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珍藏的时光:灵武园艺试验场文学作品集
7834000000028

第28章 果园战歌

丁俊喜

20世纪60年代初期,刚刚走出校门的几十个年轻人,被分配到灵武园艺试验场工作,他们个个都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刚到园艺场不久,他们就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热土,从此,在上班的路上、在劳动的果园内、在他们居住的宿舍里、在职工的家属院内,到处充满了他们愉快的歌声和欢笑声。他们的歌声和欢笑声感染了场里的干部、职工、家属和孩子们,园艺场很快就出现了这样的场景:每天晚饭后在家属院挂上一块小黑板,上面抄写着当时非常流行的一些电影歌曲,由这些年轻人轮番地给人们教唱。当时场面非常热闹,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学唱电影歌曲,很快在全场到处都能听到歌声和欢笑声。从此,园艺场的文化娱乐活动掀开了新的一页。

60年代:20世纪60年代初,场里接到灵武县关于文艺汇演的通知后,很快就组织了一批年轻人,排练大型话剧《年轻的一代》。当时参加的主要人员有游泳、丁俊喜、李俊宁、贾长文、王玲凤、杨玉敏等。话剧参加汇演后取得灵武县文艺汇演一等奖。场里从领导到职工都非常高兴。从此,场里的各级领导都非常支持这些年轻人的文艺活动。60年代场里还组织了一批文艺骨干分子,他们是李梦诚、游泳、丁俊喜、李克勤、贾长文、马淑琴、马淑珍、李俊宁等。这些人自编自导自演了反映场里当时实际情况的大型四幕歌舞剧《果园风波》,并参加了灵武县春节文艺汇演。通过这次汇演,县上选调了园艺场丁俊喜、马淑琴、李俊宁3名职工参加了灵武县文工团。园艺场的文化娱乐活动在灵武县已经是小有名气了。

70年代:20世纪70年代初,园艺场分配来了一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园艺场的文艺活动又掀起了一个新高潮。场里组织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主要人员有李梦诚、游泳、丁俊喜、李克勤、贾长文、吕银、马淑琴、吴贤、舒柳等。他们经过了几个月的艰苦排练,自编自导准备了一批优秀节目。“旗眼山上战旗飘,教场滩上摆战场。乏牛岗下战沙荒,全场职工植树忙。万绿丛中一点红,花果飘香果园中。手捧一篮幸福果,肩挑两篮长寿桃。献给伟大的共产党,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这首歌就是当时宣传队自己编词,自己谱曲的。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后,党委办公室主任徐文贞带队到各地慰问演出,其中,为了搞好军民关系到当时驻宁部队六十二师部(中宁县)和8048部队(二炮部队中卫县)慰问演出。通过演出加深了军民感情,使我们学到了部队的革命优良传统,我们更加热爱人民子弟兵了。我们还到盐池古峰庄、麻黄山、五铺等革命老区慰问演出,每一场演出都受到了老区人民的热烈欢迎。老区的人民都非常热情好客,演出结束后他们依依不舍,夹道欢送我们。走了很远了,回头看时,他们还在向我们招手,我们很受感动和鼓舞,宣传队里的女演员大都感动地流下了热泪。

80年代:在全场各队党支部的组织下,场里的文艺活动很快在全场各单位开展了起来,逢年过节场里都要组织文艺汇演。在场部大礼堂,场里组织了一次比较大型的团拜会汇演,礼堂里面座无虚席,还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很多村民到场里来看演出。各单位演出的节目都很精彩,不断博得观众热烈的掌声。有些队干也亲自参加了演出,全场职工反应热烈。

在本场子弟学校操场组织了全场各单位参加的健美操比赛,此次比赛不但有年轻人参加,而且还有很多老年人也积极参加了比赛,全场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每年的春节,场领导还带着我们到农牧厅给厅领导拜年,表演我们自编自演的节目,很好地沟通了上下级的关系。并且多次参加农牧厅组织的文艺汇演活动,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90年代:为了迎接灵武撤县建市的庆典活动,由工会出面组织了一个大型的文艺游行队伍。场领导李梦诚负责,工会主席郗银川带队,负责组织编排人员丁俊喜、贾莉、马淑琴。组织了有百人参加的彩旗队、彩车队、舞蹈队、秧歌队,参加人员有年轻职工也有近70岁的退休职工。走在灵武的大街上,场面真是非常壮观,其他单位的游行队伍是无法与之相比的,这给灵武市的庆典活动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灵武市领导提出由园艺场的大型文艺队伍代表灵武市参加吴忠市的“成立大市”庆典活动。在吴忠市庆典活动中,园艺场的游行队伍出色的表演,深受吴忠市民的好评。

1996年,场里还组织了一次“电光杯卡拉OK歌曲大奖赛”,报名参加比赛的人数达70多人,大大活跃了全场职工的文化娱乐活动。

1997年,庆香港回归时,全场各单位自编自演了一台“庆回归”文艺节目,全场职工和各级领导都积极参加了此项活动。

几十年来,园艺场的文化娱乐活动包括体育活动,在场党委和工会的正确领导下,一直沿着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文体娱乐活动给园艺场的职工带来了欢乐的气氛,给园艺场的节日增添了不少乐趣,给园艺场的生产、生活增添了活力。现在虽然有一部分文艺骨干已退休,但他们还利用各种机会将这种精神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