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第四种人:“听鲁南的”小说漫画
7678100000062

第62章 对改革开放的异曲赞扬

我是1968年大学毕业的,当年的大学毕业生基本工资是52元,宁夏是困难地区,加上困难地区补贴,也只有54元多点。可这在当时,是高薪阶层,许多年龄比我大的干部,月工资不足30元的一大片。

54元的标准我拿了十多年,到1982年才有了提一级的机会——好像是7元左右。那时,哪个家庭里用得着保险箱?打补丁的衣服是不需要保险的,最贵重的三大件——手表戴在手腕上,收音机放在桌子上,自行车锁在屋子里,要个保险箱装什么?

可看图中,王三丰家开始有保险箱了,不是王三丰搞的,是他儿子图新鲜弄来的。保险箱走进了普通人家,说明生活富裕了。什么时间?改革开放以后。没有一个字提改革开放,但事实往那儿一摆,语言就显得多余了。

这是对改革开放的异曲赞颂啊。看图中的那个年轻人笑得多欢畅,两位老人虽然被小小地捉弄了一下,有点意外的惊惶,但当他们弄明白事情真相后,岂能不转惊为喜!

俗话说,使房子美丽的不是窗帘,而是橱柜。为什么?因为窗帘只是表层的东西,而橱柜才代表一个家庭的“内容”。这和人的贵贱一样,使人高贵的不是他的服装,而是他的素质。

赖不着

王三丰和史若馨座位都在左边,史若馨担心:“咱两个都这么胖,坐一边儿会不会把飞机压翻?”王三丰说:“没关系,你看飞机斜了就坐我腿上,座位上只坐一个人,出了事他也赖不着咱。”

不会游泳

空姐讲安全知识,史若馨紧张起来:“飞机要出事?”王三丰给解释:“不是要出事,是讲万一有情况,怎么应付。”她不安了:“火车、汽车咋没人讲如何逃跑?坐飞机这么不安全。”王三丰说:“没关系,万一有事,飞机也会落海里,摔不着。”史若馨说:“我不会游泳,掉海里也是个死。”

母伤

史若馨还想着安全,说:“万一飞机掉下去,你是因公出差,可以算公伤,我是自费,算什么?”王三丰说:“母伤。”

闲心

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史若馨,飞机落地后,她悄悄问:“哎,你说,飞机上的厕所,有底儿没有?”王三丰随口说:“可能有吧。”史若馨说:“哦,要没底儿,万一碰上个便秘的,拉个干屎橛子,不砸到人头上了?”

“鸽哨”坐飞机,头回,甚稀奇。响声如雷,力大无比,百来斤大胖子,驮起好些对。未曾坐稳,钻进云层里。座儿下有泳衣,窗儿是圆的,空姐送报又送水,不怕吃多了拉稀。最让人纳闷的,不知厕所可有底?要遇上便秘的,屎橛子砸着人,官司吃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