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话的智慧与禁忌
7780000000026

第26章 聪明人说话简洁通俗,笨人说话罗嗦难懂(2)

唯一改善的方法是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首先你要明白,在生活中,很多话题其实并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你的意见不一定是对的,而别人的意见也不一定是错的。把双方的总和再行分配,你至多有部分是对的。那么你为什么每次都要反驳别人呢?

其次,在轻松的谈话中,千万不要太当真。喜欢与人争论的人,大都是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他也许太热心,想从自己的思想中提出更高超的见解,他以为这样可使人敬服,但事实上完全错了。生活中很多谈论的内容,都只是些平凡的事情,是不必去费心做更高深的研究的。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把琐屑的事情当成庄重的研究呢,一笑而过就可以了,何必为弄清楚结果争个你死我活。

第三,别人和你谈话时,他根本没有准备请你说教,大家说说笑笑罢了,你若要硬作聪明,拿出更高超的见解(即使真是可佩服的见解),对方不会乐意接受,所以,你不可随时摆出像要教导别人的神气。

生活中的闲谈,更多的是寻找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如果把简单的聊天变成一场你死我活的辩论,那样会让生活变得乏味无趣的。

即使在一些庄重的场合,争论已经无法避免,我们也要尊重对方说话的权利,要想办法让反对的人说他要说的话,同时,你即使不能赞成他们的意见,也得向他们表示你能够完全了解他们的态度与地位。

你要努力让双方局势趋于缓和,尝试着做某些非原则的让步。社会上就是有许多人并非以论据去作反对,往往是意气用事,为反对而反对,若有一方能稍作让步,对方就会不再反对而气氛和缓下来。

从争论所获得的胜利,是没有什么益处,而且又破坏了双方的情谊。要想真正在人际交往中占到上风,就要记住一点:“在争论中取胜的惟一方法就是避免争论。”

4.简洁朴素的语言更精彩

简洁明快的语言是一个人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超高表现,这样的语言是果敢决断的性格表现,既不会占用听众太多的时间,又能使听者掌握要领,说话简洁的人必然受人欢迎。

聪明人的做法

在一个大型的集会,许多名人受邀上台讲话,张伟也在受邀之列,被安排在最后一个讲和衣而卧。

集会开始后,那些受受邀的名人们一个个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让底下的听众们渐渐感到厌烦了。最后,轮到张伟上台了。面对台下昏昏欲睡的听众,张伟开口了:“大家好,前面的人已经讲了许多精彩的话了,我现在要为他们画上完美的句点,我的话就是那个句点。”说罢,立即鞠躬下台。

专家点评

张伟的话既恭维了之前讲话的人,又让听众们个个如释重负,真是三言两语就画上了“完美的句点”!

笨人的做法

一天晚上,一位书生被蝎子咬了,他摇头晃脑地喊道:“贤妻,速燃银灯,尔夫为毒虫所袭!”连说几遍,他妻子怎么也听不明白,疼痛难忍的书生气急之下只得叫道:“老婆子,快点灯,蝎子咬着我啦!”

专家点评

书生故弄玄虚,真是自讨苦吃。说话的语言必须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才能被人理解。

行动指南

说话时尽量简单,才不会让你的听众感到心烦意乱。赢得听众喜欢的最佳谋略是:抓住要点,长话短说。当然,长话短说必须针对特定的对象,假如对方跟你并不是很熟悉,而你则上来就直奔主题,势必让人感觉唐突,其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说话时还要为听众考虑,尤其是遭遇某些冷场或尴尬时,适时地打圆场可以让别人对你心怀感恩。

这样看来,最好的话语一定要考虑到听众的心理。一般来说,针对那些跟自己关系比较熟识的人,或者是在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如果能够做到抓住要点,一针见血,没有那么多冗长的废话,就会很快地吸引听众,使他们迅速地进入主题。而一味地长篇大论,则会始终不得要领,逞无用之强,惹人讨厌在所难免。

要想双方之间的沟通顺畅,你就必须让对方听懂,因此说话应该简洁朴素,切忌晦涩艰深。如果你的话让对方听不懂,那么将不会起到任何作用,甚至会让对方生厌,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有很多人认为,要显示自己的博学多识就得使用一些常人很少用的“高深”词汇,或是业外人听不懂的术语等。这是一个误解,沟通是一种语言的交流,因此,你必须向对方准确地传递信息,表达自己的意图。你要做到这一点,你就必须让你所说的话浅显易懂,否则,不被理解的“语言”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我们在日常说话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不用文言词汇。

有的人在讲话中使用文言,卖弄学问,故显高雅。用这种艰涩之词,势必影响听众的效果。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语言习惯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古代的不少词汇已逐渐被淘汰,如“令尊”、“令堂”、“令媛”之类的称谓,现在再用,就有不合时宜之嫌。即使那种“请恕冒昧”之类的话都难免显得故作“高雅”,听众未必喜欢。

(2)慎重使用专业术语或圈内话。

不同团体和行业的人们常常有着各自不同的话语表达方式,他们使用自己熟悉的“术语”或“行话”进行交流。这无可非议,但当面对的听众与自己不在同一个“圈内”时,就必须用通俗的语言浅显易懂地表明你的意图。使用听众不熟悉的语言与他们交谈,其结果只能是对他们的快速催眠。

有一个从事电信公司的科研人员向客户讲话,其中有句话说道:“特定用户群对终端设备的仿制使用,会导致营业费用的增加。”他的话使听众迷惑不解。

为使表述更加明晰,他后来把这段话改写如下:“如果电话公司以外的其他人员对现存设备进行模仿设置,那么你将为你的电话服务支付更多的费用。”听众这才明白了他的意思。

当然,必要的术语使用有时也是必需的。一位计算机推销员如果想说服一个懂行的买家,那他最好要熟悉相关的计算机用语。说服者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是听众,你必须使用适于听众理解力的语言。

(3)慎重使用外语、方言、省略语和流行语。

无论措辞多么准确,如果听者不能理解的话,那么所说的话也没有任何意义。

几年前,一位大学教授到地方讲学。他在众多资深的经营者面前介绍说:“现在意餐很流行。”他的话音刚落,一位听众慢慢地举起手,不好意思地问:“请问‘意餐’是什么意思?”“就是啊,是什么意思呀?”同时有更多的人应和着。经教授解释,才明白意餐原来是意大利餐。这就是“省略语”惹的祸了。慎重使用外语和方言也是同样的道理。

流行语只能在平时聊天的时候使用,在工作中就要慎用了。

托尔斯泰说:“真正的艺术永远是十分朴素的、明白如画的、几乎可以用手触摸到似的。”说服的话力求通俗、口语化,如不考虑听者的接受能力,使用那种艰涩难懂的语言,往往事与愿违,弄得不好,还会闹出笑话。

5.话要说到点子上

古人说:“事以简而上,言以简为当。”语言是事实和思想的外衣,只有将就语言的简洁准确,注意表达的要领,才能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

聪明人的做法

德国著名诗人和戏剧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讨厌那些冗长单调而又没有多大效果的会议。一次,有人请他参加一个作家的聚会,并让他致开幕词。布莱希特本不想参加。但举办人并不罢休,他们想尽一切办法,直至布莱希特无可奈何地答应为止。开会那天,主办人讲了一通很长却没有什么实际内容的贺词向到会者表示欢迎,然后,高声激动地宣布:“现在,有请布莱希特先生为我们这次大会致开幕词!”

布莱希特站了起来,快步走向演讲的桌子前。到会的记者们赶紧掏出笔和小本子,照相机也咔嚓咔嚓地响个不停。

不过,布莱希特却让某些人失望了,他只讲了一句话:“我宣布,会议现在开始!”

专家点评

布莱希的话与主办人的冗长贺词形成强烈的对比。

笨人的做法

一个书生,一日外出游玩。走到外地突然想起家中皮箱里的一件棉袄要拿出来晒晒太阳,以防长霉,于是他写了一封信托人带回家,要他父亲帮他晒晒棉袄,信是这样写的:

我最尊敬的父亲大人,请您将我那衣拒里的皮箱打开,将皮箱里的棉袄,我过冬天穿的棉袄,已穿了三个冬天的棉袄,箱子中唯一一件棉袄小心地拿出来,拿到太阳底下来,放到硒衣架上,拍拍打打,打打硒晒,前面拍拍,后面拍拍,翻过来拍拍,拍掉上面的灰尘,打松一点衣里的棉花,再当着太阳硒上三个时辰。在太阳下山前收起来,收时再拍拍打打,打打拍拍。再照原样放回拒中皮箱里去,至此,我不再哆嗦了,不再多说了,估计大人您也听懂了我的意思,我就此打住,不再强调了,一切就这样拜托您了……

专家点评

一句话完全可以说明白的话,这位啰嗦先生硬是讲了几页纸。许多长话是纯粹的锣嗦,是完全没必要的。说话简单明了时最打动人,因为人的注意力有限,你说得太长,人家不方便归纳提炼主题。因此,古人说话有“惜字如金”、“要言不繁”之说。

行动指南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由时间组成的,人们常说:“过多地占用他人的时间,也是一种谋杀。”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信息时代,每个人都有干不完的事。你无论是当领导还是做推销,或是熟人朋友之间的闲聊,都一定尽量长话短说,千万别罗嗦,没完没了。

长篇大论的说话,不仅是对他人不负责,而且也说明自己说话的归纳能力还有待改进。

有这样一个故事:

约翰问卡尔森老师:“老师,多说话到底有没有好处?”

卡尔森回答说:“话要是说得太多,还有什么好处?比如池塘里的青蛙,整日整夜地叫,却从来也没有人去注意它。但是,报晓的雄鸡,只在天亮时叫一两声,大家听到了就知道天要亮了。所以说话要说得有用处,要说到点子上。”

好的说服语言并不在多,达意则灵。已故著名艺术家赵丹先生的遗孀黄宗英女士是一位作家,又是一位企业家。有一次,有人问黄宗英是否再嫁,黄宗英回答说:“我已经嫁给大海,就不能再嫁给小河了。”这段话非常简洁明快,并且意蕴深刻,耐人寻味。

有的人说话往往拖拖拉拉。他们担心如果不一一交代想说的内容,别人可能无法完全理解,或者可能招致误会,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使说话内容不明确。

说话之前必须先了解自己为什么要说这番话、重点是什么,也就是把握说话的主题,而说话的内容就是将主题具体化。思考说话主题,有助自己了解说话的目的,究竟是为了报告、陈述意见还是传达自己的内心思想。如此一来,才能够明确地将谈话的主旨传达给对方。

在社交中,我们应该舍去所有的枝枝蔓蔓,用一句话或者几个关键字把自己的想法巧妙地表达出来,即达到一语中的的目的,又直接干脆,让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