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事可能出岔,就一定会出岔
1949年,美国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工程师爱德华·墨菲,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进行MX981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其中有一个实验项目是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置在受试者身体的正上方。当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将加速度计固定在支架上,其中一种方法是正确的,另一种方法是错误的,而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有人有条不紊地将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错误的位置上,结果导致了实验的失败。于是,墨菲针对这一现象并联系日常生活中许多成功与失败的例子,进行了长时间的苦苦思索。他像牛顿观察到苹果落地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那样,总结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如果做某项工作有多种方法,而其中有一种方法将导致事故,那么一定有人会按这种方法去做。接着,在几天后的记者招待会上,那个犯了错误的实验者引用了墨菲的这个观点。墨菲的上司斯塔普少校称之为“墨菲法则”,并以极为简洁的方式重新作了恰当的表述:凡事可能出岔子,就一定会出岔子。
信不信由你
在人们的潜意识之中,凡事都渴望顺着自己的美好想法发展,其实不尽然,有时候看似一件很好的事儿,最终却变成一件坏事儿。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会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由于起床太晚了,你担心上班会迟到,于是拼命地在屋子里找袜子,但就是不能很快地在一大堆袜子里找到两只颜色和号码一致的袜子。然后,你又急急忙忙吃早餐,慌乱之中又将涂了果酱的面包片滑到地上,并且恰恰是有果酱的一面贴在地板上。当你急急忙忙赶到车站的时候,你又发现,自己排的那条候车队伍移动得最慢。
那么,是你的运气不好,还是那条著名的墨菲法则在起作用?按照这条法则,凡是在可能存在好、坏两种运气的情况下,坏运气出现的时机总要大得多。有许多科学家认为这条法则不成立。他们认为,人们的记忆有选择性,往往倾向于记住倒霉的事情,而将好运气忘得一干二净。
但是,英国伯明翰大学计算机系的访问学者马修斯却认为,墨菲法则是有事实根据的。他曾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一封读者来信。来信说,如果面包片从餐桌往地上掉,结果总是好吃的一面——也就是涂有牛油或果酱的一面朝下。马修斯开始对此不相信,心想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他试着将一本书封面朝上反复扔到空中,结果发现,这本书几乎每次都是好看的一面,即封面朝下落地。
马修斯还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另外一些颇为有趣的墨菲法则实例:
在大多数情况下,你排的那个队伍往往比左右相邻的队伍向前移动得慢。马修斯发现,总体上说来,在银行或超市柜台前所排队伍的前进速度大体是差不多的,虽然有时会随机出现一些意外事情,如收款机要更换色带从而使速度减慢等。但他又发现,某一个人所选中的某一条特定的队伍不受意外事情影响的几率,只是相邻队伍的13,也就是说,你排三次队,就有两次要比别人慢。
袜子总是不成对地丢失。马修斯发现,在一个抽屉的成对的袜子中,如果先有一双袜子少了一只,那么,接着丢失的袜子极不可能是同一双袜子的另一只。如果一个抽屉里有10双袜子,如果袜子的总量丢失了一半,那么,此时抽屉里全部是不成对袜子的可能性是成对袜子的4倍。
出门带伞多数不会下雨。马修斯发现,尽管目前气象学家对24小时内的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达到了80%以上,但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任何一小时内不下雨的机会是下雨机会的10倍。这就意味着,你怕下雨而出门备带雨伞往往是白费劲。
深入剖析一下,就会知道墨菲法则揭示的是事件的偶然性规律,这与概率论有点相悖。按照概率论,所有事情发生的可能性都是50%,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而该法则却宣称,好的结果90%不会出现,梦想难以成真。这就是说,基于某种预测的事件总是趋向较坏的可能性。其实,墨菲法则想表明的是:在一个或然性的世界上,人性固有的弱点可能改变事件的概率,从而产生较坏的结果。
在集人性弱点之大成的股市中,这一点可说是不幸而言中,其例证俯拾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由墨菲法则必然得出如下结论:你如果能找到大家都认可的策略,尽管它未必就错,但一定会使你亏钱,因为从逻辑上讲,假如大家都照正确意见行事,就不会有输家了。话说回来,股市素来是一个以成败论英雄的地方,亏了钱就说明你还是错的。这就是说,别人的工具在别人的手上才管用,而不是在你的手上。你必须找到自己的真理,那样你虽然难以摆脱概率论的限制,但至少不会陷入墨菲上尉所描述的现象中。
墨菲法则所揭示的现象的确还有很多,就看你在生活中是否对此有过注意。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今天,墨菲法则几乎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普遍认为,如果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有可能发生,那么它就一定会发生。
其实,墨菲法则只是一个概念,但它同时又是神秘的、有效的,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形下,自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对于电脑用户来说,这一法则的有效提示就是:任何可能出错的事物都会出错。因此,电脑不是神圣万能的,再运转良好的电脑有时也会出现问题,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所以,重要的文件资料一定要做好备份,以防万一电脑失灵而丢失;同样对于一位运动员来讲,无论他获得了多少次世界冠军,在他退役之际的最后一场比赛中,都将以失败而告终。
正如任何一个事物都要经历诞生、发展、壮大、衰退、直至消亡的历程,墨菲法则无外乎道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生喜忧参半,事业成败兼得,所以要对此抱有一颗平常心,既然它是存在的,那么就应该承认它的合理性。
安东尼奥13岁时立志要当一位体育记者。有一天,他从报纸上得知柯塞尔要到当地的百货公司签名售书,而安东尼奥想当一名出色的体育记者,就得开始访问顶尖专家。
主意拿定,安东尼奥借了录音机就去采访。抵达现场时,柯塞尔正起身准备离去,安东尼奥有点慌乱,许多记者围着柯塞尔问最后一个问题。这时候,安东尼奥钻进人缝,挤到柯塞尔面前,用连珠炮的速度说明来意,并问柯塞尔能否接受简单的采访。出人意料的是,柯塞尔接受了他的采访。
长大后,安东尼奥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一名记者,并很快就在圈子里誉名鹊起,同时他也渐渐地滋长了骄傲之气,时常对受访对象表现得极不礼貌。朋友们都纷纷劝告他,再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会失败的,然而,他对此却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果不其然,在一次采访一位极有个性的世界冠军时,他遭遇了闭门羹。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凡事皆有可能,一时的成功并不能代表永远的成功,殊不知在你获得一次成功的时候,也许失败正在前方等候着你。
克服墨菲法则
不同的人观察同一事物的角度不同,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有些事情,在一部分人眼里是好事儿,然而在另一部分人眼里却是坏事儿。
英国伟大的思想家柏林一直活到97岁,才十分不情愿地去世了。
这位被称为二十世纪英国最著名的“用嘴巴思考”的思想家,在社会烽火狼烟般的论战中度过了自己激烈的一生。在过去的将近一个世纪中,从死去的康德、马克斯·韦伯到活着的哈耶克、维特根斯坦、维柯,无一不成为他攻击的目标。然而,每一次论战又都无不落了同一个下场:柏林以他的偏执狂的性格再一次证明了对手的伟大和高远。
朋友都对他的所作所为十分不理解,认为他这么固执是何苦呢?然而,柏林数十年来永远是一副洋洋自得的样子。1957年,柏林接受英国王室授予的勋爵头衔,在晚会上,他的一位女友当着众人的面讽刺说,女王的这个爵位是为了表彰他“对于谈话的特殊贡献”而颁发的。此言一出,身边的绅士们立刻都变了脸色,惟有柏林还摆出一副好心情的模样,对此毫不在乎。
晚年,柏林的传记作者伊格纳蒂夫忍不住问柏林:“为什么你可以活得如此安详愉快?”
老柏林见左右空无一人,便俯下身子,低声回答说:“我的愉快来自于我的浅薄,甚至无知,别人不晓得我总是生活在表层。”
一个多么让人轻松而有意义的回答,他在不经意间以一种自嘲的口吻,就将一个让众人备感困惑的问题解决了。在他看来,他同别人论战自有其坏处与好处,这两种情形都有可能发生,所以也就不必责怪别人的哪种看法了,因为他们只是看到了墨菲法则的表象,而他则已经克服了墨菲法则。
我们没有必要将柏林的“生活在表层”理解成另一种特殊的深刻,我们宁愿相信,表层就是表层,像浅水的鱼、低空的鸟、孩子无邪的笑、从树梢掠过的风、天空漂浮着的自由自在的薄云,浅薄也是一种很纯粹的生命表达。
很多时候,你必须不平凡,你必须活得不像别人,你必须搞得大家瞠目结舌,你必须把头发弄乱……
但是,我们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凡人,有时候并没有设想过要生活得很辛苦,在苦苦等待着寻常带来的美好与纯朴时,又不得不接受来自于失败的考验。既然,我们知道了墨菲法则的存在,那么就要学会克服它的种种不利之处,让自己保持一种积极随和的态度最为重要。
在这颗缓慢地转动了上亿年的地球上,没有什么是不可或缺的深刻,凡事都有朝着不利方向进展的趋势,但也不要一味地消沉于其中。一位在木桶里洗澡的希腊哲人敢于对前来拜访他的国王说:“别挡住我的阳光!”
生活的意义就在于此:只要不被挡住,阳光就肯定会照到你的身上。
“别人不晓得我总是生活在表层。”当老柏林俯下身子说这句话时,他一定是露出了自得和狡黠的表情,还有对墨菲法则意义的深刻理解,以及那种为我服务的信心。
百分之二的成功者
墨菲法则公开地阐述了失败的可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人们带来心理阴影。但是,对于乐观、自信心极强的一部分人来讲,它自然是无效的。人生实在太奇妙了,如果你坚持只要最好的,并朝着美好的目标努力,结果往往都能如愿。
比如,在一次车祸发生时,一个人正骑着一辆摩托车以100公里以上的时速飞驰在公路上,只偏头看了路边一眼,就恢复原来的坐姿,没想到就在他偏头之际,原先在前头的大卡车出人意外地煞住了车。他只有一秒钟的时间可以应变,情况万分危急。为了保住生命,他闪电似的压下摩托车把手,侧倒滑进卡车之下。此刻,油箱盖蹦跳开来,悲剧就此发生——箱里的汽油飞溅出来并为火花所引燃。待他苏醒过来,已是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全身灼痛得不能动弹,呼吸异常困难,3/4的皮肤三级灼伤,看上去是那么恐怖。但是,他没有放弃求生的愿望,挣扎着活过来并重振自己的事业。不久他又遭到另一次打击:在一次去外地出差的途中,所搭飞机失事,人虽然活了下来,但自腰部以下却终身瘫痪。
他的名字叫做米切尔,住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至今仍活得好好的,也比一些人活得更为成功。自从那次车祸之后,他体验到的成功与喜悦,远超过大多数人一辈子的经历。如今,他结交了许多在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成功人士,事业上的成功使他成为百万富翁,甚至于他不顾脸上的恐怖疤痕,还去角逐国会席位。你可知他的竞选口号吗?“把我送入国会,我不会是另一张俊脸?选”这是多么自信的一句宣言,简单的字眼背后有着振奋人心的力量。今天,他不但拥有一位不寻常的红粉知己,并且他还兴致勃勃地竞选科州的副州长。
在我们周围经常会看到类似的例子,有些人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或失败,但他们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妥协,相反会鼓足更大的勇气与信心把失败转化为成功。你可曾听过皮特·斯特拉德威克其人?他天生就失去了双手双脚,但却成为一位马拉松跑者,到目前为止共跑了4万公里。相信你也一定知道海伦·凯勒克服盲、聋、哑的先天生理缺陷并学有所成的事迹。再看看坎迪·莱特纳,女儿被一位酒后驾车者轧死,她强忍内心的巨大痛苦,呼吁成立了“反对酒后驾驶妈妈协会”,每年使成百上千的人们避免因为交通事故而失掉生命。但在相对的一端,像影星玛丽莲·梦露及作家海明威,生前掌声无数,结果却以自杀了却一生,这是一件多么可悲可叹的事情。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必会有一次或数次重大的挑战,在那个时刻整个人彻头彻尾地接受考验,仿佛上天亏待了我们。那个时刻我们的信仰、信念、耐心、同情心、毅力被逼到了几乎放弃或根本已经放弃的地步。有些人通过了考验,成为勇者和胜利者,另外一些人则任其自我毁灭,最后被失败击退。不知你可曾想过,当人们面对人生的挑战时,是什么让大家有不同的反应并做出不同寻常的举动?是什么造就出一位优秀的领导者、一位人生的成功者?为何有许多人能无视各种困境,过着快乐的生活,而又有另外一些人终日过着绝望、愤恨、沮丧的生活?
其实,你可别误以为成功者的问题就比失败者少,如果真要想没有问题,那只有躺在坟墓里。失败与成功不在于先天环境的顺利与否,而在于我们对它所持的态度和做法,能否让自己早日从逆境中摆脱出来。
当米切尔得知他遭到严重的灼伤时,他对此种状况得做出一个选择。这伤可能使他致命、痛苦一生或其他可能想到的悲观结果。然而,他决定不断地告诉自己,这个事件的发生是有其目的的,并且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助他迈向成功。抱着这种想法,他树立了信心和信念,即使再遇瘫痪之灾仍然如此,终于把一场人生悲剧扭转过来。你知道斯特拉德威克怎样成功地跑上高达4100米的派克峰吗?那可是一场世界上最艰难的马拉松赛跑,更何况他手足全无。原因很简单,当他在奔跑过程中,身体的反应告诉他已经筋疲力尽,无法再跑下去时,他就不断地给自己打气,把坚持跑下去的信息传送到他的神经系统,最后终于到达了目标。
有人对一个人走向成功的过程进行了各种数字分析,结果表明只有2%的人能以完全的自信心去获得成功,很显然另外的绝大多数人不得不接受失败的命运。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是不可能永远成功的。当你无法完全得到你想要得到的东西时,应先对自己做更多的了解,以期自己收获更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