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海伦·凯勒给年轻人的力量
7636200000007

第7章 努力着,享受着;享受着,努力着(2)

回到家里,海伦缠着莎莉文小姐把它放在井旁的一个她认为安全的水槽里。但是哪里想到,第二天早上到水槽边一看,螃蟹没有了!没有人知道它跑到哪里去了,也没有人知道它是如何溜走的。一时间她又气又恼,但是渐渐地,她也认识到把那可怜的不会说话的东西圈在这里,既不仁不义又不明智。过了些时候,她想它大概是回到大海里去了吧,心情又愉快起来。

人们总会陷入一种虚妄的自我空间中去,在抱怨、愤愤不平中认为自己并不能够像周围其他人一样受到上苍的垂爱,但是,这种悲悲喜喜的情绪,怨天尤人的情感一旦淹没在茫茫人海,都将是几乎不足以溅起什么浪花的一滴水。

海伦面对大海,她心里想到的又是什么呢?她清楚自己的处境,明白自己的位置,懂得用心去体会大与小,能够在心里面呼唤出对生命真正的理解。

海伦更加明白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渺小,个人悲喜的微不足道。

面对大海,博大不再称得上博大,深邃也不再称得上深邃,甚至你自己都无法找得到自己的位置,这种浩瀚与渺小的对比,是一种对凡夫俗子精辟的嘲讽。

可是,海伦面对着看不见的大海,也能够感觉得到大海的伟大与广博,但是海浪的冲击与碎裂,却暴露了那不为人知的脆弱,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这脆弱让大海的“伟大”更加真实,更加亲切。而海伦自己,多么渺小卑微的存在呵!一朵细浪就能卷走她的生命,即便是健康的人,也一样不能够抗拒,更何况是她!但是,人类却驾驭了大海,这并不是奇迹,因为真正了不起的力量,常常就是从脚下开始的。

我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是我的心是自由的。

除了大海,山间的自然与芳香也在那段日子里,带给海伦对世界的认识与感恩。

那年秋天,海伦满载着美好的回忆回到了南方家乡。每当她回想起这次旅行心中便充满了欢乐。

这次旅行似乎是海伦一切新生活的开始。清新、美丽的世界,把它所有的宝藏置于她的脚下,可以让她尽情地俯拾新的知识。她用整个身心来感受世界万物,一刻也闲不住。她的生命充满了活力,就像那些朝生夕死的小昆虫,把一生挤到一天之内。她遇到了许多人,他们都把字写在她手中来与她交谈,他们的思想充满了快乐的旋律。这难道不是奇迹么?她的心和其他人的心之间,原来是一片草木不生的荒野,现在却花红草绿,生气勃勃。

那年秋季,海伦和家里人是在离塔斯甘比亚大约22公里的一座山上度过的。山上有他们家的一座避暑用的小别墅,名叫“凤尾草石矿”,因附近有一座早已被废弃的石灰石矿而得名。高高的岩石上有许多泉水,泉水汇合成三条小河,蜿蜒曲折,遇有岩石阻挡便倾泻而下,形成一个个小瀑布,像一张张笑脸,迎接客人。空旷的地方长满了凤尾草,把石灰石遮得严严实实,有时甚至把小河也盖住了。山上树木茂密,有高大的橡树,也有枝叶茂盛的长青树。树干犹如长满了苔藓的石柱,树枝上垂满了长青藤和寄生草,那柿子树散发出的香气弥漫在树林的每一个角落,沁人心脾,令人神魂飘荡。有些地方,野葡萄从这棵树上攀附到那棵树上,形成许多由藤条组成的棚架,彩蝶和蜜蜂在棚架间飞来飞去,忙个不停。傍晚时分,在这密林深处的万绿丛中,散发出阵阵清爽宜人的香气,怎不叫人陶醉,使人心旷神怡呢!

他们家的别墅座落在山顶上的橡树和松树丛中,虽然简陋,但环境优美。房子盖得很小,分为左右两排,中间是一个没有顶盖的长长的走廊。房子四周有很宽的游廊,风一吹过,便弥漫着从树上散发出的香气。海伦与莎莉文老师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游廊上度过的,在那里上课、吃饭、做游戏。后门旁边有一棵又高又大的白胡桃树,周围砌着石阶。屋前也有很多树,在游廊上就可以摸到树干,可以感觉到风在摇动树枝,树叶瑟瑟飘落。

经常有很多人来这里探望凯勒一家。晚上,男人们在篝火旁打牌、聊天、做游戏。他们夸耀自己打野禽和捉鱼的高超本领,不厌其烦地描述打了多少只野鸭和火鸡,捉住多少凶猛的鲑鱼,怎样用口袋捉狡猾透顶的狐狸,怎样用计捉住灵敏的松鼠,如何出其不意地捉住跑得飞快的鹿……他们讲得绘声绘色,神乎其神。海伦心想,在这些计谋多端的猎人面前,豺狼虎豹简直连容身之地都没有了。

最后,听得入了迷的人们散开去睡觉了,讲故事的人总是这样祝大家晚安:“明天猎场上再见!”这些人就睡在他们屋外走廊临时搭起的帐篷里。她在屋里甚至可以感觉到猎狗的叫声和猎人的鼾声。

破晓时分,海伦便被咖啡的香味、猎枪的撞击声以及猎人来回走动的脚步声唤醒,他们正在准备出发。她还可以感觉到马蹄的声音。这些马是猎人们从城里骑来的,拴在树上过了一整夜,到早晨便发出阵阵嘶鸣,急于想挣脱绳索,随主人上路。猎人们终于一个个纵身上马,正如民歌里所唱的那样:“骏马在奔驰,缰绳索索,马鞭嘎嘎,猎犬在前,猎人呵!出征了。”

中午时分,他们开始准备午餐,在地上已经掘起的深坑里点上火,架上又粗又长的树枝,用铁线穿着肉串在上面烧烤。黑皮肤的仆人绕着火蹲着,挥动长长的枝条赶苍蝇。烤肉散发出扑鼻的香味儿,餐桌还未摆好,她的肚子就叽哩咕噜地叫开了。

正当他们热热闹闹地准备野餐时,猎人们三三两两地回来了。他们疲惫不堪,马嘴里吐着白沫儿,猎犬搭拉着脑袋跑得“呼哧呼哧”直喘。海伦问他们有什么收获,却得知他们什么也没有猎到。

用餐时,每个人都自称说看见了一只以上的鹿,而且是近在咫尺,眼看猎犬要追上,举枪要射击时,却突然不见了踪影。他们的运气真好像童话故事里的小男孩,那男孩说,他差点儿发现一只兔子,其实他看见的只是兔子的足迹。很快,猎人们便把不愉快的事统统丢到了脑后,大家围桌而坐。不过,端上来的不是鹿肉,而是烤牛肉和烤猪肉,谁让他们打不到鹿呢?

这年夏天,海伦在山上养了一匹属于自己的小马。她叫它“黑美人”,这是她刚看完的一本书的名字。这匹马和书里的那匹马很相似,尤其是那一身黑油油的毛和额上的白星简直是一模一样。她骑在它的背上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马温顺时,莎莉文小姐就把缰绳松开,让它自由漫步。马儿一会儿停在小路旁吃草,一会儿又咬小树上的叶子。

上午她不想骑马时,早餐后就和莎莉文小姐到树林中散步。兴之所至,便故意让自己迷失在树林和葡萄藤之间,那里只有牛马踏出的小路。遇到灌木丛挡路,她就绕道而行。归来时,她们总要带回几大束桂花、秋麒麟草、凤尾草等等南方特有的花草。

有时候,海伦会和妹妹米珠丽及表姐妹们去摘柿子。她不爱吃柿子,但她喜欢它们的香味儿,更喜欢在草丛和树叶堆里找它们。她们有时还去采各种各样的山果,她帮她们剥栗子皮儿,帮她们砸山核桃和胡桃的硬壳,那胡桃仁真是又大又甜!

山脚下有一条铁路,火车常在他们跟前疾驶而过,有时它发出一声凄厉的长鸣,把他们吓得连忙往屋里跑。妹妹却会紧张而且兴奋地跑来告诉她,有一头牛或一匹马在铁路上到处行走,却丝毫不为尖锐的汽笛声所动。

离别墅大约2公里之外,有一座高架桥,横跨在很深的峡谷上,枕木间的距离很大,人走在桥上难免提心吊胆,就仿佛踩着刀尖。

海伦从来没有想过去走这座桥,直到有一天,莎莉文小姐带着她和妹妹在树林中迷失了方向,转了好几个小时也没有找到路。

突然,妹妹用小手指着前面高声喊道:“高架桥,高架桥!”其实,她们宁愿走其他任何艰难的小路,也不愿过这座桥的,无奈天色将晚,眼前就这么一条近道,没有办法,她只好踞着脚尖,去试探那些枕木。起初还不算很害怕,走得也还很稳,猛然间,从远处隐隐约约地传来了“噗噗、噗噗”的声音。

“火车来了!”妹妹喊道。要不是她们立即伏在交叉柱上,很可能就要被轧得粉碎。好险呵!火车喷出的热气扑打在她们脸上,喷出的煤烟和煤灰呛得她们几乎透不过气来。火车奔驶而去,高架桥震动不已,人好像要被抛进万丈深渊。她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重新爬了上来。回到家时,夜幕早已降临,屋里空无一人,大家全都出动搜寻她们去了。

和所有年轻的孩子一样,海伦也有着这样的冒险。危险、恐惧、失落,加上命运未卜的惊慌,一切都那么刺激、那么新奇,这种付出了那么一点点代价,有惊无险,最后终于毫发无损的经历,在记忆里将会成为多么与众不同、终生难忘的一页!

把握美好的日子,享受每一时刻,海伦一样经历了,也拥有了。

充分利用每一个感官,通过自然给予你的几种接触手段,为世界向你显示的所有愉快而美好的细节而自豪吧!

白雪的纯净仿佛能够照耀出每一个人心底的颜色。

经过了那一次波士顿之行,海伦几乎每年的冬天都在北方度过。有一次,她到新英格兰的一个小村庄去过冬,在那里,她见到了封冻的湖泊和白雪皑皑广阔的原野,第一次领略到了冰雪世界无穷的奥秘。

3.善待伟大里的脆弱,认识渺小中的力量(上)

海伦惊讶地发现,大自然的怪手剥去了树木和丛林的外衣,只剩下零星的几片枯叶。鸟儿飞走了,光秃秃的树上只留下堆满积雪的空巢。高耸的山岭和广阔的原野,到处是一派萧瑟的景象。冬之神施展的点冰术已使大地僵化麻木,树木的精灵已退缩到根部。在那黑洞洞的地下蜷缩着睡熟了的一切生命似乎都已消失。甚至当太阳大放光明时,白天却仍然是萎缩寒冷的,仿佛它的血管已经枯萎衰老,它软弱无力地爬起来,只是为了朦胧地看一眼这个冰冷的世界。

有一天,天气阴沉,预示着暴风雪即将来临。没多久,雪花开始飘落了,她们跑出屋外,用手去接住那最早飘落下来的雪花。雪花无声无息、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到地面,一连几个小时下个不停。原野变得平整,白茫茫的一片。清早起来,几乎分辨不出村庄的原貌了。道路被白雪覆盖,看不到一个可以辨认道路的标志来,惟有光秃秃的树林在雪地里矗立着。

傍晚,突然刮起了一阵东北风,狂风把积雪卷起,雪花四处飞扬。家人围坐在熊熊的炉火旁,讲故事、做游戏,海伦完全忘却了自己正处于与外界隔绝的孤独之中。

夜里,风越刮越猛,雪越下越大,她们惊恐万分。屋檐嘎嘎作响,屋外的大树左右摇摆,折断的树枝不停地敲打着窗户,发出可怕的声音来。

一直到第三天,大雪才停了下来。太阳从云层中探出头来,照耀在广阔的平原上,四周到处是被雪堆积成奇形怪状的雪丘。

她们在雪地里铲出一条狭窄的小路,海伦披上头巾和斗篷走出来。空气冷嗖嗖的,她的脸颊被风刺得生疼。她和莎莉文老师一会儿在小路中间走,一会儿走到积雪中,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了一片松林旁,再过去是一大片宽阔的草场。

松树矗立在雪地中,披着银装,像是大理石雕成一样,闻不到松叶的芬芳了。阳光照在树枝上,就好像钻石般熠熠闪光,轻轻一碰,积雪就像雨点一样洒落下来。雪地上强烈的阳光反射,穿透了蒙在她眼睛上的那一层黑暗。

积雪慢慢地融化,在它还没有完全消失前,另一场暴风雪又来了,整个冬天,几乎踩不着土地。树木上的冰凌偶尔会融化,可是很快又会披上一件相同的白衫;芦苇和矮草丛都枯黄了,躺在阳光下的湖面也变得又冻又硬。

那年冬天,她们最喜欢玩的是滑雪橇。湖岸上有些地方非常陡峭,她们就从坡度很大的地方往下滑。大家在雪橇上坐好,一个孩子使劲一推,雪橇便往下猛冲。穿过积雪,跃过洼地,雪橇径直向下面的湖泊中冲去,一下子穿过闪闪发光的湖面,滑到了湖的对岸。真是好玩极了!多么有趣的游戏!在那风驰电掣的一刹那,她们似乎与世界脱了节,御风而驰,飘飘欲仙。

游戏的乐趣并不在于物质上的满足,那是一个孩子纯粹的感官乐趣。飞跑的速度,欢笑的声音,寒风吹拂脸颊微微的刺痛。每一次的经历都会带来无穷无尽的欢乐。

海伦的世界越来越大,大得超乎了她最开始的想像。幸运的是海伦拥有健全的四肢、健康的躯体,抛却了对浮华的迷恋,她比其他人更加容易体会到单纯的喜悦。

这一点,又是经常会被人们遗忘的。

人总是向着无法量度的遥远目标前进!既不因外面的困难而灰心丧气,也不会因对多年来内心的痛楚而消沉。

努力,一直是海伦最直接地接触世界、走进社会的方式。

轻轻地叫一声“妈妈”,招呼最要好的朋友出去散步,唱一支情歌感动最芬芳的心灵,凝视着婴儿玫瑰般的脸颊,用最简单的几个字与这个最简单纯洁的生命交流……每一个人几乎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不需要什么准备,浑然天成,与生俱来的能力,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

但是,对于海伦来说,“说话”是人生一大奢求。但是如果从不接受挑战,就永远感受不到胜利的喜悦。

1890年春天,海伦开始学习讲话。她很早就有发出声音的强烈冲动。她常常把一只手放在喉咙上,一只手放在嘴唇上,发出一些声音来。对任何声音,她都抱有浓厚的兴趣。“听”到猫叫、狗吠,她都爱用手去摸它们的嘴;有人唱歌时,她爱用手去摸他们的喉咙;有人弹钢琴时,她爱用手去摸键盘。

在丧失听力和视力之前,学说话是很快的,可自从得了那场病,耳朵听不见后,海伦就说不出话了。她整天坐在母亲的膝上,把手放在她的脸上,这样也就可以感觉到母亲嘴唇的开合,她觉得很好玩。虽然她早已忘了说话是怎么回事,但也学着大家的样子蠕动自己的嘴唇。家里人说她哭和笑的声音都很自然。

这是多么残酷的场景!海伦还不知道,这就是她和其他人之间始终都无法完全铲除的障碍,但是伟大的尝试,即使失败了也是美好的。

有时,海伦嘴里还能发出声音,拼出一两个单词,但这不是在和别人说话,而是在不由自主地锻炼自己的发音器官。只有一个字,在她发病后依然能记得,那就是“水”(water),她经常发成“Wa……wa”的声音,慢慢地这个字的意思也快忘掉了,直到莎莉文小姐开始来教导她。她学会了用手指拼写这个字以后,也就不再发这个音了。

海伦早就知道,四周的人都用与她不同的方式在交流。甚至在她知道耳聋的人也能学会说话之前,她已开始对自己的交流方法感到不满意了。一个人完全靠手语与别人交流,总是有一种被约束和受限制的感觉。这种感觉越来越令她难以忍受,她极力想摆脱这种束缚。她常常急得像小鸟使劲扑打翅膀那样,一个劲儿地鼓动嘴唇,想用嘴说话。家里人想方设法阻止她用嘴说话,怕她学不好会灰心丧气,但她毫不气馁。后来她偶然听到娜布·卡达的故事,这更增强了她学说话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