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楚辞(中华国学经典)
7811400000016

第16章 (3)

何独乐斯之謇謇兮B28,原荪美之可完B29。

望三五以为像兮B30,指彭咸以为仪B31。

夫何极而小至兮,故远闻而难亏。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孰无施而有报兮,孰不实而有获B32?

【注释】

①永叹:长叹。增伤:更加忧伤。②蹇产:此为迭韵词,上下二字同义,曲折之意。不释;解不开。③曼:长。方:正。④动容:指自然界的变化。“秋风动容”,是说秋风起,草木开始枯黄衰落凋零。⑤回极:指风回旋飘荡的样子,一说回极指北极星。浮浮:动荡不安的样子。⑥数惟:屡次想到。惟,想、思。荪:本为香草,这里指代楚怀王。⑦懮懮:忧愁悲痛的样子。⑧遥起:远远地离开。横奔:不顾一切的要走。⑨尤:苦难。镇:镇定,安定。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被疏绌在外,但仍急欲奔走君前直言进谏。⑩结:集结成言。微情:私衷。陈词:陈述,把话说出来。矫:举。美人:比喻楚怀王。“遗夫美人”,把情思转化成汉字,告诉楚王。成言:成,一作“诚”,诚恳的说。曰:指楚王说。“黄昏为期”:古代婚俗,在黄昏时举行婚礼。这里用男女之间约定婚期,比喻君臣之间上的结合。羌:语助词。中道:半路。回畔:反背,指背离原来说定的话。他志:另外的打算。憍吾:憍同“骄”,向我夸耀。览:这里有显示之意。不信:不讲信用。盖:“盍”,当“何”解。造怒:发怒。承间:等到空闲的时候再找机会。间,同“闲”。自察:自我表白。震悼:指内心的恐惧与伤痛。不敢:指不敢言。怛:悲惨。憺憺:义“荡荡”,形容忧伤不安和恐惧。历:列举一个一个地。兹情:此情,即指上面陈述的“微情”。荪:香草,这里喻指楚王。详:通“佯”,假装。“详聋”,即装聋。切人:恳切正直的人。不媚:不会谄媚讨好。众:指群小。以我为患:意谓把我当作他们的祸患。庸:乃、竟然。亡:通“忘”,忘记。意谓难道到如今就会被人遗忘吗?B28乐斯:喜好这种。謇謇:忠贞的样子。B29荪美:指怀王原打算实行的美德。完:完美。B30三五:一说指三皇五帝;一说指三王五霸。像:法象,亦即榜样。B31仪:典范,表率。上句里的“三五”指的是君,本句中的“彭咸”指臣。B32实:果实,这里指结果。

【原文】

少歌曰①:

“与美人之抽思兮②,并日夜而无正③。

侨吾以其美好兮,敖朕辞而不听④。”

【注释】

①少歌:古代乐歌的一种,较短。“少歌”四句是对上文的小结。②美人:喻指君王。抽:抽绎,抒发。③并:合并。并日夜:日夜如一。无正:不停止。此句意谓向君王陈述自己的忠贞心情和美政理想的想法,无时无刻都没有办法终止。④敖:同“傲”。朕辞:我的话。“敖朕辞”,意谓倨傲不听我的话。

【原文】

倡曰①:

“有鸟自南兮②,来集汉北。

好姱佳丽兮③,胖独处此异域④。

既惸独而不群兮⑤,又无良媒在其侧⑥。”

道卓远而日忘兮⑦,愿自申而不得。

望北山而流涕兮⑧,临流水而太息。

望孟夏之短夜兮⑨,何晦明之若岁?

惟郢路之辽远兮⑩,魂一夕而九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愿径逝而未得兮,魂识路之营营。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理弱而媒不通兮,尚不知余之从容。

【注释】

①倡:古代乐歌的一种,较长。“倡曰”一段写目前的处境。②鸟:屈原自喻。③姱:美好。“好婷佳丽”,表面上是在形容鸟,实际上是写诗人自己的美德和才能。④胖:离别。此句隐隐含离开朝廷而独处异地。⑤惸:通“茕”,孤独。⑥良媒:指在君王左右能帮助屈原说公道话的贤臣。其侧:君王的身旁。⑦卓:遥。⑧北山:可能是郢都附近的一座山名。⑨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四月。本篇开头说“曼遭夜之旅”是追叙去时的情景。⑩惟:想。郢路:回到郢都的路。魂:梦魂。一夕九逝:说明回归故乡之梦多,而不得安眠。九:虚数,表示多。南指:郢在汉水南,故曰“南指”。此句是说诗人借夜间月亮和星斗的方位来判断郢都,想要取直路回郢,感觉并不遥远,哪里知道地面的距离和政治上的原因却使得道路曲直坎坷,无法归去。径逝:直逝,取直路回郢。未得:没有办法。识路:寻找道路。营营:形容往来忙碌的样子。信直:当作“嫜直”解,指忠诚正直,坚守信念。人之心:指楚王。从容:古义为举止行为,此处当指行动的用意。

【原文】

乱曰:

长濑湍流①,溯江潭兮②。

狂顾南行③,聊以娱心兮。

轸石崴嵬④,蹇吾愿兮⑤。

超回志度⑥,行隐进兮⑦。

低佪夷犹⑧,宿北姑兮⑨。

烦冤瞀容⑩,实沛徂兮。

愁叹苦神,灵遥思兮。

路远处幽,又无行媒兮。

道思作颂,聊以自救兮。

忧心不遂,斯言谁告兮!

【注释】

①濑:沙石滩上流过的浅水。湍:急流。②溯:逆流而上。潭:楚方言,水深为潭。③狂顾:左右急视。④轸:通“畛”,田间小路。崴嵬:指道路突兀不平的样子。⑤蹇:语助词。吾愿:我返回郢都的愿望。⑥超回:越过,指绕道而行。志:动词,记住。度:指应该走的线路。⑦隐进:指小心谨慎地前行。隐:微。以上四句大意是说:归途中山石众多,崎岖不平,因此,归郢的志愿难以实现,想绕道而行,寻找直路,但道路却隐隐而难进。⑧低佪:指内心的彷惶。夷犹:犹豫迟疑。⑨北姑:汉北地名。⑩烦冤:内心烦乱愤懑。瞀容:心神杂乱不安。沛徂:谓颠沛之行。作颂:指作诗歌,即指本篇。斯言:这些话。即指作颂之言。

【译文】

忧伤郁积心情沉闷啊,独自长叹掀起层层忧伤。思绪烦杂不得舒畅啊,受煎熬的黑夜如此漫长。悲叹秋风萧瑟万物要凋零啊,回转盘旋飘摇动荡。想到爱发怒的君王啊,心就会有无尽的忧伤。我想不顾一切远走高飞啊,百姓受苦让我细心思量。整理情思慢慢陈述啊,一切都要告诉君王。你曾与我诚恳相约啊,你说:相依为命直到黄昏。可是中途你就变卦折返啊,反悔初衷另有打算将我抛弃。向我炫耀你的美好外表,让我观赏你的美好整洁,与我有言在先都不守信啊,可又为何将我无故迁怒。多想找个机会尽情向你表白啊,却心中悸动不安不敢上前。悲哀犹豫希望能靠近啊,纵使我内心这样忧伤。列举我的忠贞表白情感啊,君王啊你却装聋不愿听。本来耿直的人不谄媚啊,人们却把我当作眼中钉。当初向君王表白啊,难道到如今全部遗忘?我偏偏喜好忠贞直言啊,君王美德是我的愿望。愿三皇五帝做榜样啊,贤臣彭成是我效法的楷模。没有目标达不到啊,声名远扬难以损伤。美好的品德要靠自己修啊,伟大的名声哪能虚假伪装。哪有不施舍就有报酬啊,哪有不播种就有收获。

少歌:向君王倾吐心中的怨愁啊,日夜夜啊无法终止念头。总向我炫耀你认为“美好”的丑类啊,傲慢的无视我的言辞。

倡曰:一只鸟从南方飞来呀,栖息在汉北这生疏的地方。她多么美丽,多么漂亮啊,却离开故土流落在他乡。她无依无靠,离群素居,又没有良媒在君王身边。道路遥远一天天被遗忘,多想向君王表白却不能上前。遥望北山热泪流淌啊,面对流水长长叹息。盼望在这初夏短促的黑夜啊,盼天明像度年般的漫长。想到郢都的归途是何等遥远啊,梦魂每晚都往返回去几趟。从不管道路的崎岖坎坷,借明月与群星的光辉辨别南方。我多想直接回去却没有成功啊,魂在梦中寻求道路急急忙忙。我的灵魂多么忠诚正直啊,而君王的心和我那样不同。软弱的媒人不能与君王沟通啊,哪知我从容的外表下的隐痛。

尾声:长长的浅滩水流急,溯着江漂流向上走。急切环视向南行,暂且散舒解我心中忧愁。归途中怪石的嶙岣不平,坚守心中志向不回头。绕过险途走直路,小心谨慎地向前走。我心踌躇又彷徨,夜晚住宿在北姑留。我的心绪忧愁苦闷,这是流离颠沛的生活啊。悲愁叹息我痛苦的心灵啊,归途遥遥漂泊在这偏僻地方,又找不到媒人替我申辩啊。我边走边想写下这首诗歌,以此抒怀替我自解啊。我的痛苦无法消除,这些话儿向谁倾诉。

【赏析】

《抽思》是在汉北创作的,题目的意思是抒发情思。

本篇前半部分回顾了楚怀王时期自己忠心事主反遭谗害放逐的经历,后半部分主要表达了内心的孤独苦闷和对君主的怀念,篇中诗人魂牵梦绕的故园之情可谓动人心魄。

怀沙

【原文】

滔滔孟夏兮①,草木莽莽。

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②。

眴兮杳杳③,孔静幽默④。

郁结纡轸兮⑤,离憨而长鞠⑥。

抚情效志兮⑦,冤屈面自抑。

刓方以为圜兮⑧,常度未替⑨。

易初本迪兮⑩,君子所鄙。

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

内厚质正兮,大人所盛。

巧倕不斫兮,孰察其揆正。

玄文处幽兮,朦瞍谓之不章。

离娄微睇兮,瞽以为无明。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

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

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夫惟党人之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

【注释】

①滔滔:悠悠。古“滔”、“悠”语意相同。这里是说初夏悠长的天气。②汩:水流急速的样子。徂:往。③眴:同“瞬”,看。杳杳:深远而无所见。④孔:甚,很。默:寂静无声。⑤郁结:忧愁烦闷不得抒发的样子。纡轸:形容内心如扭曲一样地疼痛。纡:曲;轸:痛。⑥离:同“罹”,遭受。憨:同“愍”,痛。鞠:穷困。⑦抚:循。“抚情”:省察、回顾情状。效:考验的意思。“效志”,犹言考验其志向。⑧刓:削。圜:同“圆”。⑨常度:正常的法度。替:废除。此二句意谓被迫削方成圆还可以,但是正常的法度绝对不能更改。⑩易初:变易初心。本迪:本,当作“卞”,通“变”。迪,道也。“本迪”应为“变迪”,意谓:变易当初的道路。章:同“彰”,显明。画:规划。志:识记住。墨:绳墨,指代法度。前图:即“前度”,指以前所订的法度。以上二句是说修明规划,识别绳墨,过去所制定的法度是不可更改的。内、质:均指人的品质。厚:重。正:正大。大人:指君子。盛:赞美。倕:相传古时的巧匠名。斫:砍削,指制作器物。揆:度。“揆正”指衡量其曲直。此二句是说巧匠不动其斧斤,谁又能衡量出曲直,用以比喻如果不经过考验,怎么能够知道“内厚质正”。玄文:黑颜色的花纹。处幽:放在黑暗之中。“玄文处幽”即说以玄色置暗处。朦瞍:盲人。以上二句是说,把黑色花纹放到暗处,使盲人观之,自然认为没有文彩,以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则俗人认为无用。离娄:古代传说中视力很强的人,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睇:略看。笯:鸟笼子,楚方言。鹜:鸭子。此二句比喻贤者被困,小人得志。糅:杂糅。概:古时量米麦时刮平斗斛用的木板。“一概相量”,喻指同样评价。此二句指斥世俗之人总是混淆善恶。鄙固:鄙陋、顽固。臧:善。

【原文】

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①。

怀瑾握瑜兮②,穷不知所示③。

邑犬群吠兮④,吠所怪也⑤。

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⑥。

文质疏内兮⑦,众不知余之异采⑧。

材朴委积兮⑨,莫知余之所仃。

重仁袭义兮⑩,谨厚以为丰。

重华不可遌兮,孰知余之从容!

古固有不并兮,岂知其何故!

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

惩违改忿兮,抑心而自强。

离憨而不迂兮,愿志之有像。

进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将暮。

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

【注释】

①滞:停顿,指水不流通。济:渡。以上二句是说,身负重任却得不到发挥,就如同载负很重的车子陷入泥泞而不能前进一样。②怀:怀抱,在衣为怀。握:在手为握。瑾、瑜:均为美玉。③穷:穷困的处境。所示:拿给人看。此二句是说正人见弃,无所用其才能。④邑犬:乡里的狗。吠:狗叫。⑤怪:怪异。⑥庸态:庸俗的态度。⑦文质疏内:犹言“文疏质内”。文,外表;质,本质。“文疏”,指外表的落落大方。“质内”,“内”为“讷”的假借,即朴实而不善言表。⑧异采:与众不同的文采,指深藏不露的内美。⑨朴:指未经雕饰的木材。委积:聚积。比喻自己有才能不被重用。⑩重:与“袭”同义,重复积累的意思。谨厚:慎重谨守。遌:遇到。不并:指圣贤不同时生。惩违:止住怨恨。惩,止;违,通“帏”字,怨恨。“惩违”与“改忿”意同。抑心:压抑着愤懑不平的心情。自强:自勉而无所畏惧。离憨:遭遇到祸患。憨:病。不迁:不改变。北次:犹言北行。次:休止。“日昧昧”句:看似为自然景物的描写,可能是诗人悲痛情感的流露。限:极限。大故:死亡。

【原文】

乱曰:

浩浩沅湘①,分流汨兮②。

修路幽蔽③,道远忽兮④。

怀质抱情⑤,独无匹兮。

伯乐既没⑥,骥焉程兮⑦。

民生禀命⑧,各有所错兮⑨。

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

曾伤爰哀⑩,永叹喟兮。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

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