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樱桃班(阳光宝宝系列)
7825600000017

第17章 拉小车

早教老师的话:

宝宝的爬行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能够扶物稍站一下了。通过给好玩的小车上面拴绳子,让宝宝了解小车和绳子的联系,让宝宝能够有意识地选择绳子,让宝宝了解事物之间的关联性。父母带动宝宝一起爬行时,同时让宝宝感受到与家长一起爬行的快乐。

材料准备:

示范小娃娃

小拉车

塑料小圈(做方向盘)

活动过程:

开心总动员:

爸爸妈妈和宝宝围坐在一起。教师出示塑料小圈, 说:“嘀,嘀!汽车开来了!这是我的方向盘。” 请宝宝爬过来拿, 进行认知。

爸爸妈妈帮助宝宝握住方向盘,进行语言提示:“嘀,嘀!汽车开来了!我们边开车边问候大家。”

大家一起唱《欢迎歌》。

快乐大泡泡:

爸爸妈妈抱着宝宝,听音乐进行走线,用手触摸宝宝的背部,安抚宝宝的情绪。

教师引导爸爸妈妈带着宝宝找到合适的地方入座。

(音乐选自《婴幼儿早期音乐启蒙教育》一书中E 盘 《眼睛闭闭好》)

小小运动员:大车开小车大车开小车:爸爸妈妈趴在地上,宝宝在父母身下爬行,可以握住宝宝的双手前进。

爸爸妈妈带动宝宝进行爬行,引导宝宝更乐于参与游戏。

欢乐蹦蹦跳:拉小车

教师双手取出玩具车,在手中触摸演示,并将玩具车拿到高处,观察触摸与玩具车相连的绳子。

教师将玩具车放在地上,将绳子拉直放好,用手够取玩具车,够不到,失望地摇摇头;再用手拉绳头,将车子拉到近处,高兴地将玩具车拿在手中,点头微笑。

爸爸妈妈配合拉小车,引导宝宝爬着追玩具车。

(背景音乐选自《婴幼儿早期音乐启蒙教育》一书中E盘 《电动小车》)

亲亲一家人:蜗牛“开心的小司机, 现在要休息啦。” 请爸爸妈妈和宝宝倾听音乐,家长抱着宝宝感受音乐。请宝宝趴在毛巾毯上,家长根据音乐的节奏,触摸宝宝的背部,让宝宝感受与爸爸妈妈一起游戏的快乐。(音乐选自《婴幼儿早期音乐启蒙教育》一书中F 盘 《小蜗牛》)

大家说Goodbye:

“车子开到了停车场,我们也要回家了。”

“最后,我们唱一首《再见歌》,结束本次活动喽!”

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拍手,大家唱《再见歌》。

教您一招:

在家可以将宝宝喜欢的玩具上面拴一根绳子,引导宝宝爬过去,抓住绳子,拉一拉,将喜欢的玩具拉过来。

亲子教育

闵行区早教中心的

“亲子教育”是20 世纪末期在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兴起的研究父母与子女关系及其教育的一个新兴课题。

“亲子教育”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的,根据我国特有的家庭状况,这种关系被扩展为所有与幼儿密切接触的人—看护人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看护人与幼儿之间的以互动为核心内容的亲子关系。所以,“亲子教育”是以爱护婴幼儿身心健康和开发婴幼儿潜能以及培养婴幼儿个性为目标,以不断提高新生人口的整体素质为宗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早期教育。

“亲子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及“幼儿园教育”,它以脑科学发展为基础,打破了从婴幼儿保健到学前教育的分段管理体制,推行从0 岁开始教育的观念,强调全程教育,全程发展,尤其注重3 岁以前的早期教育,其目标是实现群体普通儿童的理想发展。它将游戏活动作为主要教育手段,教学活动遵循0~3 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而设计,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实现幼儿学习、家长培训的指导思想,形成教师、家长与幼儿进行互动游戏的教学模式,是亲子活动的最大特点,目的是通过亲子间的互动游戏使孩子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家长成为合格的教育者。

上海闵行区婴幼儿早期教养研究指导中心成立于2005 年6月,是由闵行区政府资助,闵行区优生优育优教研究指导中心举办的,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民办早教机构。该中心由闵行区原教育局局长陈儒俊先生担任董事长。

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孩子的天性,自由是发挥儿童个性潜能的根本条件,理想的教育活动是自由的教育活动,理想的教育是解放人的教育,是把人引导向更加自由的境界。因此,中心提出的方针是保护天性、培养兴趣、开发潜能、自主发展。

早教中心亲子教育的形式有分龄亲子课程活动和混龄亲子游戏活动。

分龄亲子课程活动:根据宝宝发展的敏感期,以年龄分班开设亲子活动课程, 有6~9 个月的樱桃班、10~14 个月的葡萄班、15~19 个月的草莓班、20~24 个月的橘子班、25~29 个月的苹果班、30~36 个月的香蕉班;每期16 次,每周一次(双休日),每次2.5 小时(9 :00~11 :30),其中40 分钟参与集体课程指导活动,其他时间在亲子主题乐园内进行亲子自主游戏活动。

混龄亲子游戏活动: 亲子主题乐园每天上午8 :00 ~11 :00 开放。混龄亲子活动每月办一次活动卡,限于周一~周五上午使用。游戏地点在亲子主题乐园,由早教中心对家长进行科学的育儿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