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球类运动手册(现代生活百科)
7654000000011

第11章 羽毛球基本技术(6)

3.性格和气质特点

性格属外向型,且气质类型又为胆汁质者,较适合于选择全攻型的打法;性格内向,气质类型又为黏液质者,宜选择打四方球,或守中反攻的打法;性格属中间型,气质类型为多血质和黏液质混合型者,则以选择攻守俱全的快拉快吊的打法较好。

另外,还应针对不同的对手采用不同的打法,以扬己之长,克彼之短。

以上各因素,对选择打法的影响并不是单一孤立的,更不是绝对的。它们互相适应,互为补充:身材虽较高,但性格内向者,选择防守型的打法也会占先;个子虽不高,但弹跳力强、步法移动快速灵活、杀球技术很好,且性格又外向者,选择攻击型的打法常能取得主动。总之,选择的打法类型应倾向于使自己各方面特点都能充分地得以显示为好,切不可不顾自身特点,更不能机械地模仿别人。

〔三〕羽毛球的战术

战术与打法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实战中,战术是根据双方的打法和场上的具体情况而定的。“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是一大原则。现简单介绍一些常用的战术。

1.单打战术

(一)发球抢攻战术

从发球的第一拍起,争取控制对方,以攻杀得分。这种战术,一般为发网前低球结合平快球、平高球,争取第三拍的主动进攻。用这种战术对付应变能力较差的对手,或实施于比赛的关键时刻,效果往往很好。实施这一战术时,应有高质量的发球予以保证,否则很难成功。

(二)攻后场战术

此战术是通过击高球、重复压对方的底线两角,造成对方的被动,然后寻找机会进攻。用它来对付初学者,或后场还击能力较差,或后退步法较慢以及急于上网的对手是很有效的。

(三)攻前场战术

对网前技术较差的对手,可运用此战术先将其吸引到网前,然后再攻击其后场。采用此战术,自己首先要有较好的网前击球技术。

(四)打四方球战术

若对手步法较慢、体力较差、技术不全面,可以快速、准确的落点攻击对方场区的四个角落,寻找机会向空当儿进攻。此战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打落点,逼迫对方前后奔跑,被动应付,并在其回球质量下降或露出破绽时乘虚而攻之。

(五)杀、吊上网战术

对对手打来的后场高球,本方先以杀球配合吊球把球下压,落点选在场区的两条边线附近,致使对手被动回球。若对手回网前球时,本方迅速上网搓球、勾对角球或平推球,创造在中场大力扣杀的机会。这种战术必须很好控制杀、吊球的落点,在使对方被动回网前时,才能主动迅速上网。

(六)打对角线战术

对付身体灵活性差、转体较慢的对手,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守,均应以打对角线球为主。这样,对方会因移动困难而被动,为我方创造进攻机会。

(七)防守反击战术

在对方主动进攻、我方被动防守时,我方可高质量地接杀挡网;或抓住对方攻杀力量减弱,或落点不好之机会,以平抽底线球还击对方后场,扭转被动局面,并进行反击。

2.双打战术

双打比赛不仅仅是竞赛双方在技术、战术、体力上的较量,同时也是双打同伴相互间配合程度的较量。因此,在学习双打战术之前,首先要了解两人之间站位形式上的配合。

一般情况下,有两人一前一后站位和两人分边(左、右)站位两种形式。一前一后站位即站在后场的人分管后半场的球,站在前场的人则负责前半场的球。这种站位形式有利于进攻,而不利于防守。所以,一般在本方进攻时多采用此站位法。分边站位多在防守时采用,这样,各人分管半个场地,在防守时就没有什么空当儿了。

站位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在比赛中随着进攻与防守之间的不断转换而变化。

双打的轮转站位多在配对选手水平相差不大时采用。如果水平悬殊较大,则技术水平好者固定站在后场,他除了主要负责后半场的来球之外,同时还兼顾中场附近或前场的球,而技术差者则固定站在网前,主要负责网前来球。在混合双打中,这种前后固定站位形式是较普遍的(男队员站后场,女队员站前场)。

总之,双打比赛对配对之间各方的要求较高,其配合的方法也较多,初学者要多通过实战的练习,才能逐步掌握其规律。

下面简单介绍双打的战术:

(一)攻人战术(二打一)

集中攻击对方中有明显弱点的人,并伺机攻击另一人因疏忽而露出的空当儿,或对此人偷袭。双打比赛中的配对选手的技术,一般总有一人好,另一人稍差些,即便两人水平相差不多,但若能集中力量攻击其中一人,也可给其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使其出现失误。

(二)攻中路战术

当对方分边站位防守时,将球攻击到对方两人的中间;当对方前后站位时,可将球下压或平推两边半场。这样可使对方防守时互相争抢或互让而出现失误。

(三)攻后场战术

对方后场扣杀能力差,本方可采用平高球、推平球、接杀挑底线等,把对方一人紧逼在底线两角移动。当对方被动还击时,则抓住机会大力扣杀。如另一对手后退支援时,即可攻网前空当儿。

(四)后攻前封战术

当本方处于主动进攻前后站位时,站在后场的队员见高球就杀或吊网前,迫使对方接球挡网前,这为本方前场队员创造了封网扑杀机会。前场队员要积极封锁前场,迫使对方被动挑高球。一旦对手挑高球达不到后场,就为本方创造了再进攻的机会。

(五)防守反击战术

在防守中寻找反攻的机会,以便摆脱困境,变被动为主动。例如:挑底线高球,即不论对方从哪里进攻,本方都应设法把球挑到进攻者的另一边底线。如对方正手后场攻直线,就挑对角线,如对方攻对角就挑直线。这是一种较容易争得主动的防守战术,在女子双打中运用更为有效。时机有利时,即可运用反抽或挡网前回击对方的杀球,从守中反攻,争得主动权。运用此战术时,要注意挑高球一定要挑到底线,否则将会出现对方连续攻杀而本方无力反击的局面。

〔四〕如何运用战术

在羽毛球比赛中,如何正确地运用战术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战术运用得当,可使自己牢牢地掌握赛场上的主动权;相反,错误的战术则使自己处处被动。当然,在双方技术水平悬殊太大时,再合理的战术也无济于事。只有在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战术才能起到决定的作用。下面主要介绍正确运用战术应坚持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

1.知己知彼

知己知彼是制定战术的依据。如了解到对方的网前技术较差,那么对付他的主要战术应当是攻前场;如对手的身体灵活性较差,那就多运用打对角线战术。知己知彼,还有一层意思,即在了解对方短处、己方长处的同时,了解对方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以制定出避实就虚、扬长避短的战术。

了解对手的方法:一是赛前观摩和调查;二是在打遭遇战时,以多种球路进行试探。

2.以我为主

不论运用哪种战术,都要坚持以我为主的打法。所谓以我为主,即比赛时要坚持赛前所制定的战术,而不能因比赛中出现了一二次失误就盲目地改变战术。另外,以我为主还应在比赛中坚持自己的打法特点。因为每位选手的打法特点是经过各方面的选择后和在长期的练习中所形成的,不能轻易更改,否则必将失去自身的优势。

3.随机应变

球类比赛场上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为此,对战术的运用也必须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在比赛中,选手除了要坚持既定的战术之外,还要不断地检验战术的效果。如在比赛时频频得手,打得很顺当,就应当将战术坚持下去;如双方僵持不下或本方比分逐渐落后,本方应尽快找出原因,改变对策,制定新的战术。例如,本方原以打网前球为主,交手后对方主动靠前站位保护前场,这时,本方就应一改初衷,去压对方的后场。再如,本方原实行打杀、吊上网为主的战术,面对出色的防守,就不妨改用打四方球战术,以准确的落点来调动对方的站位,使其被动后,再实施进攻战术;当自身的特长打法被对方的战术所遏制时,本方可以辅助打法去摆脱对方,使其战术失效。总之,根据临场情况随机应变,才能保证在比赛中经常处于主动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