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呼家将
7713400000053

第53章 平西妃杨府托儿范枢密三关调将

杨家嘱咐两娇儿,爱子情深不忍离。

善体亲心难尽报,昊天罔极见深恩。

却说狄成领了二位公子的书信,只因心中太急,意欲早日回归,报知公主娘娘,好禁二位公子不去随征提兵,故日夜不惜辛劳地赶路,也是他一心为主的忠诚处。

先说狄府家人李四,领了禀帖,非止一日,到了王府。将禀帖传进,公主厚赏他而去。拆开禀帖一看,吃了一惊,叫声:“不好!这两个小冤家,一时又改变心肠,违背了嘱咐之言,求包公上本随征。狄成劝谏,反被打伤。倘若皇上准了本章,这两个嫩骨头去冲锋对阵,如有差池,怎生是好!”想来想去,心乱如麻,说:“罢了!丈夫困于高山未知生死,如今两个儿子又要同征,岂非是念丈夫,又是忆子!正是心悬两地,令我愁烦。”不想过了两天,丫环报进:“狄成回来,有话报知娘娘。”公主闻言,即命传进。狄成跪下,说:“小人奉了娘娘之命,随二位公子到京,拜谢包公。谁知他弟兄改变心肠,反求恳包大人荐本。皇上准奏,封二位公子为指挥之职,随营效用。今着老奴顺带家书回来。”说罢,将书呈上。丫环接了,公主闻言观看,长叹一声,说:“果然圣上准了本,二人封行军指挥,不日即要起程。这两个小冤家去了,教我如何放得下心?罢了!不若明日亲上汴京,面见天子,领兵亲到边庭。一来带了两个孩儿,免得心悬两地,二来救了丈夫之危。岂不为美!”又呼:“狄成,你可知杨府大兵几时动身?”狄成说:“天子已准了佘太君之奏,王怀女为总兵元戎,只等候众小将三关到来,方才发兵。大约还有一月余。”公主听了喜悦,说:“今圣上差王怀女为总兵领元帅,我想这位夫人,有鬼神莫测之机,百战百胜之勇,此去一定成功。二子托他照管,彼与妾家有姊妹通家之谊。明日到京,当面言明嘱咐,便不用哀家亲领兵了。”说罢,叫狄成:“你赶路劳苦,快去安歇。”狄成叩谢去了。公主娘娘又吩咐宫娥,打点预备行装。是夜修表到京。

次日,公主起来,梳洗已毕,带了八个宫娥侍女,家将五十名,一路速催行程,向河南汴梁而去。忽一日到了,来到旧宅府门,早有家人飞报入内。狄龙、狄虎闻得母亲到来,吃了一惊。狄虎说道:“不好了!母亲一定为着我们上本随征,不依他吩咐之言,必然恼我,是以星夜赶来拦阻我弟兄。如何是好?”狄龙说声:“贤弟不必着忙。事到其间,说了也是枉然,且去迎接母亲便了。”说完,弟兄即出仪门外。公主方才走下了大轿,弟兄一齐迎接,一见,口称:“母亲,孩儿们迎接。”公主娘娘见了二子,也不回言,往内去了。弟兄二人已知母亲不悦,只得跟着入内。

公主娘娘坐下,弟兄请安已毕,公主看看弟兄,带怒骂声:“小逆畜!你在家中起程之日,怎生吩咐于你?岂知你二人不听教训,倒来反托包公上本随征,反自违逆母言,好生大胆,犹与母作对一般。老人家狄成,好言劝你,何必将他妄打,是何道理?彼乃临行受我重托,不得不言的。”兄弟二人听了跪下说:“娘呵,父亲边庭遭困,现有儿子两个,正在血气方刚之际,况我弟兄学全武艺,岂肯坐视父亡,不去救解之理?今日违背母亲,实出万不得已,母亲不欲孩儿前往,乃是爱子心,未详大节。今我弟兄二人违背了母命。负罪非轻,任凭母亲如何责罚。”公主听了二子一番驳论,句句言词合理,及说到“身获重罪,任凭责罚”之言,就动起爱子之心,不觉反心酸起来,呼声:“小冤家,既前去救父,须依娘三件要事,为娘方得放心。”弟兄说:“母亲慈命,为儿焉敢不遵?请娘吩咐。”公主娘娘说:“我儿此去边关,首记小心仔细为本,军令森严,须防有犯;与敌人冲锋,如若得胜,穷寇勿追,还防回马兵器,不可私劫贼营,私自开兵;惜手下兵丁,勿生暴虐之心,倘遇急难之时,他必舍命为援。此乃行军保命之大略也。领兵元帅王夫人,彼与我们有通家之谊,今娘将你弟兄面托于他,无有不照管之理。你二人须要听他之言。你兄弟万不可违背了娘亲嘱之言。”二人连声应诺。公主又唤他起来,同往杨府。

弟兄二人当日随娘摆驾,望着杨府而来。早有家丁传报进去,佘太君忙令大开中门迎接。有王怀女、杜金娥、穆桂英同杨公主、马赛英、耿金花、董月娥、杨金花、梅七姐、杨秋菊、它龙女、八姐、九妹等,前来迎接公主,连佘太君也来到银安殿。公主娘娘一见,叹声:“妾有何德,敢劳太君与列位夫人远迎!”佘太君笑道:“平西王后,非是别人,乃国家诰命,况有通家密谊,老身与媳们焉敢不出来迎接?”当下一同上中堂,见礼毕坐下。佘太君说:“自从娘娘奉旨回乡至今数载,睽违两地。今日回朝光临,莫非为着狄王亲遭困知我媳领兵,有言见教否?”公主说道:“一来敬请老太君金安,二来有事奉托与王夫人。丈夫已被困了,但二子又要随征救父,妾再三劝训,只是不依,私自托包大人荐本,随行南征。因他二人年少,娇生惯养,未涉风霜,是以放心不下。今闻王氏夫人奉旨领兵,但这两个小冤家,全仗夫人指教,临深陷险,伏乞扶持。妾心感恩不尽矣。”佘太君闻言一笑:“二位公子年方十五六,就有孝心救父。吾媳自然照管,公主何必忧虑。”王氏接口,叫声:“公主娘娘,我杨、狄两个,一交亲谊,你二位公子即妾之侄儿一般,何分彼此?况我孙儿文广,一般年少,就是三关调回众将,都是年小之人。二位公子,乃将门之种,他焉有坐守家中,不去随征之理?公主且请放心,所有阵内,就是历险临深,妾自留心指点。”公主闻言称谢。佘太君早已命人摆上酒宴,公主不好却意推辞,分宾主坐下。外堂二位公子,进内谢了太君与众夫人,然后与杨文广三人一同坐下。堂中内外,一片歌乐之音,袅袅不绝。

慢表母子在杨门宴乐,说到枢密使范仲淹,领了圣旨,一路上饥餐渴饮,历尽风霜。涉水登山数十天,方至三关。三关乃六使杨延昭的老营。杨延昭殁后,真宗天子命杨宗保镇守,北夷屡犯,皆被杨宗保杀败。后来西辽犯界,杨元帅击敌,被辽将薛德礼化血金钟所伤。杨宗保殁后,杨文广年幼未能受职,前时,狄元帅镇守数年。征西收录得二位英雄,一名肖天凤,一名苗显,二人随同狄元帅征西,立下战功。班师回朝之日,天子命他二人镇守此关,俱为总兵之职,代了狄元帅之劳。又有杨延昭帐下后代小英雄,同守此关。一名岳纲,乃岳胜之子;一名高明,乃高怀德之后;杨唐,杨青之后。焦廷贵,焦赞之后;孟定国,孟良之后;但二人已随征了。

三关五员小将,皆是武艺超群。是日闻报范爷到来,大开正门,众英雄出关迎接。排开香案,接了圣旨,五位英雄请范爷坐下,要行众见之礼。范爷说道:“众位小将军,这是老夫不敢当的。你们俱是一殿之臣,何必行此大礼。众将军此去立功,即王侯之位可至,请坐罢。”众小将军见范爷如此谦让,俱各大悦。是晚,吩咐设宴伺候,与范大夫洗尘。众位英雄请他上坐,各人然后依次坐下。肖天凤手执金杯,呼声:“大人,薄酒不堪恭敬,聊且请饮数杯。亵渎之罪,乞祈宽宥。”范爷说:“各位将军,哪里话来。老夫深领厚情,铭于五内。军情紧急,甚于燃眉,明早众位即可登程回朝了。”众人说:“大人吩咐,小将当遵。”范爷大悦,与英雄开怀吃酒,言谈一番。更交二鼓,用过晚膳,收去残宴。是夜,范大人就在帅堂安歇一宵。

次日,五位英雄请安毕,肖天凤、岳纲、高明、杨唐四将,一同起程,单剩苗显总守三关。此四人一起与范大人出关,苗总兵送至关外数里,范大人请他数次,方才住马,拜别范爷,相辞肖、岳、高、杨四位英雄,殷勤而别。

不知众将何日回到汴梁兴兵,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