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全解
7842900000043

第43章 玉蝴蝶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①,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②,故人何在?烟水茫茫。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③,屡变星霜④。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⑤?念双燕、难凭音信;指暮天、空识归航⑥。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注释”

① 阑:通“栏”。② 遣:使,教。③ 孤:通“辜”,辜负。④ 星霜:星一年一周天;霜每年秋寒而降,因称一年为一星霜。⑤ 潇湘:本湖南之潇水、湘水,后多泛指所思之人的所在地。⑥ 识:辨认。

“语译”

望过去,雨停了,云也散了,我静悄悄地倚在栏杆上,目送着秋光移动。向晚的景色冷落萧条,真足以引起宋玉悲凉之感。水面风轻,花已渐衰老;月下露冷,梧桐黄叶飘零。这一切教人情怀忧伤。老朋友如今在哪里呢?相隔千里,只有烟水茫茫。

难忘啊!我们曾诗文相约、饮酒聚会,至今已辜负了多少风月,变换了几度星霜。海水阔,山路遥,也不知哪里才是我怀念的友人正在吟咏的地方。双燕能传音信吗?我想是靠不住的。指看着暮色苍茫的天边,想辨认故人回来的船只也是徒劳。我只是怅然地凝望远方,在孤雁的哀鸣声中,久久地站立着,直到斜阳西落,收尽余光。

“赏析”

这一首想念离别的友人。从凭栏时所见所感写。高楼临江;时在秋日。

头三句先交待秋日雨霁,独自凭栏。“雨收云断”,气氛清凉;“悄悄”,有自家心思无人知晓之意。“目送”,知非偶一张望,秋光随着时间推移在变动,已渐向晚。然后用“萧疏”二字总说,一提宋玉悲秋事,虚处造境。再由总而分,由虚变实,由远及近,由大到小。写“花”、“梧叶”,兼及水、月、风、露,江面岸边,静观细察,一丝不漏;形状、感觉、色彩,配合得非常协调。“遣情伤”,由景转情,既是悲秋,又是怀人。接“故人何在”四字,点出主题,也开启下片。再用“烟水茫茫”四字一结,是以景作答,情在景中,意在景中。

“难忘”二字过片,连贯前后,如两山之间有精气相通。“文期酒会”,略略一点昔日之欢乐,知前面说的“故人”乃旧时之诗朋酒友,立即兴“几孤风月,屡变星霜”之叹,既见别来已久,又见彼此情谊深挚:因旧游不在,诗酒无人作伴,几使多少良宵好景形同虚设。再从山水阻隔来说,“未知何处”之问,直接引出下文“音信”二字;“潇湘”之称,用得恰到好处。它既可泛指所思之人的所在之地,又可作好诗佳作之源头。所谓“好诗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陆游句)正紧扣“文期酒会”。飞燕传书,无可为凭,犹思能通音信;“天际识归舟”,明知徒劳无益,仍于断鸿声里,指看暮天,伫立久望,心冀故人或能再有一见机会,写得情深意挚。末了“立尽斜阳”四字,画出多情人寂寞惆怅之情态,极富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