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呼家将
7713400000042

第42章 包公奉旨召英雄五虎兴兵临敌境

食君之禄报君恩,尸位素餐枉作臣。

把笔文官分善恶,提刀武将立功勋。

慢言平西王与公主是夜家宴之言,再说包龙图领旨,诏取狄爷回朝,一路带了黄朝、马汉许多家丁,执事銮驾,实难尽述。出了汴京城,向山西太原府而来。一路俱各有府州县相送,不用多谈。是时,包爷有王命在身,不敢停留,无分日夜进发。

一日,到了山西地面,进了太原府西河县,早已命家丁通报。是日,狄爷正在银安殿闲来,有宫门官报来:“圣旨下来。”狄爷闻知,吩咐大开王府正门,预摆香案灯烛接旨。当包公来到小阳村内,下了八坐大轿车,进至王府银安殿,开了圣旨。狄爷俯伏于地,包爷启读诏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交趾逆寇侬智高作叛,举兵犯界,反击邕州,危于旦夕。朕乃欲兴兵征讨,不意逆贼又差使官投下战书,内有不逊之言,十分无礼,侮辱朕躬。恨于切齿,正欲亲征擒拿,以正国法,方消朕恨,方泄朕耻。今特旨来,诏请卿家回朝,商议平南之策,以靖边疆,以安庶民。旨意到日,卿须勿缓登程。朕预设筵宴于金銮殿,与卿饯行,钦哉!谢恩。

包爷宣罢旨意,狄爷谢恩起来,接了圣旨。当时与包爷重新见礼,分宾主坐下,早有家将献上香茗。吃罢,包爷呼声:“狄王亲,目下边关危急,圣上深恨叛贼战书之侮辱,原欲御驾亲征。但下官想起来,当今之时,一者国家政烦,不可离君。况目下朝廷尚未立定太子,圣上却是不问。太子所立,乃国之本,群臣与下官谏陈多少,只不准依。是以下官荐狄王亲为平南总领。望祈早日动身。”狄爷说声:“包大人,我下官一介武夫,行伍之贱,初立些微小之功,蒙圣上加恩,今已位极人臣。须赴汤蹈火,也要图报皇恩,何况马上之劳!即于明日起马登程,回朝面圣便了。但是一路风霜跋涉,有劳于大人。”包爷说:“狄王亲呵,这也是奉君之命,何须言劳。”狄爷点首称是。当下吩咐大摆酒宴,与包大人洗尘。对酌之际,谈论国家政务一番。至更夜已深,方才用过晚膳,安歇一夜。

次日,狄爷打点,备了行装登程。是夜,公主知有圣旨相召,难以谏阻,暗暗垂泪,不敢多言。此时狄龙、狄虎二位世子,在书房闻爷爷回朝,也来送行。狄爷吩咐兄弟二人用心,发愤攻书,不用远送。言罢,拜辞母亲,老太君也有一番吩咐。相辞公主,许多叮咛之言,难以长谈。是日,狄爷、包公一同起程,出了王府,路由本省山西进京。

非止一日路程,忽一天到了汴京。次日,天子临朝,文武百官参见已毕,有当驾官传进旨意。包爷即上前俯伏,呼声:“陛下,前者臣包拯奉旨宣召狄王亲,今已回朝,现在午朝门外候旨。”仁宗天子大喜,说:“包卿平身。”又忙传旨:“宣平西王上殿。”值殿官领旨,宣进狄爷。狄爷俯伏金阶,朝参已毕。天子大悦,说:“御弟平身。只因南方侬智高逆贼作乱,入寇邕州,昼夜攻打,百姓不安。今又送来战书,侮辱寡人,朕原欲亲征,包卿又谏止。故特宣御弟回朝,领兵征剿逆党,与寡人泄忿,足见卿之忠义也。今由御弟调拨那一方雄师,先斩后奏,便宜行事,大展雄才。得胜班师回朝之日,大加升赏,以酬卿劳。”狄爷说:“陛下呵,臣受主恩,即粉身碎骨,难报万一,敢不效犬马之力,代主之劳。蛮兵虽锐,何足挂怀。臣托陛下洪福,此去必然马到成功。”仁宗闻言大悦,传旨便于偏殿摆宴款待狄爷,又赐统帅印。狄爷饮毕谢恩,天子又呼:“御弟,提调各方军马,必得一智勇双全的上将同往为先锋,方妙。”狄爷说:“不用别方调取大将,前者平西四将,与手下焦、孟六将足矣。但上年四将告假归家未回,须要陛下发旨,各路调齐回朝,然后发兵。”天子闻奏,即发诏旨四道去讫。

是日退朝,狄爷与路花王千岁并驾同行,一路往王府,直至南清宫内。路花王千岁先进内禀知,狄太后娘娘大悦,即命宣进。狄爷进内,拜见姑娘。见礼毕,又与千岁见礼,一同坐下。是日姑、侄、兄、弟相逢,仍有一番别后之言。狄爷请安。不一会摆上筵宴相饮,不用烦官。自此,狄爷就在南清宫等候四将回朝,然后发兵起程。按下不表。

不觉已有十余天,四位将军先后陆续回朝,俱已面圣。天子慰劳了一番。与狄千岁相逢,欣欣喜色。兄弟四人到了狄王府,会了焦、孟弟兄。焦廷贵说:“自今又有趣了。”孟定国说:“你趣在何处?”焦廷贵说:“老孟,你难道不知?前者千岁平西回朝,告假荣旋,弟兄四人走得干干净净,单剩我二人,代管王府。差不多些守了二载,好生寂寞厌弃。今得南方作叛,方得聚会。今千岁又提兵前去,把南蛮杀个不休,岂不大趣么?”四虎英雄听了皆忍笑不住。狄爷说:“休得多言。众兄弟们,今夜须要准备刀枪马匹,明日发兵。”众将应诺,此夜不表。

次日,狄爷仍在南清宫拜别年老姑娘,太后一番叮嘱,狄爷连连诺诺相辞。路花王千岁也是一番言语,不能一一细述。是日,狄爷到了教场中,挑选了十五万精兵,五十员偏将。是日,拜辞天子,相别众大臣,祭了大旗。当时,天子又命各大臣在教场送别,备下饯行酒。元帅谢了君恩起马。先令刘庆为开路先锋,领兵一万;张忠为左监军;李义为右监军;石玉为后队中军接应;孟定国、焦廷贵二人,各领兵三千,在后运粮。分派完了各将,自统大兵于中军,吩咐放炮登程。跨上现月龙驹,分开队伍,离了汴京城,向南方大路进发。涉水登山,旗幡招展,杀气冲天,一路上威威武武。当时狄元帅军令:所到之处,不许惊扰百姓、私下行凶、强取民间一物,如违令者,立斩首。是以军中肃静,不敢妄行,民间安居如故不表。

大兵所到之地方,俱有官员迎送,不用多述。水陆并行,有两月程途。一日,大军正在行走之间,远远探子报上:前面乃广西之地界了。狄元帅闻报,又闻报邕州已失,陈曙总兵阵亡,横州、宣州俱已攻下,兵进广州。当时狄元帅一闻此报,即与广南总兵会合,同进征讨。正总兵孙沔、副总兵余靖,此时得了狄元帅文书,紧守关中不出,待等大军一到,然后开兵。再说狄元帅大兵,是日择地安营,起了中军大帐。是晚,三军埋锅烧饭已毕,元帅有令:“紧闭关门,兵丁停息三日,然后开兵。”又发令小军,小心逡巡,以防敌人攻其不备。前面,离关八十里,乃蒙云关也。次日,狄元帅即着飞山虎刘庆下了战书。

按下宋营慢表。且说蒙云关,乃南方头座关寨也。守关老将姓段名洪,年已五十余岁,使一柄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有儿子两个,一名段龙,一名段虎,也是能征惯战之将。还有一个女儿,名红玉,三小姐也,乃南山金针洞仙翁徒弟。他八岁便学法三年,这些腾云驾雾、隐身逃遁、撒豆成兵,俱已习熟,更有法术迷人魂魄,更加厉害。是日段洪正在帅帐中闲坐,忽闻报子报说:“大宋天子差平西王狄青、五虎将,提大兵一十五万,前来征伐。现在扎营于关外,下了大寨。”当下段洪闻报,传令紧闭关门,严加紧守。次日,又得了战书。段洪说道:“我主南天王攻破邕州,已得昆仑关驻兵。这狄青不向此进兵,争夺此关,深入我南地征进,此乃先割根本,后收枝苗,作用大合兵法。这狄青果然名不虚传。我主安坐于昆仑关,那里得知?况又屡屡行此无道之事;凡民间美色女子,不论孤寡、有夫无夫,令兵抢了,百端淫欲;及于行兵,侈然放纵横掠。眼见得亡灭不远,焉能成得大事!但本官食他之禄,必要尽彼之忠,至死而后已。”是夜不表段洪之言。是时已第三天,狄元帅有令开兵。一声炮响,十万精兵,蜂拥而出。元帅后面带了四将,来至关下。只见蒙云关十分高耸,气接云霄;遍围垛口,乃刀枪密密,剑戟森森;箭窗之内,暗藏火炮;守地兵人,悬弓搭箭,具是彪形大汉。狄元帅看了,令众军士攻打城池。众兵领令,个个奋勇争先,向前攻打,炮声不绝。上面守城兵丁一见,急用箭石纷纷打下,又差人飞报中军。段洪闻报,即忙与二子说:“孩儿,如今宋兵攻城,你二人快些披挂,随我出关,以退宋兵。”兄弟听了,即忙披了盔甲。父子三人,各提兵器,跨上征驹,出了帅府,直至关头。段洪说:“我们且看他虚实,然后与他交锋。”二子依言,一齐来至城楼。往下一看,果然宋兵旗幡密密,杀气腾腾,盔甲鲜明射目,刀枪晃亮骇人。当下段洪父子三人,看罢宋兵锐气,不觉大惊。

未知如何交锋出敌,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