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上下五千年
7493400000220

第220章 元朝(17)

当张士诚被围困的时候,对他的妻子刘氏说:“我失败了将要死了,你们怎么办?”刘氏回答说:“你不要担心,我一定不辜负你。”把柴禾堆积在齐云楼下。城被攻破后,刘氏驱赶群妾登上齐云楼,叫养子张辰保放火烧楼,自己也上吊自杀。有两个年幼的儿子隐藏在民间,不知道下落。先前,黄敬夫等三人掌权,吴地人知道张士诚一定会失败,有“黄菜叶”十七个字的民谣,以后终于应验了。

有个莫天,元朝末年聚众保卫无锡州,张士诚招降他,不听从。张士诚派兵攻打无锡,也不能攻克。张士诚接受元朝的官爵后,莫天才投降。张士诚屡次上奏章推荐他任同佥枢密院事。到了平江被围困后,其他城池都被攻下,唯有莫天坚守无锡。张士诚被消灭,胡廷瑞加紧攻打无锡,莫天才投降。朱元璋认为他杀伤将士太多,便杀了他。

李伯升在张士诚处当官,一直当到了司徒,投降后,命他继续任原官,又进封为中书平章同知詹事府事。他曾经领兵讨伐平定湖广慈利蛮人,又任征南右副将军,和吴良一起讨伐靖州蛮人。后来因为牵入胡(惟庸)党案获罪而死。潘元(原)明是以平章的官衔守杭州时候投降的,降后仍旧任行省平章,与李伯升都每年享受俸禄750石,不管事。云南平定,朝廷任潘元(原)明代理布政司事,死在任上。

张士诚从起事到灭亡,共14年。

元军诸帅的纷争

在镇压农民军的过程中,元朝宿卫军、镇戍军几乎消耗殆尽,募兵起家的察罕帖木儿父、答失八都鲁父子、李思齐、张良弼等军阀成为了元军的主要军事力量主力。

至正十九年(1359年)年初,察罕帖木儿控制了关陕、荆襄、河洛、江淮、山西、河北等地,重兵屯驻在太行。而答失八都鲁之子孛罗帖木儿驻兵在大同,他在打败了龙凤政权的北伐军之后,便萌生了南下争夺晋冀的野心,于是与察罕集团发生冲突。拥护顺帝的御史大夫老的沙、翰林学士承旨秃鲁帖木儿等人支持孛罗帖木儿反对察罕集团,而皇太子、搠思监、朴不花则支持察罕帖木儿父子。

至正二十年(1360年)六月,元政府下诏命察罕帖木儿与孛罗帖木儿不得彼此侵犯防区。八月,朝廷以石岭关为界划分双方防区,孛罗帖木儿守关北,察罕帖木儿守关南。但是孛罗帖木儿对此置之不理,派兵越关直逼冀宁。孛罗军围城三日,没有取得一丝成果,不得不退屯交城。察罕帖木儿派参政阎奉先率部抵抗。九月,朝廷出面为两家讲和,双方各自退回防区。然而,十月朝廷又下诏调孛罗帖木儿守冀宁,察罕帖木儿拒绝交出防区,并且指挥部下击败孛罗帖木儿军。十一月,两军对峙于汾州。次年正月,朝廷再次出面调解,双方各自罢兵还镇。到九月,又命孛罗帖木儿在保定以东、河间以南屯田。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三月,政府下诏诏命令孛罗帖木儿为中书省第一平章,总管张良弼部。同月,李思齐部进攻张良弼,结果在武功中伏大败。六月,察罕帖木儿在益都被刺杀,其子扩廓帖木儿代领其部下,继续围攻益都,孛罗帖木儿趁机侵占了扩廓帖木儿的地盘。不久,孛罗帖木儿攻占了真定路和益都,并且杀死了守将田丰、王士诚等人,为父亲报了仇。接着他分兵攻占山东各地。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扩廓帖木儿率兵回到河南,并派部将貊高率兵进攻住扎在陕西的张良弼。六月,孛罗帖木儿奉命南下镇压襄汉地区的起义军,但此时扩廓帖木儿的军队正布防于关中和河南,他不肯让开道路让勃罗帖木儿的军队通过。于是,孛罗帖木儿一面请求皇帝下诏要求扩廓帖木儿退出潼关以西,一面派竹贞偷袭并占领了奉元路。扩廓帖木儿见陕西省统治已经不能保全,便派貊高配合李思齐反攻奉元,竹贞被迫投降。八月,扩廓帖木儿指挥其部下进攻孛罗帖木儿,孛罗帖木儿则派兵再攻冀宁,但在石岭关被大败,从此一蹶不振。年底,朝中太子一派在皇宫上占了上风,御史大夫老的沙、知院秃坚帖木儿等逃往大同,躲在孛罗帖木儿军中。太子多次派人索取,孛罗帖木儿却置之不理。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三月,元朝下诏剥夺孛罗帖木儿的兵权和官爵,孛罗帖木儿拒不从命。四月初一,使命令扩廓帖木儿讨伐孛罗帖木儿。孛罗帖木儿见扩廓帖木儿声势浩大,不敢与之争锋相对,转而进攻大都。初二,孛罗帖木儿派秃坚帖木儿率兵进攻大都,并在皇后店击败了知院也速等人的部队,皇太子慌忙率侍从逃出大都,往东逃到了古北口。十二日,秃坚帖木儿兵到了清河,扬言一定抓住搠思监、朴不花,以除皇帝身弯的叛逆之徒。十四日,顺帝下诏将搠思监流放岭北,朴不花流放甘肃,并将此二人绑缚着送到秃坚帖木儿军中,同时恢复了孛罗帖木儿的官爵和兵权。十七日,秃坚帖木儿军进入京城。顺帝下诏升孛罗帖木儿为太保,任秃坚帖木儿为中书平章。次日,秃坚帖木儿退出京城。顺帝下诏追皇太子回宫。

皇太子不甘心失败,在五月再次下令扩廓帖木儿讨伐孛罗帖木儿。扩廓帖木儿发兵十二万,分三路出击。孛罗帖木儿留下部分兵力防守大同,自己则率主力与秃坚帖木儿、老的沙大举进攻大都。不久,勃罗帖木儿大军的前锋进入居庸关。皇太子亲自率军驻守清河,中书左丞相也速率军驻扎在昌平,但军士斗志低落,无心恋战。于是皇太子急忙返回都城,引扩廓帖木儿派来的白锁住部三万兵进入城中。二十六日,白锁住见孛罗帖木十军主力就要到了,护卫人员扩送太子离京逃往冀宁。次日,孛罗帖木儿入城。二十九日,顺帝下诏任孛罗帖木儿为中书左丞相,老的沙为中书平章,秃坚帖木儿为御史大夫。孛罗帖木儿的部属分别授给了中央各部门的官职。同时,下诏要求孛罗帖木儿和扩廓帖木儿和解。八月十一日,升任孛罗帖木儿为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总管天下军马事务。十四日,皇太子到达冀宁,顺帝发下诏令要求太子还京。

皇太子拒不从命,反而于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三月下令扩廓帖木儿、李思齐讨伐孛罗帖木儿。孛罗帖木儿闻讯,在初八将太子生母奇皇后幽禁在诸色总管府,威逼她写信召回太子。同时,派秃坚帖木儿进攻上都,也速率兵南御扩廓帖木儿。也速兵到良乡,发生倒戈,转回屯居在永平,并派人联络扩廓帖木儿和辽东诸王,企图一同讨伐孛罗帖木儿。孛罗帖木儿派骁将姚伯颜不花出战,又在通州虹桥被也速军击毙。孛罗帖木儿大怒,亲率大军出击通州。不料三天的大雨阻碍了行军,不得不回师。这时,大国已被扩廓帖木儿部将关保攻占。孛罗帖木儿郁郁不乐心中甚是苦闷,日日与老的沙等宴饮作乐,荒淫无度。奇皇后用奉献上数名美女的办法,竟取得孛罗帖木儿的同意,于六月还宫。七月二十九日,威顺王之子和尚受顺帝密旨,与徐士本密谋,派勇士刺杀了孛罗帖木儿。老的沙闻讯逃跑。顺帝下诏根除孛罗帖木儿的党羽同僚。第二天,派使携带勃罗帖木十首级前往冀宁,召还太子。大约与此同时,奇皇后也派人告诉扩廓,带重兵护送太子进京,用武力逼顺帝禅位。八月初一,貊高、竹贞部破城而入大都,大肆掠夺人民百姓的财物。十七日,下诏命令太子主持镇压叛军。九月,扩廓帖木儿护送太子至京,但在离京30里处遣散重兵,轻车简从送太子入城,没有按奇皇后、太子的意图去照办,从此扩廓与皇后结下了怨恨。

同月,任扩廓帖木儿为太尉、中书左丞相、录军国重事,同时监修国史,知枢密院事,兼太子詹事。十月,抓获并处死老的沙。不久又处死了秃坚帖木儿,彻底打败了孛罗帖木儿的势力。闰十月,封扩廓帖木儿为河南王,代替太子亲征,管辖或统领关陕、晋冀、山东等处并南一应军马,诸王各爱马应该总兵、统兵、领兵等官,凡军民一切机务、钱粮、名爵、黜陟、予夺、悉听便宜行事。扩廓帖木儿的权力之大使之几乎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小朝廷。十二月,因大皇后弘吉剌氏已死,便册立奇氏为大皇后。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二月,扩廓帖木儿回到河南,他设立分省机构,以调度各处军马,并准备南下进攻朱元璋。由于他资深位尊,引起李思齐、张良弼等人的嫉妒。张首先不听从他的调遣。三月,扩廓帖木儿派关保、虎林赤率兵进攻张良弼。李思齐、脱烈伯、孔兴等联合出兵援救张良弼。七月,扩廓帖木儿又派竹负等率兵与关保部等合攻张良绯。张良弼、李思齐等联合抵抗,对关保形势十分不利。由于李思齐等也没有做好准备,于是他主动请求顺帝下诏双方和解。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正月,李思齐、张良弼、脱列伯等会盟,推李为盟主,共同抵抗扩廓帖木儿。五月,两军对峙于华阴一带。八月初二,下令皇太子总领天下军马。扩廓帖木儿守潼关以东,进攻江淮。李思齐守凤翔以西,进攻川蜀。张良弼进攻襄樊。希望他们“共同渡过难关”。但是,扩廓帖木儿、李思齐等人拒不奉命。不久,貊高占据彰德起兵反对扩廓帖木儿,并上奏朝廷表示愿服从诏令。顺帝下诏奖赏,并命其讨伐扩廓帖木儿。不久,关保也起兵反对扩廓帖木儿,拥护朝廷。初八,专门太子设大抚军院,用来主持讨伐扩廓帖木儿。十月初一,貊高军入山西,不久无功而还。初九,顺帝下诏罢免扩廓帖木儿太傅、中书左丞相等职位,只保留河南王封爵。并要他将军队交给琐住、虎林赤、李克彝、关保也速、沙蓝答里、貊高等分别统领。扩廓帖木儿对此仍然置之不理。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一,太子命关保固守晋宁,总领诸军,以对抗扩廓帖木儿,并下诏剥夺扩廓帖木儿封爵采邑,命李思齐等率军讨伐扩廓帖木儿。不久,扩廓帖木儿军自泽州退守晋宁。关保退至泽、潞二州,与貊高军会合。这时,明朝北伐军已抵达河南了。李思齐、张良弼致书扩廓帖木儿,希望和解,然后退回陕西。只有关保、貊高仍挥师进攻晋宁。闰七月初一,扩廓帖木儿大败关保、貊高军,生擒二将,然后“请示”朝廷。顺帝无奈只好让扩廓帖木儿处死关保、貊高。十九日,顺帝和太子撒消大抚军院,将讨伐扩廓帖木儿之事推到知大抚军院事伯颜帖木儿等人身上。同时恢复扩廓帖木儿的一切官爵和权力,希望他率部抵抗明军。但是,此时的元军阵脚大乱,已无力抵抗明军北伐了。二十六日,扩廓帖木儿自晋宁退守冀宁。同日,明军已至通州,顺帝、太子等不得不放弃大都向北逃去,明军顺利入城,元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