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帝王路
7595100000111

第111章 不负少年头

面对曹操,众人全都害怕不已,但是刘裕不仅没有害怕,反而哈哈大笑起来。

他围着曹操走了一圈,不管淡然的曹操,也不管杀气腾腾的侍卫,更不管一脸惨白的大臣与天子。

“曹公就是曹公,霸气,果然霸气!”刘裕再次回到原来的地方,再次抚掌大笑道,“今日我刘裕死后,天下无人能敌曹公矣!”

众人尽管紧张,但还是都一脸怪异的看向刘裕,心想这家伙莫非疯了不成,竟然在这里口出狂言?

何止那些人,就是曹操也是一脸怪异的看着刘裕,不明白这家伙哪来那么大勇气和自信。

但刘裕突然想起青梅煮酒之事,于是他也不管众人的眼光,再次感慨道:“曹公知龙之变化否?”

曹操依旧一脸怪异,因此一时没有回话。

但刘裕可不管他有没有回答,而是直接仰头叹道:“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待到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曹公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为裕试指言之。”

曹操脸色更加怪异,但觉得刘裕所言极是,废话……这是他日后感悟说出来的,他此刻能不感慨良深?

刘裕又不等曹操说话,再次高声说道玄:“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

说话似乎再问曹操,但不等曹操回答,他又自己说道:“袁公路冢中枯骨,曹公早晚必擒之!”

“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

“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

“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

“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

“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

“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

“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

“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

……

自问自答,刘裕将天下风云人物都说了一个遍,而后才感慨道:“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呜呼,今我将亡,天下谁人可与曹公为敌?”

亏得刘裕过目不忘,否则怎么可能将三国演义中的这段话改造一下,然后再流畅的说出来。他说这话,倒不是为了装逼,而是因为知道自己将亡,忍不住有些感慨。

他本身就是野心勃勃之辈,虽然许多方面都不如曹操、刘备等枭雄,甚至不如袁绍,但他自后世所学的许多东西,也不是曹操等人能比的。不能说谁更厉害,只能说各有千秋。因此,他不觉的自己没有希望,不觉的自己不能争霸天下,纵使此时已经四方有主了!

可是,他一时冲动,竟然走到这一步。他从中虽然学到很多,但却是要以性命为学费,他如何不遗憾?

天下尚在,诸侯尚在,他却不能再与之争霸了!

甄宓尚在,小乔尚在,他却不能一亲芳泽了!

卧龙尚在,凤雏尚在,他却不能收之麾下了!

如此三事,乃人生之大憾事也!

刘裕岂能不感慨,岂能不长叹?

既然在许都,而且还是曹操要杀自己,刘裕不觉得自己还能活下去。既然都要死了,依刘裕他自己的性子,他怎么可能哭、怎么可能求饶?

他是仰天大笑,将平生豪气尽付这最后的狂言之中。至于他们怎么看,又管他屁事?

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这话自私吗?

路易十四说的时候,世人皆指责他自私。可刘裕却不觉得,他倒认为自己若得天下,生前已经鞠躬尽瘁,死后难道还要管?

哈哈,至于后人评说,难道还能扰他耳朵?

“哈哈,好,好,好个刘彦章!”曹公一脸怪异突然消失不见,抚掌大笑道,“汝南传来的诗文,我都看了,今日又听你一番高论,当真是才华横溢、才华横溢啊!”

曹操如此高兴,一旁的程昱却眉头紧皱。

满宠不明所以,疑惑的问道:“程公何事苦恼?”

“呵呵,这刘彦章果然阴险狡诈!”郭嘉看了好一会儿,难得认真的说道。

荀彧闻言,眉毛微微一挑,问道:“哦,奉孝,怎么个阴险法?”

满宠问程昱,程昱没有回答。他见荀彧问郭嘉,赶紧转头看向郭嘉。

郭嘉呵呵一笑,没有回答,而是笑道:“仲德已有答案,还是仲德说吧。”

程昱面无表情,看了一眼郭嘉,直接说道:“今日刘裕殿上之言若流传出去,世人会怎么看曹公,那些被说的诸侯又会怎么看曹公?”

“可是,那是刘裕说的呀?”曹仁在一旁听着,忍不住问道。

程昱看了他一眼,冷笑道:“那时候刘裕已死,别人怎么会找他?况且以曹公的性子,不可能否定刘裕的话,那么别人自然就当曹公默认了。”

“嘶,这刘裕心机如果这么深,他怎么还屠杀桥家?”满宠忍不住倒吸一口气,却又不解的问道。

这一次,众人没有回答他,都苦笑着摇摇头。

过了一会儿,郭嘉突然说道:“其实刘裕说这话,还有另一个目的?”

“哦,什么目的?”众人再次好奇起来,程昱更是一挑眉毛,不信的看向郭嘉。他不信郭嘉想到别的,而自己没想到。但听完郭嘉说的,他终于知道自己比郭嘉要差了!

郭嘉见众人问道,这才悠悠道:“以曹公之性子,刘裕如此言论何其合其胃口。若是平日,曹公恐怕都会放了刘裕。不过今日那刘裕却是失算了,曹公整顿法治,岂会因一个刘裕而废止?”

不得不说,谋士们都会想很多,也怪刘裕说那些话太容易造成误解,因此似郭嘉等人才会误会。不过刘裕说完之后,也意识到这些问题,因此嘴角不由的露出笑容。

众人都看出来了,曹操又岂会看不出?不过以曹操的性子,确实如程昱说的,绝不会否定刘裕说的。

不过不否定也没什么,不然郭嘉等人会不紧张,不然曹操会不否定?曹操可是能屈能伸的,他为了不与袁绍闹翻,将大将军之位送与袁绍,硬是受了这气。如此看来,这一出也不是那么重要,只有某些人会在意罢了,真正的英雄都是靠行动让人信服的!

“彦章,今日入狱,汝再无出狱之日,何不与我赋诗一首?”曹操笑罢,突然说道。

刘裕闻言,脸上露出笑容,而后豪情万丈的说道:“好,今日我便作它一首。不过我不作前人作过的诗,作我自己所创之体,不知曹公可看得起?”

“哈哈,彦章昔日游戏之作的对联,都意味深长,今日独创之诗,我岂能不侧耳倾听?”

“好,既然曹公兴起,我自当为诵之。”刘裕一振臂,大笑道,“哈哈,也全凭此词,让后人铭记。”

“词,此何物?”曹操听到这个字,当即问道。

刘裕微微沉吟,笑着解释道:“词,诗余,乃是脱胎于诗之作。曹公且听好,我且试诵之。”

说着,刘裕已经迈出一步,面朝宫门,远眺繁华的许都。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曹孟德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一阙吟罢,他已经走出三步。他这上阙虽然只改了三个字,但结合他的生平,却是意味大变。比如那句“想当年”,则是站在后人的角度,感叹自己的汝南之战。

上阙吟完,曹操眉头一皱,觉得意味不够深。刘裕只说了自己的贫困与得意,对于曹操来说确实有些浅。因此曹操眉头一皱,正准备上前说话。

但刘裕只是一顿,又再次迈了一步,同时长啸道:“建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日,望中犹记,烽火汝南路。可堪回首,许昌城外,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江山危矣,尚能挽否?”

诵罢,正是七步!

刘裕背对众人,仰天大笑,说道:“且带路,我们回许昌狱!”

说着,他已经大步走出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