《孟子》这两部书,宋代的学者花了一生的精力在上面,一个字一句话的研究,这也是汉代的学者做不到的。汉代的学者固执地坚持对经典原文的字句,讲究对老师学说的尊崇,强调传授的关系。而宋代的学者则强调自身对经义的领悟,他们对经典的研究非常深入。汉代的学者由于太强调对经典的尊崇,所以过于相信老师所传授的。而宋代的学者靠着自己的理解,敢于改变经典。他们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缺点,都差不多。只是汉代学者的学问,如果不读古书,是一句话都说不了的。而宋代学者的学问,则是人人都可以离开书本恣意谈论。其中好坏都有,当然会有一些不那么让人信服,导致人们对宋学的批评。说宋学太多虚构的东西,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原文】

献县令明晟,应山人。尝欲申雪一冤狱,而虑上官不允,疑惑未决。儒学门斗①有王半仙者,与一狐友,言小休咎多有验,遣往问之。狐正色曰:“明公为民父母,但当论其冤不冤,不当问其允不允。独不记制府李公之言乎?”门斗返报,明为悚然。因言制府李公卫未达时,尝同一道士渡江。适有与舟子争诟者,道士太息曰:“命在须臾,尚较计数文钱耶!”俄其人为帆脚所扫,堕江死,李公心异之。中流风作,舟欲覆。道士禹步诵咒②,风止得济。李公再拜谢更生。道士曰:“适堕江者,命也,吾不能救。公贵人也,遇厄得济,亦命也,吾不能不救。何谢焉?”李公又拜曰:“领师此训,吾终身安命矣。”道士曰:“是不尽然。一身之穷达,当安命,不安命则奔竞排轧,无所不至,不知李林甫、秦桧③,即不倾陷善类,亦作宰相,徒自增罪案耳。至国计民生之利害,则不可言命。天地之生才,朝廷之设官,所以补救气数也。身握事权,束手而委命,天地何必生此才,朝廷何必设此官乎?晨门④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欤。’诸葛武侯⑤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此圣贤立命之学,公其识之。”李公谨受教,拜问姓名。道士曰:“言之恐公骇。”下舟行数十步,翳然灭迹。昔在会城,李公曾话是事。不识此狐何以得知也。

【注释】

①儒学门斗:清代儒学中看门和看粮仓的公役。

②禹步诵咒:禹步,道士作法时的步法,故意做出一瘸一拐的样子。诵咒,念咒语。

③李林甫、秦桧:李林甫,唐玄宗时的大臣,担任宰相十九年,权势甚盛,导致安史之乱。对人表面友好,暗地里却设法加害,人称“口蜜腹剑”。秦桧,南宋高宗的宰相,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奸臣。其担任宰相十几年,主张向金投降,杀害了抗金的民族英雄岳飞。

④晨门:指早晨负责开城门的人。此语出自《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欤?’”

⑤诸葛武侯:指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著名的丞相,武侯是其封号。此语出自他所作《后出师表》。

【译文】

献县的县令明晟,是应山人。他曾经打算要昭雪一件冤案,但是担心他的上司不同意,正在反复思量疑惑没有决定。在学府的一个杂役叫王半仙的人,和狐狸是朋友。狐狸平时预测小的祸福很灵验。于是县令就派王半仙帮他问一问狐狸。狐狸听完以后,严肃地说:“明先生是百姓的父母官,案子只管他是否冤枉,不应该考虑上司答应不答应。他难道不记得李制府说的话了吗?”杂役回来以后把狐狸的话报告给县令,县令听了感到很惶恐。不禁说起当制府李卫没有做官的时候,曾经和一个道士同船渡江。当时,正好有一个人在和船夫为价钱争吵。道士感叹道:“他的命马上就快没了,还在这里计较这几文钱。”过了一会,那个人被船帆的尾部碰了一下,掉到江里淹死了。李先生心里暗暗地感到奇怪。船到江中时,突然起了风,船摇摇晃晃快要翻了。道士做法念咒,这才安全渡过了河。李先生向道士行礼,感谢他救命之恩。道士说:“刚才那个掉到江里的人,是命该如此,我救不了他。您是贵人,碰见灾难遇难成祥,我不能不救。有什么好感谢的?”李先生又再次拜谢说:“听了您这番议论,我终身安于命运了。”道士说:“这也不是绝对的。一个人的命运,是得志还是不得志,应当安于命运。不安于命运就会到处钻营求取,排斥陷害别人,没有什么恶毒的方法不用的。却不知道李林甫、秦桧,即使不陷害打击好人,也能够做宰相。这样做,只是白白地增加自己的罪孽而已。至于牵涉到国家百姓存亡的大事,就不能安于‘命’了。天地孕育人才,朝廷设置职官,是为了补救国家的命运和气数。身负有处理国家大事的权力,却握着手等待命运的安排,天地何必要孕育这样的人才,朝廷何必要设置这样的职官?晨门说:‘知道这件事不能做但还是尽力去做。’诸慕亮说:‘竭尽全力,到死才停止。至于是成功还是失败,并不是我所能预见的。’这些都是圣贤安身立命的至真之言,您应该记住。”李先生很恭敬地聆听了道士的教诲,并礼貌地询问道士的姓名。道士说:“说出来恐怕会把您吓住。”说完,下船走了几十步,突然一下子就不见了。

当初在会城,李先生曾经和县令说起这件事。不知道这只狐狸怎么会知道。

滦阳消夏录(二)

【原文】

宋按察蒙泉言:某公在明为谏官①,尝扶乩②问寿数。仙判某年某月某日当死。计期不远,恒悒悒。届期乃无恙。后入本朝,至九列。适同僚家扶乩,前仙又降。某公叩以所判无验。又判曰:“君不死,我奈何?”某公俯仰沉思,忽命驾去。盖所判正甲申三月十九日也③。

【注释】

①谏官:古时专规劝天子改正过失的官。

②扶乩:又叫扶鸾。二人扶丁字形木架在沙盘上划字,说是为人决疑治病,预示吉凶。

③甲申三月十九曰:明末崇祯皇帝这天在煤山上吊自尽,按照惯例,应该是百官从主赴难,也就是和他一起死,但是这个人没有去,还在清朝做官。

【译文】

按察宋蒙泉说,有一个人在明代是作谏官的,曾经通过扶乩算自己能活多久。神仙的判书说他某年某月某日应当死。他算算日子不长了,因此常常感到忧虑和担心。可是到了那个日子,他却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后来他在清朝做官,官至九列。碰巧有一天他的同事家里在扶乩,上次的那个神仙又降临了。他向神仙请教为什么上次的判书不灵验。神仙又写下判书说:“你不去死,我能怎么办?”他低着头想了一阵子,突然下令坐车走了。原来那天正是甲申年三月十九日,是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