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全解
7842900000082

第82章 绿头鸭

晁端礼

咏月

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烂银盘、来从海底①,皓色千里澄辉。莹无尘、素娥淡伫②,静可数、丹桂参差③。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一年无似此佳时。露坐久、疏萤时度④,乌鹊正南飞⑤。瑶台冷,栏杆凭暖,欲下迟迟。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阴偷移。料得来宵,清光未减,阴晴天气又争知?共凝恋、如今别后,还是隔年期。人强健,清尊素影,长愿相随。

“注释”

①“烂银盘”句:卢仝《月蚀诗》:“烂银盘从海底出,出来照我草屋东。”②素娥:即嫦娥,因月色白,故谓。淡伫:即“淡泞”,形容水深而清,以月光比水。③丹桂:传说月中有桂树。④疏萤时度:“萤”一作“星”;苏轼《洞仙歌》词:“时见疏星渡河汉。”⑤“乌鹊”句: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语译”

暮云收敛了,淡淡的天宇好像由一大片琉璃砌成。白银盘从海底升起,皓色千里,光辉澄净。晶莹而绝无纤尘,嫦娥的居处深湛似水;宁静而清晰可数,月宫的丹桂树影参差。露水初次下滴,秋风尚未凛冽。一年之中,没有比这个时候更好的了。夜露中久坐,时时可见几只萤火虫飞过;明月惊起乌鹊,它正向南飞去。天宫瑶台多冷啊,而靠着栏杆倒是暖和的;我想要下楼,却迟迟未去。

心念佳人,自别时的尘埃隔绝彼此音容后,对此明月,你也该懂得相思了罢!最使人动情的是正在不断响着的计时的漏声,而使人暗暗愁煞的是花枝的阴影在偷偷移动。可以想见明晚的月亮,清光也不会减去多少,但天气的阴晴又怎能预料呢?你我都在凝望并眷恋着这皓月,今夜与它分别后,要相隔一年才有再见的机会。我但愿人强健,能永远随伴着这美酒金杯和明月清辉。

“赏析”

这首咏月词,也不妨叫它中秋词,因为写的只是中秋夜的月亮。上片只说月,下片说情事。在说月的最后,写到人的凭栏久坐,迟迟未去。这样就引出别离相思情事来;在说情事中,也处处不脱开月。

词未写月色,先写天色;“烂银盘”未出,先描绘暮云收尽、长空似碧琉璃的背景,然后才说“来从海上,皓色千里”,烘云托月,突出主体。“莹无尘”、“静可数”,细写望月的具体感受,创造明朗、宁静的意境;用“素娥”、“丹桂”点月。“玉露”、“金风”,正合中秋,说已凉未寒,气候宜人,爽身惬意,确是一年佳节之最。由季节之冷暖,进而说到天上人间冷暖之不同,用的是东坡中秋词“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意。说自己“欲下迟迟”,固因“栏杆凭暖”,留连良宵美景,但在结构布局上,也为下片抒情作出安排。

下片以“念”字领起,“佳人”“别后”,揭明所述情事。不说自己相思,却说佳人别后“对此应解相思”,这又是杜甫《月夜》律诗的写法。“对此”二字,紧扣咏月主题。“最关情”、“暗断肠”,一层意思分作两层说,一闻一见,都说良宵难得,寸阴可惜。“花阴偷移”,月又在其中。料想明宵景况如何,是申述今夜之所以特别值得珍惜的缘故。一夜之差,清光多少,虽难察觉,然风云不测,又谁知阴晴?文心极细密,又能令人想到世事变幻也往往如此。“共凝恋”三句,是应惜今宵的又一个理由。一年之中,中秋月只此一夜,“如今别后,还是隔年期”,再要想见,就得等明年了。最后祝彼此强健,但愿“月光长照金樽里”,虽不出太白、东坡作意,但写中秋月的题材,结尾自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