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全解
7842900000146

第146章 帝台春

李甲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似人、春愁无力。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①。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谩伫立、倚遍危栏,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拚则而今已拚了,忘则怎生便忘得!又还问鳞鸿②,试重寻消息。

“注释”

① 凤城:京都之城,也叫“丹凤城”。② 鳞鸿:鱼雁;传说以为能传书。

“语译”

芳草绿油油,茂盛地长满了城南路。暖洋洋的柳絮,乱纷纷的落红,也知道人因为春来有愁而懒怠无力。还记得在路上拾得珠翠的那位美丽女伴,我曾与她手拉手,一同游赏了寒食时节的京城。想不到如今却在天涯海角遇上了春天,且又身为异乡客子。

我屡屡排遣愁绪,可这愁仿佛交织在心头总也不去;我暗暗地擦去泪水,但眼泪不知不觉又流了下来。我徒然久久地站立,倚遍了所有高处的栏杆。尽管时已黄昏,所见到的景象也只如古诗所云:“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甘愿舍弃现在我已甘愿舍弃了,可是要想忘掉又怎能轻易忘掉呢?我只好再去问鱼儿和大雁,试着重新探寻她的消息。

“赏析”

羁旅漂泊在边远的地方,春天来了,想念从前在京都时有过一段情缘的女子,那时他俩曾共同游赏了帝都的春光;而今音信隔绝,触景伤怀,相思之情,欲断难断。词所写如此。上片述春来相忆之事;下片抒愁思难了之情。

“芳草”“萋萋”是眼前春景,又是诗文中怀念人的传统意象,出自《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写“暖絮乱红”知人心意,是用拟人法,由景联系到人。“春愁无力”是说人,但用来形容飞絮落花也恰好。然后才写到相忆事。“盈盈”,说伴侣之姣好。“拾翠”,见车水马龙的热闹;如诗云:“长乐晓钟归骑后,遗簪落翠满街中。”“共携赏”,写两情之亲密。最后点出是帝都“凤城”和“寒食”清明佳节。“到今来”三句与之对照,独在异乡的相思愁怨之情,油然而生,引起下片。

愁,欲去不能;泪,拭了还流,叙来凄恻。“旋”字作“频频”、“屡屡”解,见《诗词曲语辞汇释》。由四个三字短句组合,韵促调急,用以抒苦情,声情与文情一致。“谩”作“空”解,亦见同书。徒然倚栏久立,虽已黄昏,而心上人终不可见也。化用江淹诗意,只在“暮云凝碧”前加“也只是”三字,便如歇后语,其意全在说“佳人殊未来”。“拚则”以下,一波三折,缠绵不已。已拚了结,却难忘得,又问鱼雁,终欲在绝望之中获一线希望。写多情人之矛盾心理,生动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