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呼家将
7713400000068

第68章 王兰英背义夺关狄元帅正军斩子

契结金兰意味长,缘何日久竟相戕。

奇关背弟恩情失,且看交深是虎狼。

当下段洪只言狄虎奉了元帅之命,来迎接于他,连忙上前,口称:“小将军,老夫乃无能降将,何劳远迎。”狄虎见他来近,起手横刀刺去,刀尖刺中咽喉,段洪一命呜呼,跌于马下。

王兰英一见,面如土色,忙呼:“公子,你说擒命他,因何伤了他性命?”狄虎说:“宫主,我意欲大刀挑他下马,不意误刺中咽喉,悔已不及。”王兰英听了,心如麻醉:“只忧段红玉知你杀死父亲,怎肯干休。教我如何回答?”想了一会,对狄虎说:“你今误杀段洪,皆因我错了主意。一不做,二不休,如今不若与你同去取了此关,差人回营报知狄元帅,请他前来进关。倘若段红玉回来,慢慢与你调停劝解于他。若有不依,即时拿住,挟他投降,方为妥当。”或谓这王兰英为人,前后极似分为两截。初时待红玉情深意厚,为设计周全,算无遗策,智量堪嘉。无如今日为着要与狄虎结婚,误伤段洪,毫无怜惜之心。虽非骨肉,但念与红玉结契深情,于心不忍,何也?

只要我躬连理偶,哪管他人不戴冤。

当下狄虎听了,便呼:“宫主,蒙你美意相助,我岂相忘。事妥之日,与你永结百年之好。”于是二人进关。此时段龙、段虎只道宋师势大,爹爹已死,即时与母亲奔往芦台关去了。狄虎收殓了段洪,差人回营报知。狄元帅大惊,说:“这畜生好大胆,不奉令前去杀了段洪,骗抢他关,如何是好?”王元帅说:“我想段洪既来投降,又去取了他关,伤他性命,如此不仁,归于我们,公子虽然有功,难逃违令之罪。如今悔亦不及,且去安了民罢。”此时元帅留下高明、杨唐、孟定国三员战将,与副元帅杨文广同守营盘,其余战将随往。又带兵五万,一路来到蒙云关。

兰英宫主乃投降之人,只得与狄虎出来迎接。二位元帅进了帅府,大堂一同坐下,狄元帅令探子四路追赶,诘段氏家口奔逃何处,打听明白,即来报知,又命将段洪棺柩运入关内,出榜安民,然后吩咐兰英宫主进见。宫主进内,只见众将威严,与我国不同,心中惊恐,含羞说声:“芦台关王兰英叩见。”狄元帅起位拱手,说:“宫主请起。”王怀女早早离位挽起,说:“宫主,你乃南蛮之女,我乃中国之臣,以此并无管辖,何必行此大礼。”宫主见此,心中方安,说:“奴本女人,仰千岁与夫人威德,军民感仰,所以蛮女献关投降,望乞收留。”说完又要行礼。王元帅扶住,请他坐了旁首。王元帅说声:“宫主,这段小姐不知往哪方寻找五将?”宫主说:“只因元帅不准投降,小姐今已往竹枝山,打寻五人未回,是以奴一人前来献关。”王元帅说:“狄虎差人说攻打关城,这算不得是宫主开城归顺。狄虎又不该妄杀了段洪,此事反复不明,望宫主细说其详,免本帅疑惑。”王兰英低头不语,暗想:“此事教我如何回答?欲将前事说出,狄虎危矣,欲要不说出,又恐哄他不过,反为不美。想倒不如含糊说了罢。”即呼声:“元帅,你未知其详。此日段红玉往竹枝山,奴独自回关,与段洪商酌。这时有军士说,宋营有将一员叫关,段洪只道好意,元帅差人来关打探虚实。段洪出关迎接,狄公子以为他出城迎战,并不答话,大刀略举,实为误伤。段氏一门闻知,俱逃走了,奴家献了城池。公子以为夺关。”王元帅心中明白,想来:“此女言语支吾,必有难讲的话,休要诘破他,待后问明便了。”即说道:“原来有此原因。难得宫主见机投顺,真乃审势达权。”狄元帅说道:“此中必有委曲,只须问那逆子,便知明白。”传令狄虎进来。

不多时,狄虎到帐前来了,说:“孩儿破了此贼,特来请功。”狄元帅大喝:“逆子,一派胡言。不遵将令私出,妄伤降将,乱我军规,还不知罪,反来冒功。姑从实言说来,免得动刑。”狄虎听了,心下惊惶,只得跪下,诉声:“父王与王元帅听禀。这是孩儿单刀独马往河边,不提防草丛中跳出了一虎,扑面走来,惊我马直到城下。遇见段洪带了几个小军出城,孩儿误伤了他,登时关内军民人等大乱,段氏家口逃去无迹,芦台关王兰英只得投降了。至此,孩儿来请功。”狄元帅大喝一声:“好逆子,满口胡言!此处离山甚远,焉有猛虎?纵然马失惊,不过一箭之路,何得一连跑到十余里,到他城下?况且自己战马,如何降他不住?既然沿河饮马,何用带刀?眼见诓言欺哄,乱我军规。”吩咐刀斧手:“拿出正法。”两边刀斧手答应一声,上前将二公子正在捆绑,那王兰英一见着急,心慌意乱,自己又不敢开言劝导,眼看没有解救,只是眼中下泪。

忽有探子来说:“段氏家口俱逃往芦台关去了,特来交令。”细细禀上。又说王怀女,当日出兵之日,狄家公主将二子叮嘱,托他照管。难道今日二公子犯了军令,死在目前,有袖手旁观,不来劝解之理?只因狄青为人,性刚直无私,军令整肃,不受人情。若于先前细问二公子之时,若即劝阻,不但狄青不依,只怕狄公子死得更快,所以心中虽急,仍不敢开言,只思量寻机会待他怒略平,方好解劝。此时探子回报,段洪一家奔往某处,他又盘诘一番,缴回令,厚赏探子。此时怒气已过,正好趁机劝解,遂呼:“元帅,妾奉告一言,不知尊意若何。”狄元帅说:“有何见教?”王元帅说:“二公子实属年轻幼小,生长王侯之门,不知法律,一时误犯军规。如若伤了公子,一来伤了父子天性,二来正在用人之际。不如命公子戴罪立功,差他招降段氏兄弟回关,将功折罪。若不能招降,正法未迟。”狄爷说:“元帅说情,本当依允,唯有两件事不能奉命。一来,狄虎乃我亲生之子,今日犯罪,岂肯轻饶,岂不被人谈论。众将若是效尤,这数十万人马不能管了。”王元帅说:“戴罪立功,也是常情,谁敢不服?”“第二者,段洪乃南蛮老将,一心归顺,不曾沾中国点水之恩,反被逆子伤了性命。若不将他斩了,倘若段红玉找寻五将回来,闻知此事,问起缘由,你教本帅何言以答?”王怀女说:“元帅放心。段洪既死,不能复生。如今与他盖造庙宇,请旨封他,春秋祭祀。倘段小姐回来,妾另有设施,管教无事。且看妾薄面饶他。”狄元帅说:“罢了,且看元帅之面,饶了这逆子。”吩咐左右放了。

狄虎上前叩谢父王、王元帅不斩之恩,狄爷喝声:“逆子,今看在王元帅面情,权且饶你。如今且领兵五百,带罪招安段龙兄弟。限你五日功夫,便要招安回来,将功抵罪。倘若不能,治罪不免。”说完,拔令一枝,掷于地下。狄虎连忙拾起,道声“得令”,领兵而去。王兰英见狄虎去了,心中挂念,不如同狄虎去招安,指点他,方为妥当。正欲开言,又想:“我与公子同往,只恐元帅不依。纵然依了,又怕名声不好,岂不被人谈论。”想了一回,对王元帅说:“二位元帅,奴虽投顺天朝,并无寸箭之功,心中甚是惭愧。芦台关系奴父镇守,手下雄兵三十万,粮草丰如丘山。奴意欲回关说了父母前来归降,不知二位元帅意下如何?”元帅大喜,说道:“难得宫主一段美意。倘劝得老将军投降了,此段功劳非小,焉有不依宫主之理。本帅在此专候佳音。”当时王兰英拜辞二位元帅,即刻上马,出营而去。按下慢表。

再说段红玉自别了王兰英,一路往竹枝山而来,独自赶路程,越岭登山,找寻五位宋将。先说焦廷贵、岳纲二人,失去狄公子与张忠、李义三人,只因腹饥寻路回营,无神无气向前而走。忽远远见段红玉对面而来,焦廷贵说:“岳将军,你看对面来的不是段红玉这丫头。”岳纲一看,说道:“不差,昨日被他走脱,如今又在此处为何?”焦廷贵早已拍马,提起铁鞭,大喝:“贱婢休走,焦廷贵在此,快快下马受缚!”铁鞭对面打去。段小姐急架相迎。

不知他访着五将消息,如何着落,且看下回,便知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