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上下五千年
7493400000006

第6章 夏商西周(3)

在武王进军的路上,一天,有两个老人挡住了大军去路,要见武王。有人认出来,这两人本来是孤竹国(在今河北卢龙)国王的两个儿子,哥哥叫伯夷,弟弟叫叔齐。孤竹国王钟爱叔齐,想把王位传给他,伯夷知道父王的心意,主动离开孤竹:叔齐不愿接受哥哥让给他的王位,也躲了起来。在周文王在世的时候,他们两人一起投奔周国,定居下来。这回听到武王伐纣,就赶来阻止。

周武王接见他们时,两人拉住武王的马缰绳说:“纣王是天子,你是个臣子。臣子怎能讨伐天子,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啊。”

武王左右将士听了这些话,非常生气。有的把剑拔出来,想杀他们。

太公望知道这两人不过是两个书呆子,吩咐左右将士不要为难他们,把他们拉开。哪知道这两个人想不开,后来,竟躲到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西南)上,绝食自杀。

周武王的讨纣大军士气旺盛,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离开朝歌仅仅七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

纣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拼凑了七十万人马,由他亲自率领,到牧野迎战。他想,武王的兵力不过五万人,七十万人还打不过五万吗?

可是,那七十万商军有一大半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从东夷抓来的俘虏。他们平日受尽纣的压迫和虐待,早就对纣恨透了,谁也不想为纣卖命。在牧野战场上,当周军勇猛进攻的时候,他们就掉转矛头,纷纷倒戈,大批奴隶配合周军一起攻打商军。七十万商军,一下子就土崩瓦解。太公望指挥周军,趁势追击,一直追到商都朝歌。

商纣逃回朝歌,眼看大势已去,当夜,就躲进鹿台,放了一把火,跳到火堆里自杀了。

周武王灭了商朝,把国都从丰搬到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建立了周王朝。

为了巩固周朝的统治,从周武王起,把自己的亲属和功臣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像太公望被封在齐国;他的弟弟周公旦被封在鲁国,召公被封在燕国。据说从武王到他的儿子成王,一共封了七十多个诸侯国。

商朝虽然灭亡了,但是它留下的贵族和奴隶主在社会上还有一部分势力。为了安抚这些人,武王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为殷侯,留在殷都,又派自己的三个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去帮助武庚。名义上是帮助,实际上是监视,所以叫做“三监”。

盘庚迁都

商代实行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按照这种继承制度,商王死后,由商王的弟弟继位,在没有同辈兄弟继承王位的时候,王位由下一代人继承,有的时候,王位传给兄之子,有的时候,王位传给弟之子。在商王仲丁以前,有两代是由弟之子继承的,一代王位是由兄之子继承的,可见,商代的王位在代际间传递的时候,并没有严格的制度。这样,当同辈先后有几个兄弟继承王位的时候,到了下一代,就难免发生几个兄弟争夺王位的现象。在商王仲丁以后,便接连不断地发生王位纷争。商王室内部的王位纷争,极大地削弱了商王朝的统治,原来臣服于商的方国部落乘机摆脱商王朝的控制,周边地区的夷人也与商王朝之间不断地发生战争。

仲丁以后,商朝的都城也屡次迁徙,仲丁把商朝的都城从亳迁到隞(一作嚣,今河南荥阳东北),河隞甲由隞迁到相(今河南内黄东南),祖乙由相迁于邢(今河南温县东),南庚又由邢迁奄(今山东曲阜)。商王朝的都城之所以屡次迁徙,原因很复杂,一方面是为了回避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王室内部的王位纷争,每当一个商王即位以后,为了削弱其他王位争夺者的势力,或回避王族中其他家支的威胁,便把王都迁到另一个地方,通过这种办法,求得政治统治的暂时稳定。

从仲丁以后,一直到盘庚即位之前,商王朝先后有九个王即位,王室内部的王位纷争始终没有解决,商王朝的统治也愈益衰微。王都频繁迁徙,给人民的生活也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动荡不安的生活,使民众对商王朝产生了不满情绪。商王盘庚即位以后,为了改变自仲丁以来动荡不安的局面,巩固商王朝的政治统治,决定将首都由奄迁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

迁殷的决定,遭到了一部分贵族和平民的反对。于是,盘庚便把那些不愿迁都的人们召集到王庭训话。盘庚对他们说:过去,我们的先王无不顺从民众的心愿去办事,民众都能体谅先王的心愿。从前,上天把大祸降给我们,先王不能安于自己的住所,只能是看到哪里对人们有利,就把都城迁到哪里。我现在要把都城迁到新的地方,也就是像先王那样,让你们过上安定的生活,建设我们安定的国家。你们不肯迁都,就像是已经坐上船,却不肯渡过河去一样,结果船必然会烂在河里。这样,不仅你们要沉在河里,大家也要跟你们一起沉没。我现在要求你们听从我的意见,不要听信那些流言,也不要被别人所利用。如果你们能够听从我的命令,我可以请求上天延长你们的生命,我并不是威胁你们,而是为了养育你们这些众人。从前,我的祖先就曾役使过你们的祖先,现在,你们也一起成为我养育下的民众,如果你们在心里产生不服从我的恶念,我的祖先就会把这些事情告诉你们的祖先,你们的祖先就会抛弃你们,不肯把你们从死亡中挽救出来。

盘庚清楚地看到,真正反对迁都的,是那些时刻觊觎着王位的贵族。因此,盘庚在警告民众不要反对迁都时,对那些贵族也提出了严正的警告,他说:现在那些乱政的大臣,只知道积聚财货,他们的祖先已经告诉我的先王,让我严厉地惩罚他们。最后,盘庚对听他训话的人们说:现在,我告诉你们,迁都的计划是不会改变的,你们应该按照我的意见办事,如果有人行为不轨,违反法度,我将把他们处死,还要处死他们的后代。

在整个迁殷过程中,王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那些反对迁都的贵族们,最终只得服从盘庚的决定,将王都从奄迁到殷。

在把王都迁到殷以后,盘庚下令首先安置人们的住房,然后,又确定了宗庙、朝廷的方位。这时,那些反对迁殷的贵族仍然心怀不满,背地里相互勾结,对迁殷的举措妄加非议,由于刚刚迁到殷地,民众对殷地生活感到很不适应,一些贵族也乘机鼓动民众的不满情绪。为了平息民众的不满情绪,盘庚先后两次把这些贵族勋戚召到王庭,对他们进行训诫,盘庚对他们说:你们不要心怀不满,也不要勾结在一起说我的坏话。古时代我的先王成汤,他的功劳大大地超过了前人,他把王都迁到了适合人们居住的亳都,我们的国家才得以昌盛起来。而现在,我们的人民迁徙不定,没有过上安定的日子。你们曾经责问我为什么要兴师动众,把数以万计的民众迁到殷这里来,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上天让我恢复我的高祖成汤的大业,把我们的国家治理好。我是在按照上天的意志拯救我的臣民,从此以后,我们要永远居住在这个新的都城里。我不信用那些贪财聚货的人,而任用那些能够为民众谋利的人,对于那些使民众安居乐业的人,我要按照他们贡献的大小,给予他们荣誉。现在,我已经把我的意见完全告诉了你们,所以,要和我同心同德地建设新的家园。在盘庚的严厉教训之下,那些图谋不轨的人终于停止了阴谋活动。

在商代历史上,盘庚迁殷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一方面,迁殷的成功,使商王室自仲丁以来的九世之乱得以平息下来,为巩固商王朝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自迁殷以后,一直到商王朝灭亡,二百七十三年之间,再也没有迁都,稳定的社会生活,为商代后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到了商王武丁时期,商王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武丁再创中兴业

盘庚以后,王位经过三传,商王武丁即位。武丁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在武丁统治时期,励精图治,商王朝的统治区域进一步扩大。

据说,武丁年少的时候生活在平民之间,深知“稼穑之艰难”。武丁即位时,由于他的前两代商王小辛和小乙统治无方,商王朝的统治一度衰微。据说,武丁即位以后,决心使商王朝的统治强盛起来,可是,却没有得到有才能的人为辅佐。于是,在三年的时间里,武丁对于政事不闻不问,一切政务都由冢宰决定,而自己则在暗地里观察国家的风气。一天夜里,武丁梦见一个名叫说的贤人,第二天上朝的时候,武丁根据自己梦中所得到的说的形象,和朝中的文武百官对照,没有一个人和说相象。于是,便派管理工匠的官员到乡间去寻找,终于在傅险找到了说。当时,说正在负版筑墙,武丁见了说以后,正是梦中所见到的人,与他交谈时,发现说果然是一个贤人。因为发现说的地方名为傅,所以称为傅说,任命他为宰相。在傅说的辅佐之下,国家的政务被管理得井井有条,商王朝的国力日渐强盛。

在武丁统治时期,随着国力的日益强盛,商王朝开始不断地对外用兵。从武丁时期的甲骨文中可以发现,武丁时期,曾经对于四方用兵,武丁时期征伐的部落有西北向的土方、鬼方、工口方、羌方,江淮流域的虎方等。商人后裔在追述武丁的事迹时,也说武丁曾经奋起武威,攻伐荆楚。可见,在武丁时期,商王朝的势力已经达到了长江以南的地区,商王朝的统治也在武丁时期达到了极盛。武丁在位一共五十九年,死后被尊为“高宗”。

周人先祖的传说

周部族的始祖是后稷,姬姓,名弃,意思就是被丢弃的孩子。弃的母亲叫姜,是有邰氏(今在陕西武功西)的女儿。相传姜一天与同伴们到野外去游玩,忽然见到路上有一个非常奇怪的大脚印,姜将自己的脚踩到了这个大人的脚印里,她的脚踩上去后,感到肚子里有了什么东西似的,结果怀孕了。孩子生下来以后,姜认为这个没有父亲的小孩会给自己带来灾祸,便将他丢弃,让他自己慢慢地死去。一开始,她把孩子丢在狭窄的小巷子里,好让经过的成群牛马把他踩死。但是众多的牛马穿过小巷子时,都小心地躲开了孩子,没有一只牲畜踩他碰他一下。于是姜抱回孩子,又丢到了荒无人烟的深山密林中,正巧遇到密林中来了很多人。姜又将孩子抱出山林,丢在河面的冰块上,这一次又从天上飞过来许多鸟落在孩子周围,用毛茸茸、暖烘烘的翅膀覆盖在孩子身上,为其驱寒。姜看到孩子大难不死,认为他一定有神保佑,也就改变了初衷,将这个孩子抚养下来。因为曾经想把他丢弃,所以就给他起名字叫做“弃”。

弃从孩提时起,就喜爱种植麻、豆等农作物,他所栽种的麻类、豆类作物长得非常好。弃长大成人之后,能够分辨土质的优良,能在适合各种不同农作物生长的土地上种植各种不同的庄稼,收获的时候总能获得很好的收成。周族的百姓们看到弃特别善于种庄稼,也纷纷学着他的样子去耕作,都增加了产量。所以周族以善经营农作而著称于天下。

弃种植庄稼很有学问这件事就传开了,后来传到了尧的耳朵里。尧便让人把弃请来,任命他为管理农业的农官,教人民种田耕作,弃便将他种植庄稼的一套好办法向各地区推广。舜时,天降大雨,弃又参加协助大禹治理洪水的事业。大水退去后,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弃又受舜之命帮助百姓种植百谷。刚参加了治水工程的弃,又踏上了广阔的田野,教百姓耕种庄稼。

弃为管理种植黍稷的农官,所以人们又称他“后稷”,我国以农立国,后世人们将他作为农神而长期奉祀。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一首专门歌颂后稷的诗《生民》,诗中唱道: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生民》记载了后稷诞生的神异以及他成长的过程。他也由此成为中国人祭祀的主要神灵之一。

周公辅成王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两年就害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成王才十三岁,再说,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理天子的职权。历史上通常不称周公旦的名字,只叫他周公。

周公的封地在鲁国,因为他要留在京城处理政事,不能到封地去,等他的儿子伯禽长大了,就派伯禽代他到鲁国去做国君。

伯禽临走的时候,问他父亲有什么嘱咐。周公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当今天子的叔叔,你说我的地位怎么样?”

伯禽说:“那自然是很高的了。”

周公说:“对呀!我的地位确实很高,但是我每次洗头发的时候,一碰到急事,就马上停止洗发,把头发握在手里去办事;每次吃饭的时候,听说有人求见,我就把来不及咽下的饭菜吐出来,去接见那些求见的人。我这样做,还怕天下的人才不肯到我这儿来呢。你到了鲁国,不过是个国君,可不能骄傲啊!”

伯禽连连点头,表示一定记住父亲的教导。

周公尽心尽意辅助成王,管理国事,可是他的弟弟管叔、蔡叔却在外面造谣,说周公有野心,想要篡夺王位啦!

纣王的儿子武庚虽然被封为殷侯,但是受到周朝的监视,觉得很不自由,巴不得周朝发生内乱,重新恢复他的殷商的王位,就和管叔、蔡叔串通一气,联络了一批殷商的旧贵族,还煽动东夷中几个部落,闹起叛乱来。

武庚和管叔等人制造的谣言,闹得镐京也沸沸扬扬,连召公奭听了也怀疑起来。成王年小不大懂事,更闹不清是真是假,对这位辅助他的叔父也有点信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