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7565800000030

第30章 提高教学技能(4)

这四步,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思考,学生全程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主动获取了知识,而且学习了分类方法,渗透了集合对应的思想,从而提高了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5.优化“练”的过程,演练到位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学出好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

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技能、能力存在着这样的转化关系:知识→技能→能力。要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并使技能化转为技巧,必须充分发挥练习这个环节的作用。

那么如何优化练习,确保演练到位呢?心理学研究揭示了很多这方面的规律,可供我们借鉴。

首先,组织练习要及时。每教完一个知识点应立即安排练习加以巩固,做到一练一得,要保证每节课有足够的练习时间。

第二,练习份量要适中。心理学理论指出,要掌握某种知识并使之形成技能,一定数量的重复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那种过分只求作业少而精甚至不布置作业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

然而,必要的重复练习不等于无限制、无目的、无计划的机械重复练习,它应当是合理的重复。关于练习份量的确定问题,心理学家提出了“过度学习”的理论。所谓过度学习是指达到掌握标准(如精确回忆)以后的继续学习。一般来说,过度学习程度达到150%时,效果最好;超过150%,效果并不随之递增。也就是说,假如学习某一知识练习10道题目就能巩固,那么,再继续练习4道,便取得巩固的最好效果,无需更多的练习量。“过度学习”的理论可作为教师练习定量的依据。

第三,练习方式要多样。以适中的练习量达到最好的巩固效果,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练习的方式,方式太单一,容易导致学生大脑皮层的抑制,降低练习效果。因此,在组织练习时要注意采取多种形式,诸如尝试模仿练、正反对比练、辨析真伪练、比优竞赛练等等。此外,练习题目自身的质量对练习的效果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好的练习题目一要紧扣新授内容,切中教学重点、难点、疑点;二要典型;三要具备一定的变式。

第四,要面向全体,兼顾差异。做到既确保基本要求,又照顾两头,使全班学生通过练习都能有所发展。

总之,教不越位,学要到位,是对教和学辩证关系的生动概括,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保证,也是把普通学生乃至学困生转化为尖子生不可逾越的重要途径。

最后,让我们读读某校在培养尖子生方面提倡的“十个给他”吧:

“给他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他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寻找答案;给他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他一个悬念,让他自己去讨论;给他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给他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他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他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他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给他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发展。”

给尖子生一个会思考的大脑

曾有媒体报道:

包括高考状元在内的几位中国尖子生,在美国哈佛大学对中国招生的面试会上落选了,而一些考试成绩仅中上水平的考生则被录取。面试考官淑珊女士一语道破天机:“高分并不能说明所有问题。”因为成绩不是哈佛大学挑选学生的惟一标准,哈佛关心学生是否具备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实干精神和服务精神,是否具有社团和社会活动的经历,以显示领袖才华和奉献人类伟大事业的热情。淑珊女士认为,中国尖子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教科书和完成学校的作业上,普遍缺少课外活动的锻炼,尤其缺少思考能力。

“中国的孩子创新能力差!”“中国的孩子不会思考!”……这样的话相信大家听到过很多。许多人把这种弊端的产生归结为中国的考试评价制度,但在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的今天,我们的教育者是不是应该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自省呢?

一位国际幼儿园的老师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各国的孩子在一起玩沙土,一个外国孩子用小铲子把沙子往漏斗里装。漏斗会漏,沙子总也装不满,他就用指头堵住漏口,等沙子装满就把漏斗挪到瓶子口边,再放开手,让沙子流进瓶子。由于沙子漏下的速度很快,从孩子拿开手指到漏斗对准瓶口,沙子剩不了多少。但孩子丝毫不泄气,一点一点儿地做着。终于,他在一次次的反复中“开窍”了:他等到漏斗口对准了瓶子再倒沙子,很快瓶子装满了。孩子笑了,高兴地看着身后的妈妈,而他的妈妈正鼓掌为他庆贺。

一位中国孩子的妈妈却是另一种做法:当孩子拿起漏斗,沙子从底部漏掉时,妈妈立刻蹲下来说:“来,妈教你!把漏斗对准瓶口,再把沙子灌下去。”

有人说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可是我们很少去思考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我们的孩子将失去什么!

审视我们的教育,在家庭方面,我们不但没有为孩子学会思考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甚至连日常生活中的一点思考机会也会被我们剥夺。父母有一句口头禅:“好孩子一定要听大人的话。”言下之意,不听大人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更多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服从”,而不鼓励孩子独自做决定。在学校方面,学生为了应付升学考试,经常埋头“题海”,始终在寻找着标准答案这把“金钥匙”。老师更希望学生“按正确答案”回答问题,不鼓励学生“别出心裁”。久而久之,你问月亮像什么?答案总是小船或者圆盘;你问树上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树上还有几只,答案永远是一只也没有了;你提起“龟兔赛跑”,结论永远是骄傲使人落后……在社会上我们不能容忍“异类”的出现,什么纹身的是不良少年,戴墨镜的不是好孩子,等等。

我们不妨转动一下有点僵硬的大脑,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这样的评价标准,能不培养出缺失思考能力的孩子吗?是谁偷走了孩子的思考能力呢?

我们再来看一个在学校中常见的镜头:

“就是这样!”几名学生在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老师略作思考,便跟学生解释。学生A对老师的解释不甚满意,提出自己的疑惑:能不能这样答……老师有点不耐烦地说,不行。学生仍坚持己见,气得老师大声嚷道:“就是这样!”

“就是这样!”说得斩钉截铁!可老师是否想到,就是这句挂在嘴边的话,扼杀了多少学生的思考、创新能力!

其实,正确的答案也许不止一个,我们何必总是要死抠牛角尖呢?学生可能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因而他们的答案也可能千差万别。学生言之有理,教师就应该肯定、鼓励,而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衡量。

学生一提出异议,老师为什么就加以否定?是师道尊严在作祟?难道老师说的都是正确的吗?“人无完人,孰能无过”,老师也是人,谁能保证老师讲的都是对的呢?学生独特的见解,如果屡次遭到老师的封杀,长此下去,他们的创造力会被渐渐地地磨灭、扼杀,久而久之,学生就只好惟老师的答案是从,很多问题根本用不着思考了,而脑袋的功能就只剩下死记硬背。

有一个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拿出一尊汉白玉雕刻而成的小猪塑像,她告诉在场的观众,这只小猪塑像从鼻子到尾巴之间,有条细小的通道,现在有一根很长的针和一段线,看谁能在最短时间内,把线从通道穿过。参加游戏的人费了很大的周折都无法成功。可是一个小孩却放弃使用针,他说用针肯定穿不过。他问主持人是否有蚂蚁,主持人很惊讶,高兴地说:“这是一个无法完成的游戏,但是有个小孩子却完成了,虽然现场无法提供蚂蚁。”游戏节目有点刁钻古怪,本来难倒的应该是阅历不多的小孩,可事实恰恰相反,这证明小孩子有很强的思考能力!而我们教育者,却往往在无意识中扼杀掉了他们的思考能力。

学生的好奇心是非常强烈的,他们的答案也许千奇百怪,但是这毕竟是他们思考的结晶,真希望我们的老师不要用“就是这样”来扼杀掉学生智慧的火花。老师应该鼓励、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我们再来看一个故事: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从事马匹生意。他对买主说,你们无论是买我的马还是租我的马,价格都便宜,而且可以随意选马,但是只能在门口选马。霍布森的马圈很大,马匹很多,然而马圈只有一个小门,高头大马出不去,能出来的都是瘦马、赖马、小马。来买马的左挑右选,不是瘦的,就是赖的。后来,管理学家西蒙把这种没有多少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

霍布森选择效应对教育者的一个重要的启示是:如果我们用一个狭窄的标准来约束和衡量孩子,必将扼杀多样化的思维,从而也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新课改增加了探究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追根溯源地去探索,求证知识的发展过程。新教材也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机会从事思考研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主动探索的经历。然而在实际的探究教学中,一些教师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总是千方百计地对学生进行暗示,总是在学生兴高采烈地对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时,又不断地提示,不断地纠正学生的错误,于是包括尖子生在内,全体学生在教师的不断提示下顺利地得出了正确结论。实际上教师的这种做法与新课改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因为这种做法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让学生陷入了“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

在学校中我们常常还会看到这样的事:

总是听到一些老师抱怨:“这孩子真笨,怎么一点也不会去发现呢?怎么就一点想象力也没有呢?明明就在眼前的简单答案还要老师一再提醒才能说出来!”其他老师往往会跟着附和:“是啊,是啊。”

听到这样的话我总是感到很悲哀。这能怪孩子吗?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上接受的是教师已经加工好了的知识,他们已经习惯于接受老师嚼烂了的知识,他们不会甚至不想去发现。年龄越大的孩子越不愿意去主动发现,因为他们已经形成了思维的定势。长时间的“熏陶”使他们往往觉得只有听老师的才是学习,思考只能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思考。所以,我们在很多情况下得到的答案总是那么惊人的相似。老师对那些“异类”答案不是鼓励而是奚落,长此以往孩子就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所以,我们的孩子不会思考了,即使只要稍稍动脑筋就能够发现的事物,他们也懒得去思考;所以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小孩子说“大人话”,这就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带来的后果。

有位地理老师在教学中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就是在地理教学中要求学生学着去写一些很短的地理小论文,但要求这必须是他们自己发现的地理现象,并通过对地理现象的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一开始很兴奋,但是这位老师发现学生的论文总是流于形式,没有任何新意。总是有孩子问他:老师,我们怎么觉得写论文这么困难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孩子们的思考能力已经很久没有得到锻炼了。

思考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可是我们的孩子很难享受到这种快乐。我们的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接受式学习,忽略探究式的学习。新课改要求多角度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鼓励创新,期待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指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学习资源,用他们的脑子去想,用眼睛看,用耳朵倾听,用嘴说,用手操作,用身体体验,用心灵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

让尖子生学会思考吧,思考比成绩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