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谋:皇后无欺【完】
7614200000073

第73章 明清暗涌是非生(2)

她不置可否,并不开口。

我沉默了一会儿,再开口时,脸上的笑容已然消失:“若真有那么一天,我必毁之。”我要当君王,便不可有软肋,越是舍不得就越要毁掉,以免日后被她所毁。

太后斜起眼看我:“哦?我会帮你记得这话的。”

我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仰起头看着外面的天。

二月里,我正在考虑怎样才能弥补地方上的空缺,叶明寒的一招暗杀实在太过干脆利落,我毫无还手的能里,眼见着自己的棋子被一点点吃净。

这不仅在现在削弱了我的实力,而且杀一儆百,今后凡是要来投奔我的人,心中都会多一层顾虑。

扬州的地方官已经多次托人向我传达消息,他害怕了,这很正常,若是我,自然也会害怕,可是除了害怕,毫无办法。

我的能力不够,尽管我已经做了很多超出我能力的事,比如身处后宫却时时紧盯前朝的动静,提官降官,然而无论我再厉害,也不可能做到在皇宫中养杀手这样的事。

除非我疯了,不然我一定连试都不会试。

所谓屋漏偏逢连阴雨,令我没想到的是,在这个时候,偏偏小叔那里又出了事。

这事出得像个笑话,小叔一向自以为和那些大臣交好,处处与人“分羹”,却留下了许多的证据,如今那些大臣拿着被处理过的证据到叶明寒处告发了小叔贪污之罪,当然,在告发的同时,他们自然是要把自己翟干净的,最重要的是,他们都为自己之前的罪过找了一个替罪羊,小叔从一个分羹的变成了一个极其贪心的、贪下了所有钱款的人。

苏家在宫中有一个太后、一个皇后,在朝中有一个尚书,在边关有一个手握大量兵权的将军,势力不容小觑,那些人定是料定了叶明寒不会容许有这样一个家族存在,所以才敢贸然动手。

这并不是一个不合理的推断,相反,它太过合理了,以至于我一时间竟不知该不该救这个同样姓苏的人。他是个祸害,于朝政、于我而言,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贪心不足蛇吞象,更何况还有往日的宿仇,我能容他这么久,不过是看在苏浩然的面子上,如今出了这种事,我又为什么要救他?

可是揭发他的尽是些柳家余党,他们亦是朝廷的蛀虫,若我就这么放弃了小叔,他们白白捡到一个便宜,更主要的是,以后兵部尚书这个位置,安放的很有可能不会再是我的人,也就是说,我会失去一大部分势力。

短短一个月,势力接连遭受两次重创,饶是我有再大的本事,也很难缓过来。

我觉得,也许我应该赌一赌。

我想到了之前的那本账簿,想到了那个管家。我让瑞福将那个人带进宫,让郁芳想办法出宫查清小叔入狱之前有没有留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这两个人很快就都回来了,瑞福不负我的所望,果真把那个管家带来了,只是一当他听说进宫是为了做一个证的时候,眼里明显露出了恐惧的神色,推拒道:“老奴只是个下人,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啊,老奴怕误了娘娘的事。”

我义正词严道:“本宫知道你心中惦念家人,怕自己出什么事拖累了全家,这点请你放心,本宫事先已经打点好了,不用说是你的家人,就连你都不会出任何意外的。天地之间,善恶终有报,你亲眼目睹了你家老爷的惨死,如今这些人做的恶事并不比你家老爷少多少,却仍安然活于世上,你就真的甘心吗?”

他迟疑了一下,双目泪眼朦胧,最终叹息这点了点头:“娘娘说的是,善恶终有报,我家老爷就是被他自己的贪心害死的,哎……如今残余的这些人,仍身居高位,老爷平日里待他们不薄,记得当年老爷出事之时,他们却一个个的全都落井下石,这些人该死呀!老奴今日也豁出一把老骨头去了,愿意跟着娘娘去替天行一回道!”他越说越激动,最终以坚定的目光看着我。

我点了点头,“你能想明白最好,然而一会儿到了朝堂之上却是不能将当初他们对你家老爷恩将仇报的事,当初的事也是皇上的意思,终归是不能让皇上难堪的。”最主要的是,当初柳家之所以倒的那么快,其幕后主使者不是别人,而是我自己。

“老奴明白。”

郁芳回来的时候神色疲倦,却丝毫不敢耽误,急忙交上了所找之物。

郁芳竟带回了一本账簿,账簿很新,里面工工整整地记着没一笔钱款的来路,他所拿的金额,和钱款总数,字迹工整,应该是特意留的证据,郁芳特意带回了几幅小叔的字,比对了一下,断定这账本该是他亲手写下的。

对于他的这个举动,我唯一的想法就是,他有这个脑子将一比比账记得这么清楚,又怎么不明白,别人的东西不能动这个道理?

将上次的账簿也拿了出来,我着郁芳拿来一套寻常人家女子该穿的衣服,换好以后,想到自己在这世上本就是孑然一身,连绝命书都可以不用写了。

郁芳去打听了一下,叶明寒正在养心殿和那些大臣商讨处理方案,这案子牵扯太大,容不得拖塌。

这案子确实牵扯很大,看过账簿以后,我觉得不得不将整个案子进行一次清算,否则的话,如果他们真的把所有款项都安在了我的这个小叔身上,这些银子足够捞一个满门抄斩了!我还不想被他拖累死。

我让郁芳也变了形容,和我一同去宫门外,击鼓明冤。

将这个想法和郁芳说了,郁芳丝毫没有犹豫,一口答应了下来,这是她想了很久却没有能够做的事。

带好所有的证据,我们一行三人一路小心翼翼,总算是混出了宫。

这时正是中午,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我觉得我给我们挑了个好日子,如果这是我迈向死亡的第一步,有一个好开始大概死的不会太痛苦。

虽然我心存侥幸,但我不会天真到以为凭着几个账本就可以轻易战胜那些混迹在朝堂半辈子的人。

御鼓平日是绝无人敢击的,只要御鼓一响就意味着必定会有人死,我不知道,这一次死的是他们还是我。

那个大鼓,就那样高高的架在那里,架在楠木制成的鼓架上。鼓身是鲜红色的,我甚至已经闻到了血腥的味道,一丝丝地在空气中弥散。鼓面是一张很大的牛皮,绷的紧紧的。以右手拿起鼓锤,我将它握的紧紧的,抬起手臂,我举起鼓槌,重重地落下,击在鼓面上,鼓面剧烈颤动了一下,随之发出剧烈的声响:

咚……

一声一声,如同我心跳的声音。

很多很多下,惊醒了门口浑浑谷欠睡的侍卫,惊飞了琉璃瓦上栖息的鸟儿,扑拉扑拉地拍着翅膀,一哄飞走了。

“何!!胆,敢在此击鼓?”守门的一个侍卫声色俱厉地大声喝问道。

我低下头,跪在了地上,“民女苏氏恳请圣上为家叔伸冤。”

郁芳随我跪下,“民女郁氏请求皇上为家主伸冤。”

她果然是个聪明人,还没有失去理智,知道现在并不是亮明身份的最好时机,否则下场就是还没进的去养心殿,就会被拉到刑场,补了欠的一刀。

那侍卫见我们这副模样,自知没有必要再问下去了,便转身到门边和另一个侍卫商量了下,进宫通报去了。

那侍卫进去没有多一会儿,从里面走出一个太监,看样子身份不低,大概是叶明寒身边的人。

门口的侍卫见到他,笑嘻嘻地,似是套近乎一般,“公公今日怎么光临这里了?”

那太监微皱了皱眉,扫了眼跪在地上的我们,不耐烦地开口:“还不是因为他们?圣上发话了,一定要将这个击鼓之人带到养心殿。”说着看着我们道:“你们谁是击鼓的?跟杂家走一趟。”

我从未见过他,这太监也从未见过我,这样也好,免得节外生枝,就怕我还没见到叶明寒,乔装出宫这是事就已经人尽皆知了。

“是民女击的鼓,我们有冤情要诉。”我低了头,不动声色地说道。

“那你们都跟我进来吧。”他说着,向里面走去,甚至连查都懒的查一下我们,口中念念有词地说道:“谅你们也折腾不出什么来。”

“谢公公。”入宫以来,我何曾如此低声下气过?如今却在一个太监和侍卫面前下跪,郁芳亦有些看不下去了,想要过来扶我。

我不着痕迹地推开了她的手,跟在太监的身后进了宫。

因为平日里是不会去养心殿的,所以这条路走起来并不那么熟悉,跟着太监拐了几道弯,终于看到红色殿阁前挂着的匾额上写着“养心殿”三个字。

这是平日里叶明寒休息的地方,然而今天注定要成为最热闹的地方了。

“禀皇上,击鼓之人带到。”那太监通报道。

我低下头,跪在地上,不去看周围站着的大臣,恭顺地说道:“罪臣之女苏氏叩见皇上。”

“奴婢郁氏叩见皇上。”

“草民杨氏叩见皇上。”

说完这话,大殿中一片死寂。

大臣们不敢开口是正常的,因为叶明寒没有开口,而叶明寒没有开口,十有八九已经认出我来了。

我并不打算留给他质问我的机会,于是紧接着说道:“听闻我朝君主乃是一代贤君,是做事极讲究原则之人,想来定是不会只听信一些人的片面之词。前任兵部尚书被撤职入狱,原因是大人们一致指认他贪污大笔军饷……”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已经被人的惊呼声打断了,“你是苏幕儿……皇后!”

我转过头,见那人一脸惊恐地看着我。

紧接着就有大臣向前一步,厉声责问道:“皇后娘娘这是什么意思?自古有后宫不得干政之说,皇后娘娘如今换了身衣服跪在这养心殿中可是想要愚弄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