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阳光于斯
7805100000015

第15章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假期在家赋闲,不经意间又读到王维的《酬张少府》一诗,“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颇有感受。

王维是唐代诗人中受到佛教影响至深的诗人。他崇佛礼佛,与佛教僧人来往较多,还将自己的字取为“摩诘”,表示对佛教的顶礼膜拜。王维向往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一边当着小官,一边在终南山下购置了著名诗人宋之问的旧庄园辋川作为隐居之地。这首诗刻画的就是他晚年隐居辋川的生活。

诗人一开始就说,自己老了,只喜欢清静,对所有的事情都漠不关心了。接着诗人自己解释了这种状态的原因,没有什么治国安邦的良策,只好回到曾经居住过的山林。第五、六句刻画的是诗人的自画像,退居山林后过着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生活,迎着松林吹来的清风,解开衣带敞开胸怀,在山间明月的照映下,独自一人弹琴抒怀。诗中最后引出结尾的两句: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穷”,失意,不得志。“通”,仕途通达。诗人对向他讨教的张少府说,您若问我关于命运穷通的道理,我想,从那悠扬的渔歌声中,也许可以得到解答吧。

此答案似答非答,不粘不脱,活是一则禅家公案,我的疑惑正是来源于此。诗人作此诗时正值开元末年,有“贤相”之誉的张九龄被李林甫取代后,朝廷政治局面日趋黑暗。此时的大唐,早已不是王维此前曾盛情讴歌过的那个“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的时代。但在李林甫当政期间,王维并未受到多少直接的排挤、迫害,官职反而还有所升迁。那么,是什么使诗人最终选择了退居山林?

退居山林的事在古代太多了。同是唐代的李泌隐居山林求仙问道,其实是他为自己制造的神秘面纱。陶渊明的隐居山林则是真的看透了官场,他曾有诗云:“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将浑浊的官场比作尘世的大网,用旧林指代大自然,他认为只有在自然的山水田园中,才能保持心性的自由、平和。为了保护五个儿子,不要走进污浊的官场,陶渊明以至于在《命子篇》中将他们写得一无是处。而王维呢?如果就像他自己说的“自顾无长策”,而又在第四句中透露隐隐作痛的“空”的心灵呢?人们心目中的“少年识事浅,强学干名利”的王维,壮志踌躇、誓言“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的王维,怀着满腔热血写过《陇西行》、《老将行》等诗篇的王维,何以会发出“万事不关心”的消极唱叹呢?“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背后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们知道,王维所处的唐朝与陶渊明所处的魏晋时期不同。魏晋时期虽然也有政治黑暗的时期,却有异与任何一个时代的自由思想面貌,比如旷放的阮籍、狂诞的刘伶等,他们读书,只是因为喜欢,少有的为名利而累。或隐于山,或隐于市,做自己想做的,不如意便驾着马车,出游痛哭一番,发泄完,再邀三五好友,下棋,赏文。

由此想到王维、阮籍在穷途时的两种表现。阮籍率意驾车,至无路处,大哭而还。而王维则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先看看云再说。水尽了,还有云呀。云是雨的胚胎,又可以变成雨。有云,就有水的希望。其实阮籍哭完了也没事,照样喝酒去了。王维一开始就没事,而是随遇而安静静地等待着另一种机会,欣赏另一种风景。

那么,对“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就可以这样理解了。“渔歌”,暗用《楚辞·渔父》的典故:屈原被流放,行至江畔,有渔父对他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水清,喻世昭明;水浊,喻世昏暗。渔父所唱的,也正是孔子所言的出处行藏之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王维借用“渔歌”的典故,似乎在说:环境通明就出来做一番事业,环境险恶就放弃名利,归隐山林,豁达者无可无不可,又何必以穷通为怀呢?

水有清有浊,人有穷有通。水清的时候可以洗帽带,水浊的时候可以洗脚。等等看吧,水总有清的时候。“通显穷隐”,正是诗人在诗中用“渔歌”一词里给我们的暗示。

人生恰如佛理,什么事看开了也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