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上下五千年
7493400000171

第171章 五代十国和两宋(9)

南唐是江南的大国,强盛时地跨江、淮三十多个州,又有鱼盐的便利,即山铸钱,所以财力雄厚,颇有与中原争雄的实力,南唐的奠基人是李。李少孤贫,杨行密收其为养子,杨行密的儿子们不能容忍他,于是跟随徐温,遂冒姓徐,长为吴楼船军使,以军功升为州刺史。徐温诸子又不能容,两次谋杀徐,没有成功。杨溥称帝于吴后,拜徐为太尉,封东海郡王、齐王。天福二年(937年),徐建国,国号齐。三福三年(938年),徐自言为唐宪宗后,复姓李,改国号为唐。李在位七年卒,子李景即位。显德三年(956年),周大败南唐,李璟请割寿、濠、泗、楚、光、海六州,求和,后周不允。显德五年(958年),扬、泰、滁、和、寿、濠、泗、楚、光、海等州已为周攻占。李璟献庐、舒、蕲、黄州,与周划江为界,除去帝号,称国主,臣附于周,从此国力日益衰弱。

建隆元年(960年),李璟遣使以锦锜、金帛贺宋太祖即位。宋平李重进后,水军进驻迎銮镇,李璟很害怕,遣使慰劳宋军。建隆二年(961年),李璟因为惧怕宋,迁都于洪州,升洪州为南昌府,建为南都,他的儿子李煜留守旧都金陵。这一年六月,李璟死,子李煜立。

李煜喜爱诗文、绘画、音乐,信奉佛教,出钱募人为僧,一时僧众大增,皆仰食于官府。李煜与后妃服僧衣,念佛经,跪拜祈祷。李煜对宋承袭他父亲的做法,对宋卑顺恭从,每听说宋朝出师克捷及喜庆事,就奉献金银财宝。开宝四年(971年),李煜派弟李从善朝拜宋朝,贡方物财宝,宋太祖拜李从善为泰宁军节度使,强留于京师。李煜修书,要求放李从善归国,宋太祖不允。南汉灭亡后,南唐处境更加孤立,李煜请去国号,改“唐国主”为“江南国主”,“唐国印”为“江南国主印”,各官职相应降格,中书、门下省改为左、右内史府,尚书省改为司会府等等。

江南主卑躬屈膝,改变不了宋太祖统一江南的愿望。江南某些有识之士已看到这一点,开宝五年(972年),江都留守林仁肇建议李煜以攻为守,在宋攻后蜀、南汉后,兵力疲困,淮南驻兵也少,这是好时机,他表示愿率数万兵,从寿春渡河,收复江北旧地。江南主没听劝告。沿江巡检卢绛劝李煜攻取吴越地,他提出吴越是江南的世仇,他日必与宋成犄角之势,对江南不利。他提出,以宣、歙假叛,江南主声言讨伐,卢绛则求吴越援助,吴越兵至则攻之,灭吴越,取其地。江南主也不听从。尽管江南主不用他们的策略计谋,但南唐的存在,还是使宋太祖感到不安。所以,宋太祖收买林仁肇的侍卫,把仁肇的画像偷给宋。太祖悬挂在室壁,然后宋太祖故意领江南使者观看,并说林仁肇将来降。使者如获重大信息,回国后马上告诉李煜,李煜不问真伪,把林仁肇杀害。

宋太祖准备就序后,开宝七年(974年),太祖决定讨伐江南,但苦于出师没有理由,于是遣李穆谕江南主入朝。李煜欲随李穆去,陈乔、张洎认为去必被拘留,力谏李煜不要去。李煜听从陈乔的意见,称自己有病不能去。李穆威胁说:宋兵甲精锐,物力雄厚,江南不是对手。李煜不为所动。李穆还,宋又遣梁迥劝李煜入朝,李煜再次拒绝。这样,宋太祖找到了伐江南的借口,于是命曹彬为西南路行营都部署,潘美为都监,率十万兵伐江南。曹彬等自荆南发战舰东下。江南防守的军队以为是宋军历年的正常巡守,只是闭壁自守并奉牛酒慰劳宋师。当曹彬占池州,败江南兵于铜陵,时驻采石矶。潘美也率兵渡江。江南久无战事,老将去世,新将不懂兵机,只知求利。江南主遣郑彦华率水兵万人,杜真率步兵万人,抗击宋军。杜真与潘美接战,大败,郑彦华水军也败。金陵危急,江南主急忙招募新兵。

武士俑开宝八年(975年),曹彬破江南兵于白鹭州、新林港,杀统军使李雄,攻克溧水。进至秦淮,江南兵水陆十万屯于城下,潘美率军渡过水,大败江南兵,进至城下。江南主与僧道依旧诵经、讲易,不问政事。一天,他自出巡城,见宋兵栅栏、旌旗满野,大为惊慌,这才知道受了左右的蒙骗,一气之下,杀了神卫统军都指挥使皇甫继勋,招朱令以上江兵入援。十月,江南都虞侯刘澄以润州降宋。江南主惧,遣徐铉使宋,徐铉质问宋太祖说:江南对宋是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没有任何过错,为什么反而受到讨伐?宋太祖反问说:“你说父子为两家,可以吗?”徐铉无言回答,归国。月余,江南主再遣徐铉求宋退兵,徐铉与宋太祖辩论,宋太祖大怒,按剑说:“不须多言!江南不必有罪,只是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耶!”徐铉惶恐,回到江南复命。

江南朱令,率十五万众,自湖口入援,行至皖口,与宋军相遇。朱令纵火攻宋军,遇北风反而烧了自己,江南兵大溃,朱令被擒。金陵被围后,江南寄望于朱令。朱令被俘后,金陵丧失了精神支柱,只有苟延残喘,等待灭亡了。

金陵被宋军围困,从春至冬,居民樵采路断,兵又数败,城中居民恐慌。曹彬欲不战而克,故一再缓攻,数次遣使劝李煜降,并指出如不降,某日城必破。李煜以为城坚,继续固守。曹彬无奈,决定强攻,他要求将士克城之日不许妄杀一人。诸将答应曹彬的要求,并且一道焚香为誓。宋军发起攻击后,几乎没遇到抵抗,十二月攻陷金陵城,江南主李煜率臣僚到军门请罪,南唐灭亡。宋得州19,军3,县180,户655065。

李后主亡国

李煜,字重光,初名从嘉,是李璟的第六个儿子。李煜为人仁而且孝,善于作诗文,又善于写字作画。他额头很宽,前齿两个并成一个,有一只眼睛两个瞳仁。从太子李冀以上五个哥哥都早死,李煜按顺序被封为吴王。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迁于南都,立李煜为太子,留京监国。李璟死,李煜继帝位于金陵。母亲钟氏,其父名泰章。李煜尊他母亲为“圣尊后”;立他的妃子周氏为皇后;封他的弟弟李从善为韩王,李从益为郑王,李从谦为宜春王,李从度为昭平郡公,李从信为文阳郡公。大赦境内。派中书侍郎冯延鲁准备贡礼送给宋朝廷,令各司四品以下的官员没有任务的,每日二人奉陪于内殿。

建隆三年(962年),泉州留从效死。李璟向周朝称臣的时候,留从效也奏表章贡品献到京师,宋世宗因为李璟的原故,不接受。留从效听说李璟迁到洪州(今江西南昌),怕李璟来袭击,于是派他儿子留绍基到金陵(今江苏南京)去纳贡,而留从效已病死,泉州人于是将他的族人一并送到金陵,另推立副使张汉思。张汉思年岁大了,不能胜任职务之事,泉州人陈洪进把他赶走,自己称“留后”,李煜便以陈洪进为节度使。乾德二年(964年),开始使用铁钱,民间多私藏旧钱,旧钱更加少了,商人很多用十个铁钱换一个铜钱带出州境,官家无法禁止,李煜因此下令以一枚铜钱当十枚铁钱用。李煜任韩熙载为中书侍郎、勤政殿学士,封其长子韩仲遇为清源公,封其次子韩仲仪为宣城公。

建隆五年(964年),李煜命令两省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殿勤政殿学士,分批于光政殿值夜班,和他们谈论。李煜曾因韩熙载尽忠,能率直说真话,想起用为宰相,而韩熙载后房有妓女侍妾数十人,多到外舍私陪宾客,李煜因此觉得难以为相,于是降而授予韩熙载右庶子之职,分司南都。韩熙载将众妓女尽行斥逐,自己单车上路,李煜很高兴,把他留下来,恢复他的职位。不久,众妓女又渐渐回来了,李煜说:“我真是无可奈何啊!”这一年,韩熙载死了,李煜感叹地说:“吾始终不得让韩熙载为宰相啊。”他想以平章事追赠,问前代可有这样的事例?群臣答道:“以前刘穆之曾追赠开府仪同三司。”遂追赠韩熙载为平章事。韩熙载,是北海(今山东益都)武将之家的孩子,初时和李谷相友善。后唐明宗时,韩熙载南奔吴地,李谷送他到正阳(今河南汝阳),酒酣话别,韩熙载对李谷说:“江左如果任用我为宰相,我一定长驱北上,以平定中原。”李谷说:“中原如果用我为宰相,我直取江南,就像探囊取物而已。”及至周朝之师南征淮河一带,任命李谷为将,率军以攻取淮南,而韩熙载却不能有所作为。

开宝四年(971年),李煜派他弟弟韩王李从善入朝宋京,李从善被扣留不让回去。李煜亲手写信求宋朝让他弟弟从善回南唐,宋太祖还是不允许他回去。李煜因为国家日益困窘而怏怏不乐,满怀忧愁,成天和臣下饮酒,愁思悲歌,不能自己。

开宝五年(972年),李煜下令贬损国家制度的规格,下书称为“教”,改中书、门下省为左、右内史府,尚书省为司会府,御史台为司宪府,翰林院为文馆,枢密院为光政院,诸王为国公,以尊于宋朝。李煜性骄矜奢侈,喜爱声色,又喜奉佛教,爱高谈阔论,不理政事。

开宝六年(974年),内史舍人潘佑上书进谏,李煜把他抓起来,投入狱中。潘佑自缢身死。

开宝七年(973年),宋太祖派使者持诏书宣李煜赴宋京,李煜推托有病,不肯入宋京。宋朝大军南征,李煜派徐铉、周惟简等人奉表向宋朝请求暂缓军事进攻,宋太祖不答复,开宝八年(975年)十二月,宋师攻克金陵(今江苏南京)。开宝九年(976年),李煜被俘至宋京,宋太祖赦免他,封他为“违命侯”,官拜左千牛卫将军。他的后事均见于《宋史》。

漳泉归附

唐朝末年,王审知割据福建,长兴年间他的儿子王延均建国称帝,国号越,都福州。王延钧被部将杀害,他的弟弟王延羲立,天福年间,部将朱文进杀王延羲篡位。

开运元年(944年),留从效邀陈洪进等五十多人,劫兵库,擒斩朱文进泉州刺史黄绍颇,立王审知孙王继勋为刺史,留从效自为统帅,陈洪进为指挥使。朱文进攻泉州,为留从效所败。开运三年(946年),南唐中主李璟讨伐朱文进,围福州,吴越出兵干涉,李璟攻占汀、建二州收兵,福州归于吴越。开运四年(947年),留从效将王继勋送于江南,自领漳、泉二州。江南以泉州为清源军,授留从效节度、泉、漳等州观察使,陈洪进为统军使,张汉思同领兵权。后来又封留从效为鄂国公、晋江王。福建五州,从此分裂。

留从效卒,少子留绍镃继位。一个多月后,陈洪进诬告留绍镃召越人,叛江南,执留绍镃送于江南,推举张汉思为留后,自己做副使。张汉思年老,事皆决于陈洪进。张汉思诸子都是衙将,不满陈洪进专权。第二年,张汉思父子想杀陈洪进,结果反被陈洪进父子所治。陈洪进与子陈文显、陈文颢把张汉思锁起来,强令其交出印玺。然后,陈洪进招将吏说:“张汉思昏老,不能为政,授我印,请我莅郡事。”将吏皆贺。当天,囚禁张汉思。遣使请命于江南主李煜,李煜命陈洪进为清源军节度、泉、漳等州观察使。

这时宋已平定泽荆湖,威振四海。陈洪进很害怕,遣魏仁济出使宋,自称清源军节度使、权知泉、漳等州军府事,表示愿“恭听朝旨”,希望宋承认他对该地区的统治。宋太祖一方面遣使抚慰陈洪进,另一方面,以诏书形式告诉江南主李煜,陈洪进愿听命于宋。江南主李煜对陈洪进的背叛虽然极端不满,但有宋为他撑腰,也无可奈何。

建隆四年(963年),陈洪进遣使朝贡于宋,冬,又贡白金万两,乳香、茶、药万斤。乾德二年(964年),宋改清源军为平海军,授陈洪进节度、泉、漳等州观察使、检校太傅,子陈文显为节度副使、子陈文颢为漳州刺史。江南归宋后,陈洪进惧,遣子陈文颢献乳香万斤、象牙3000斤、龙脑香5斤。宋太祖诏陈洪进入朝,行至途中,闻宋太祖死,陈洪进归,为宋太祖发哀。

宋太宗即位,陈洪进朝宋,受赏赐钱千万、白金万俩,绢万匹。拜他的儿子陈文颢为团练使,陈文凯、陈文顼并为刺史。陈洪进上书,表示愿以所管漳、泉两州献于宋,使区区负海之邦,遂为内地,令百姓得见太平。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四月,陈洪进到开封朝贡,主动献漳、泉2州,14县,户1519078户于宋。历史上称陈洪进“纳土”。宋太宗拜陈洪进为武宁节度、同平章事,留京师奉朝请。诸子陈文显、陈文颢、陈文凯、陈文顼都授以要职。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陈洪进随宋太宗伐北汉。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封陈洪进为杞国公。雍熙元年(984年),是封为歧国公。陈洪进年老,而且富贵已极,要求告老。宋太宗下诏,免其朝请,陈于第二年死去。

漳泉归附,标志着宋统一南方大业的完成。陈洪进主动归附,使百姓“得见太平”,适应了“天厌乱久矣”的时代要求。

吴越入朝