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黑白道之天命难违
7664800000002

第2章 以曲疗心

那清脆的女声“嗯”的应了一句,推门走将了进来,正和方承撞了个正着。方承打眼一看,果然是那位嫣儿姑娘。嫣儿姑娘也被他骇了一跳,吃惊之下,甚至倒退了两步。但旋即她醒悟了过来,冲前几步,抱住方承的双臂,狂喜道:“你,你,你醒了,你真的醒了……”她把方承上上下下看了个遍,似乎还有些不信,伸手捏了一下方承的脸,又低头靠到方承胸前听了听。方承被她一连串出人意表的举动弄得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嫣儿姑娘却全不理会这些,只是一味开心的道:“臭老头还真没诓我,你还真的会自个醒转过来,这可太好了……”她忽的想起了什么,冲门外嚷道:“杜丘,你去吩咐一下厨房,让他们给熬点清粥。记得让他们熬烂一点。”

门外那人应了一句,几步小跑的去了。嫣儿姑娘却不管这些,拉着方承到桌子旁边坐下,说道:“你什么时候醒的,你可知道,你这一睡,睡了多久。”

方承讷讷的说道:“我,我才刚醒。嫣儿姑娘,你们是怎么找到的我?”

嫣儿姑娘笑道:“这要说起来,你还真的好好谢谢你那匹爱马。这马可真是有灵性,你晕了之后,它一直在官道附近乱跑,想引人去救你。也巧,吴堂主刚好路过,与它也相熟,就顺着它的指引把你给找到了。这也是你命不该绝,要是吴堂主去晚了一天两天的,估计那时找到的,就只能是一具尸体了。”

方承听了嫣儿姑娘这么一说,心里好生的感动,心道:这马儿对我还真是有情有义。真没想到我落到了那般绝境,它还能这样不离不弃,不肯放弃救我。这便是换做了人,怕也不见得有多少人能做得到。方承想起爱马的好,当即问道:“嫣儿姑娘,我那马儿,现在何处?”

嫣儿姑娘笑道:“你伤的不轻,你那马膘也掉得厉害,情况不是很好,我们就没给带过来。吴堂主把它安置在关中我们一个居留处休养。你怎样?在云间集,我着人打听了,你在那一呆两个来月,没少受人欺负打骂,你却没还过手。当时我们就觉奇怪了,你这人心肠是软,却不至于脾气好到那个程度。后来我给你把脉,发现你的真气都散到经脉中去了,和武功全废没什么区别。这是怎么一回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我是见所未见?”

方承一想及于此,心中便觉苦闷,他沉默了良久,这才苦苦的一笑答道:“其实我自己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本来一切好好的,忽然间真气开始乱走,伤了手厥阴心包经,吐了两口鲜血,就成那样了。不过,现在倒是好些了,我刚运了一下气,丹田内的真气已经恢复了两三成。”

嫣儿姑娘听了很是高兴,喜道:“真的吗?这可太好了,臭老头果然不愧天下第一医家,样样都说中了。你可安心了,别再以为自己一无是处了。那什么心死望绝的话,可不许再说了。”

方承听到嫣儿姑娘这句话语,脸不由得红到了耳根。想想不久前自己的轻生之举,顿觉羞惭无地,难以对人。那嫣儿姑娘却似乎对他了解甚深,他的心思一眼但看出来了,随口便道:“你也不必不好意思,但凡是人遇上你这般处境,恐怕都会做如是想。只是有一点,我可是相当生你气的了。你到了那般绝境之中,怎么就没想过要找找我们黑白道的人了?你还有把我们当朋友吗?还是觉得我们会袖手旁观,见死不救?”

方承闻言大急,忙道:“这,这,嫣儿姑娘,小可绝没这般的想法。只是,只是当时心境已坏,人入懵懂,一切早都忘诸脑后,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嫣儿姑娘笑道:“人在局中,这原也怪不得你。哦,对了,臭老头跟我说过一件事,兴许能助你早点恢复功力。走吧,咱们且先去试试。”她忽的起身走到旁边楠木架子上取下了一张古琴,言道:“你跟我来吧,在这里不太合适。”

嫣儿姑娘抱着古琴往门外走去,方承忙也起身跟在了后边。两人一前一后,沿着长廊走了数丈远,穿过一个小门,来到一座花园之中。花园之中花草荫生,绿意盎然,再行几步,一片桃林映在眼前。林中枝头桃花繁盛,远处看去便似一片片米色的云团点缀在这天地之间。

看着这满树盛开的桃花,方承蓦然才知,自己沉睡这段时间两三个月又过去了,此时已是晚春时节。嫣儿姑娘却没带着方承往桃林走去,而是在近桃林之时,脚步一转,顺着卵石砌成的小路,直奔花园中唯一的一个小亭。

嫣儿姑娘进了亭中,先掏出块手绢把置在中间的那张石桌擦了一遍,确认干净了,这才郑重其事的古琴放在石桌之上。随后嫣儿姑娘又从怀中取出一段香来,点着了,将桌上小石炉的盖子打开放将进去。方承这时也走到了亭中,他不是第一次看到嫣儿姑娘神色如此严肃,心中也不禁有几分凝然。却见嫣儿姑娘走开了几步,到亭下假山涌泉处,洗净了手,回转到亭中。

嫣儿姑娘看方承一脸正色当即笑道:“抚琴本是庄严素雅之事,古人常说欲抚琴音,当焚香沐浴,斋戒静心。我虽不喜这一套,但出于对古人的尊重,一些规矩遵行办理的好。今日所限,沐浴斋戒之举,只能将就了,我净一下手,也算全礼了。你坐吧,抚琴要诸多规矩,听琴可就没那么讲究了。”

方承依言在嫣儿姑娘的对面坐石凳上坐下。嫣儿姑娘说道:“你闭目聆听,心中别有太多杂念。你也不必太刻意庄严肃穆,尽量让自己放松,融入琴声之中。你听得出陆紫裳姑娘的琴音之意,看来在这方面你还有一些领悟的,就不知能不能也听懂我的琴音意指。”

嫣儿姑娘言罢,正色肃颜,轻启玉指,试了一下琴音,随后双目一合一张,莹白如玉,纤细若青葱的玉指,开始拨动琴弦。方承照她所说,把双眼闭上,聆听着渐次传来的轻扬琴声。方承初时只觉琴声隽韵高雅,倒也没觉有其他什么。但随着琴声慢慢深入,他眼前恍惚间却似乎看到了一位老者,蓑衣斗笠,轻舟泛湖,垂竿而钓。过了一会,似乎又有一樵者负薪穿林,唱吟而来。渔翁舟上相应,樵者轻歌致远。转瞬间,好一付寄情山水,远隔尘世的景致映入方承脑海中。个中的清远飘逸,令方承心洋洋然飞往九重蓬山之外。

好一会嫣儿姑娘的琴声渐渐停了下来,方承却依旧沉醉其间,无法自拔。嫣儿姑娘收指停琴,正待问方承感受如何,一抬头见他这般神色,立时把话又给忍住了。她极擅音律,深知方承此时已全然沉浸在琴声所造出的意境之中了。而这正是她所想要达到的目的。

又过了好一会,方承这才慢慢从梦境中醒转过来。他面带着欣然的微笑睁眼一看,却碰上了嫣儿姑娘的目光。方承呆了一下,这才想起自己正欣赏嫣儿姑娘的琴音,却如此失态真是太不该了。他忙想向嫣儿姑娘道歉,哪知他还没开口,嫣儿姑娘却先开口了:“原来你也通音律?还真看不出来。”

方承忙摇头道:“这个,不瞒姑娘,音律我可是半点不懂,便是我听过的曲子恐怕都能数得上数。”

嫣儿姑娘一愣,奇道:“你,你不懂音律?这怎么会了,我刚见你神色,已全然领会了我曲中之意。这可就有些古怪了,你没哄我吧?”

方承急道:“小可哪敢欺瞒姑娘。姑娘也知我出身寒微,对于这种高雅的东西,便是接触也是极少的,怎么可能去通晓了?”

嫣儿姑娘听方承这一说,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也是,琴曲这东西本就是阳春白雪的东西,有幸得闻的本就少,能通悟其中的更少了。也许你就像钟子期那样的一般,虽不晓音律,却一样可知曲中之意。你可知我刚才所奏的是什么曲子?”

方承又摇了摇头,但他大胆接了一句道:“我不知这曲子是什么名,但感觉是一首隐士之曲。隐约之间似乎有一个渔翁在垂钓,还有一个樵夫在踏歌而行。情致深远,令人有一种飘然于世外的感觉。”

嫣儿姑娘闻言,神色一变,站起身转着方承转了两圈,仔仔细细的把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方承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忙道:“嫣儿姑娘,我是信口胡说的,有什么不对之处,还请你海涵。”

嫣儿也摇了摇头道:“你这呆瓜,还真是一个奇人。你可知道我刚才所奏的是什么曲目?”

方承摇摇头,嫣儿接着道:“这首曲子叫渔樵问答。唐人云:汉家事业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之渔樵一话而已。说的便是这首曲子。你虽不知曲名,却能领会曲中真意,像你这样的人我还是第一次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