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珍藏的时光:灵武园艺试验场文学作品集
7834000000048

第48章 雪中送炭纪实

王志春

每年进入四月中旬后,园艺场就成了花的海洋,姹紫嫣红,芬芳艳丽,蝶舞蜂飞,春燕呢喃。1991年5月1日正是百花盛开的季节,突然气候变化,霜魔冻神无情地袭击了鲜花盛开的千亩果园,灵武园艺试验场遭受建场以来最为严重的花期冻害。4月25日凌晨的气温是-3℃,4月29日至30日,连续两天大风,5月1日凌晨1时,地表气温(1.5米高处)降至-6.1℃至-7℃,持续时间长达7小时以上,造成全场苹果、梨、桃、李、葡萄等果花和幼树枝叶严重冻伤,满园果花犹如开水烫过一样。使预计的400多万公斤产量,500多万元的产值几乎损失殆尽。一年的收入付之东流,损失之大、灾情之重是建场以来罕见的,减产率将达到77%,很多园艺场的干部职工站在遭受被霜冻冻害已枯萎的果木前,心如刀割。

园艺场受灾后,引起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区农业厅、灵武县县委的极大关注。5月5日,区党委副书记梁国英,区农办主任徐盛强在灵武县县委书记赵金山陪同下,视察灾情;5月8日,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成玉在灵武县副县长冯礼陪同下,视察灾情。5月3日和6日,农业厅张立志厅长带领农业厅各处室领导先后两次来场视察,并召开全场班组长以上干部会议,作了“立即行动起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抗灾自救”的报告。张立志厅长当场捐集资款500元。农业厅领导的动员工作及慷慨解囊的行为在园艺场掀起了抗灾自救共渡难关活动的高潮,场级领导也带头报名捐款,使与会的全体干部、职工深受鼓舞,纷纷捐款救灾。

各级党委、各级领导对园艺场的慰问和支援是雪中送炭,他们的行为,极大地鼓舞了受重灾的园艺场。自受灾以来,在场党委的领导下,全场职工群情激昂,变压力为动力,“场兴我荣,场衰我耻”成为每个职工的共同心声,大家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开源节流工作。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全场参加集资者达510人,各类集资款达50万余元。其中:2000元以上17人,1000元以上76人,500元以上者106人。

陶灵边界新场的干部职工对老场受灾情况也非常关心,很多党员干部职工也向老场伸出温暖之手。有17人积极主动报名集资支持老场抗灾自救,捐款18300元。

为使园艺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6月13日自治区农牧厅又派王秩宗副厅长一行5人,专程送来了农牧厅党组专项拨款75万元。10月份农业部又拨给代赈粮款100万元。同时,还带来了农业厅干部、职工83人的救灾捐款1.21万元。党委书记李生福代表园艺场收下了厅级机关干部职工的深情厚谊,他在会上代表党委向上级组织表示场党委有决心有能力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变压力为动力,狠抓生产管理,开展生产自救。会后还研究制定了抗灾自救增收节支八项措施,就停止基建项目,停用临时工,封存各种车辆,清理外债,清仓查库、压缩医疗费,停发加班费等问题做了明确规定。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来年的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实际行动回报各级领导的关怀。岁月如梭,转眼十几年过去了,曾为园艺场遭受霜冻而慷慨解囊的党员干部职工的姓名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