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全解
7842900000120

第120章 夜游宫

周邦彦

叶下斜阳照水,①卷轻浪、沉沉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②,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③,书一纸?

“注释”

①叶下:叶落。②酸风射眸子:冷风刺目而觉酸楚。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东关酸风射眸子。”③萧娘:唐代作女子的泛称,犹称男子为“萧郎”。唐杨巨源《崔娘》诗:“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语译”

树叶飘零,斜阳照着河水,水面卷起轻浪,深沉地流向远方。站在桥头,冷风刺眼而觉酸楚。我站立了好久,望着那傍晚时分灯火辉煌的街市。

在古老房屋的寒窗里,倾听着井栏边梧桐叶子被吹落下来的声音。我并不留恋这单薄的被子,一而再地起来;有谁知道,我是在为她而写信呢?

“赏析”

周济云:“此亦是层层加倍写法。本只‘不恋单衾’一句耳,加上前阕,方觉精力弥满。”(《宋四家词选》)所谓“层层加倍”,就是层层渲染;而全篇主旨只在最后数句。

“叶下”知秋,“斜阳”是向晚,带出写水来;“沉沉千里”,暗含所思在遥远。这些都是立“桥上”所见。“酸风射眸子”,直用李长吉歌诗词句,因为也有远别离产生的酸楚。“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九字,意境极佳。清黄仲则诗云:“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癸巳除夕偶成》)看的和想的虽不同,情景倒有几分相似。以“灯火市”的热闹背景,衬托自己的悄然孤凄,又与换头“古屋”二句的萧索境况形成鲜明对照。然后才接触到主题。不过,光看“不恋”句,至多能知道词人夜有所思,故不成眠;至于他心里想的究竟是什么,为何烦恼,以致要“再三起”呢,只有读到最后六个字才知道,原来是为了给别离的“萧娘”写信,倾诉衷肠。前面加“有谁知”三字,把自己寂寞凄凉的心情全表达了出来;同时也使上片所写种种的内蕴,得以豁然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