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全解
7842900000027

第27章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①,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②。离愁渐远渐无穷③,迢迢不断如春水④。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⑤。平芜尽处是春山⑥,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释”

① 候馆:旅舍;客店。② 草薰风暖: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薰,草的香气。摇征辔:骑马远行。征,远行。辔,驭马的嚼子和缰绳。③ “离愁”句:意谓因行人渐远而离愁渐无穷或离渐远而愁渐无穷。④ 迢迢:形容遥远。⑤ 危栏:高处的栏杆。⑥ 平芜:平旷的草原。

“语译”

旅舍中的梅花已经落去,溪桥边的杨柳细叶初生,和煦的春风阵阵吹拂,空气中弥漫着春草芳香的气息。此时,离别的人儿正骑着马出发远行。人渐渐去远了,送行者的离愁也渐渐地变得无穷无尽,就像那一溪春水不断地流向遥远的地方。

留在家里的人柔肠寸寸欲断,带着脂粉的眼泪止不住地流淌。还是不要在高楼上倚着栏杆远望吧,那平旷的草原的尽头,能看见的只是春山,而行人还远远地在春山之外呢!

“赏析”

这是一首离愁词,是从送别念远的女子角度写的。

上片写郊野送别。“候馆”、“溪桥”点出送别和分手的地点。“梅残”、“柳细”、“草薰风暖”,说明正是春光大好的季节;在这样的时候,与心上人离别,自然更多枨触伤感。古人多有折梅折柳以赠别事,故后来诗词中写到离别,也多及梅、柳。这里又用江淹《别赋》语写景,语如己出,突出了离别主题。“摇征辔”,虽义同骑马远行,但通过用词和所取动作细节,仍表现出离去的男子正趁此好时光而出门远游的愉悦自得情态。这又反衬了留居等待的女子内心的凄惋。故黄蓼园曰:“时物暄妍,征辔之去,自是得意,其如我之离愁不断何?”(《蓼园词选》)离愁随着行人的渐去渐远而逐渐增长,以至于无穷;它好像一溪春水,不断地流向极遥远的地方。前已出“溪桥”,则“春水”为眼前景可知(远处应还有“春山”)。“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用水写愁,写不断的柔情,极恰。

下片写闺中念远。形容相思之苦,只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八字两句,不用谓语,一内一外,其意自明。继“迢迢”之后,再用“寸寸”、“盈盈”,叠词在这里强化了连绵不绝的效果。又作内心独白,劝告自己“休去倚危栏”,是说不敢眺望也。为申述原因,结出最末两句望中所见:“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平芜”照应前面的“草薰”;有溪必有山,目断平芜,又为春山所阻,而“摇征辔”之“行人”,已远在千里之外矣!语浅直而意深婉。卓人月说“不厌百回读”(《词统》),正指这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