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开在窗玻璃上的花
7850600000051

第51章 文化乡长李大为

乔迁

李大为,副乡长,小学文化,却主管乡教育工作。李大为起步早,二十六岁就当上了副乡长,现在四十六岁,还是副乡长。李大为干了二十年副乡长,乡长换了七任,可就是没有换到他头上,后他提拔的副乡长都当上了乡长,可他还在原地踏步。原地踏步这么多年,也不见他闹一点情绪,终日面带微笑,走路虎虎生风,工作干劲十足。有人半真半假开他玩笑,说他是二十年如一日,这日子真难过。他就笑,说,不难过,日子怎么过不是过,知足常乐。好朋友劝他活泛些,送送礼请请客,争取再提一级,不能老这么窝着。他说,什么叫窝着?我一个大老粗,能干这,不错了。朋友热脸贴了个冷屁股,闹个好没趣。

乡里工作,农业最难,谁都不愿意同摆弄土坷垃的人打交道,头痛。别人推,李大为接,一干就是十好几年,整日里走村串户,田间地头,乡办公室里难得见一回人影。可农民工作做得好,该交粮交钱时,家家户户不打压,都争着抢着完成,这与别的乡镇截然不同。可李大为却得不到表扬,还挨批评,书记乡长批评李大为。李大为跟农民讲农业政策,哪些钱该交哪些钱不该交,说得明白,农民明白乡里搭车收费就难,在农民手里抠不到钱乡里日子就紧巴巴的,紧日子不好过,不批评你李大为批评谁。

教育工作也难抓,都是知识分子,难摆弄,乡干部在这群人面前说话都斟词酌句,怕说出什么不中听的话来让教师们笑话,影响了自己的形象。形象受损,难免影响前程。年初乡里工作分工,乡长没征求李大为意见,就把教育工作分给了李大为。事后乡长找李大为谈话,本是要看李大为面露苦色的,可李大为说,行,不难。我文化浅,他们文化不浅,好干。乡长闹个脸红心堵。李大为上任,在教育工作会议上做了一次讲话。每每会议,领导都要长篇大论,深怕讲得不透,李大为却只是廖廖几语,完了。那次讲话,教师们记忆犹新,李大为说,大家知道,我这个人没什么文化,也讲不出什么大道理,既然大道理讲不了,你们就不要跟我讲大道理,讲困难讲实事,我帮你们做,我做好了,你们也要尽力做好,谁敢不好好教人家孩子,我骂他祖宗。完了。这话把人都讲愣了,听着新鲜,可实实在在,后来就掌声响起,不绝于耳。后李大为在会议上讲话,开口必言,我这个人没什么文化……久而久之,人们都称其无文化副乡长。念念拗口,干脆去掉了无和副,就喊成了文化乡长。教师们见到李大为都喊他文化乡长,李大为也痛痛快快地答应,看喊者的脸就知道,那喊是尊敬,决无嘲笑之意。教师也都乐意找他办事,跟他说事,不用拐弯抹角,直说,他也真办,只要合情合理,下死气力办,还不怕得罪人。乡里拖欠教师两个月工资,迟迟不往下发,他就跑到财政所把所长骂个狗血喷头。财政所长被逼无奈说是乡长的问题,他转身就跑到了乡长办公室,擂了乡长的桌子,拖欠的工资当天就发了下去。教师高兴,乡长却是恨得牙都疼了,背后找书记研究,要年底换届时把他挪一挪,或者调走。

年底换届,选举乡长,要差额选举。谁当差,自然是李大为。李大为当了许多年的差,因为他文化低,不够争当乡长条件,拿他当差,自然乡长是一选一个准。选完了,李大为还当他的副乡长。可今年不同,书记乡长研究了,等李大为当差差下来,副乡长也不让他干了,要报到县里,让县里把他挪走,或是乡里把他挪用。天底下哪有不透风的墙,消息传到李大为的耳朵,满乡已是妇孺皆知。李大为对来安慰他的人说,没什么,被差了这么多回,总该差到底了。

选举时就出了事,李大为这个差被选上了,乡长却被差了下去。代表们终于看清了,也想明白了,谁是不计个人得失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人,老百姓的好日子应该让什么样的人来带领。书记乡长的意图就被代表们一下子打乱了,书记当时就急了,在会上发了火,说李大为不能当乡长,条件不够。代表们就问,条件不够怎么能当候选人呢?书记知道是自己打了自己嘴巴子,可又不能说选举不算数,有选举法跟着呢,只好瞪眼不做声了。

李大为就被代表们拥上了主席台,做新当选乡长的就职演说。李大为望着台下代表们一张张热切的脸,激动得热泪盈眶,李大为说,我这个人没什么文化……只此一言,台下已是掌声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